为庆祝上海交响乐团成立145周年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十周年,上海交响乐团携手上海音乐出版社,环球发行《在场——上海交响乐团室内乐现场录音辑》,数字唱片也将于近期在Apple Music、网易云音乐等平台上线。专辑出版得益于上海交响乐团文化发展基金会的支持,8位来自上海交响乐团国际顾问理事会的成员也以个人身份帮助了唱片。
“不仅演奏音乐,这也是一座超级专业的录音棚”
10张唱片,600分钟录音,这套收录了37部作品、由90位音乐家参与的录音辑,收录了从2014到2024十年间上演于上海交响音乐厅“馄饨皮”内的室内乐现场。“这也再次证明,上海交响音乐厅不仅是演奏音乐的文化场域,更是一座超级专业的录音棚。”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如是说。
专辑集结了上海交响乐团的中坚力量与乐季中来访的艺术家们,个中,上交本团参与录制的艺术家人数高达70位,“上交室内乐”这一优质音乐品牌不断见证着一代又一代上交人的发展。其他特邀艺术家如男高音伊恩·博斯特里奇、吉他演奏家杨雪霏、小提琴家宁峰、钢琴家张昊辰等也参与了录制,上海四重奏、柏林爱乐夏隆室内乐团以及塔利斯学者合唱团等也将呈现他们的拿手作品,重磅加入专辑。
曲目则席卷了从巴洛克期间到现当代作曲家的作品,横跨了室内乐四百年景长史。维瓦尔第、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经典室内乐作品将在此齐聚亮相,海内鲜少演出的作曲家如达马斯、施波尔、巴托克等人作品也将由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家们呈现。此外,也不乏中国首演的作品,比如斯蒂芬·戈斯作曲的《诗经》与卡普斯京《为小提琴、钢琴和弦乐队而作的协奏曲》,为不雅观众挖掘推广“该识未识”的“宝藏”作品。
“我算是经历了我们团室内乐所有园地的演奏员,这么一算也快三十年。”大提琴声部首席黄北星说。而“上交室内乐”的年纪远长于此。145岁的上海交响乐团自建团以来一贯都有演奏室内乐的传统,早在1920年就有专场室内乐音乐会上演。1983年在老团长黄贻钧的推动下,上海交响乐团成立了“室内乐促进会”。2005年室内乐的演出开始驻扎湖南路105号演奏厅(上海交响乐团旧址)。2010年,“上交室内乐”在音乐总监余隆的带领下开始迈向成熟化、职业化道路,音乐会总是一票难求,不雅观众乃至有时站满了演奏厅的走廊。1983年至今日,数来四十余载,上海交响乐团的室内乐演出从未间断。
为了更多的爱乐者
今夜,“北极星四重奏演绎德沃夏克和韦伯”上演,这是2024-25音乐季上交室内乐首场音乐会。演艺厅内,舞台与听众席间的间隔很近,听众团圆在乐手旁,如此空间设计与调试,也为了更多爱乐者的体验。
“室内乐是音乐家之间最直接的对话”,大管首席陈定远说道。室内乐多为一件或几件乐器而作,除了哀求音乐家们拥有出色的个人能力之外,也须要他们长于谛听他人的演奏,以达到精确完全的艺术效果。室内乐的形式是交响乐队的雏形和根本。“室内乐这种形式是没有指挥的,它充分发挥了小组以及每个人的个性,也须要互助精神。最主要的是,它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个人的演奏能力与音乐表达的细腻度。”双簧管首席张欣说。
室内乐不仅是音乐家间的对话,也为更多爱乐者供应了同音乐对话的机会。仅是本次收录室内乐的专辑《在场》,就颇有心意:10张唱片从室内乐最小型的二人体例到十数人演奏,这在乐评人刘雪枫看来,“不仅将室内乐的各种组合形式尽收于斯,还奥妙避开了唱片编辑最棘手的国别、期间、风格、乐器等定义及分类的平衡难题。”周平见告,“对付刚刚打仗室内乐的爱乐者来说,这样的编排逻辑本身便是对室内乐很好的解读”。
上海的不雅观众是懂室内乐的。圆号首席Peter Solomon回顾,“我刚刚入团的时候是在湖南路,每星期都会有一次室内乐演出,票常常售罄,我能感想熏染到不雅观众们是真的喜好,也很感激他们的存在与支持,使得我们可以演奏许多并不常见的曲目。”而周平也不雅观察到,“我把稳到有一批听室内乐的固定不雅观众,他们有自己的专门爱好。我希望这样的不雅观众群能够不断扩大,也希望我们乐团室内乐能够有更多的发展可能性。”比起叙事伟大的交响乐,室内乐为人供应了一个别样的空间,人们得以亲近音乐、亲近演奏家,也能够回归真实的自我。
城市的良好文化气氛与市民赏乐品味的助力,是上海室内乐不断发展的土壤。正如唱片媒介中所写,“上海这座具有开放性和时尚性的城市一向拥有室内乐的良好氛围和市场接管潜力。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兼顾了精神需求、生活品质、社交属性、时尚标榜,上海的不雅观众们都是中国最有品位的室内乐知音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