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一组老照片,为30年代日军拍照师拍摄,反响的这天军盘踞下的奉天城市情貌。
照片中的每一栋建筑、每一条街道,都带着浓重的历史底色。
这些老建筑,是沈阳城历史的“活化石”。
照片搜集不易,值得收藏!

1、火车站

沈阳三十年月建筑设计 常见问题

30年代,奉天火车站景象。
该站始建于1899年。
当时并不在这个位置,还是十分简陋的青砖平房。
1910年,火车站迁居到图中位置。
从那时起近百年来,沈阳站建筑外不雅观险些没有变革。

2、火车站前街道

火车站前,一条宽敞笔直的大街。
日军盘踞东北期间,将抢夺的大量物资从这里装上火车,转运到大连后运回日本。
1950年,该火车站改名为“沈阳站”。

3、小西门

奉天城小西边门附近的景象。
街道上方拱形铁艺门上,有二龙戏珠的装饰造型,当地人也称之为龙门。
四个圆圈里写着“陪都重镇”四个大字。
位置大体上就在今市政府广场南端中部。

4、孔子庙

30年代,孔庙前景象。
孔庙始建于清天聪三年1629年,是东北地区建立最早的孔庙。
如今,孔庙还在,位于沈河区文庙北巷。

5、北陵正门

北陵,是清朝第二代开国君主太宗皇太极以及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陵墓。
门前一座三间四柱石牌楼,高大壮不雅观。
如今,这里是清代皇家陵寝和当代园林合一的游览胜地。

6、日本总领事馆

30年代,奉天日本总领事馆前景象。
1906年,日本政府在沈阳设立领事馆。
起初在小西门外左宝贵的旧宅。
后来,北三经街9号成为日本总领事馆新馆所在地,由一栋两层主楼和四栋别墅式平房组成。

7、奉天27师团兵营

这这天军设在奉天的27师团兵营,大院门口,几名日军在站岗。

8、奉天警务署

30年代,奉天警务署门前景象。
1906年,日本人在奉天西塔附近建造奉天警务署办公楼,位于西塔延寿寺的西侧。
1929年,新警务署大楼建成 ,从西塔地区迁入浪速广场(中山广场),奉天警务署改名为奉天警察署。

9、奉天公园

1907年,奉天公园建成,这是第一个由政府投资的公园。
位置在实胜寺以东,京奉新站(今市府广场)以西,依忠祠、积德寺以南,商埠地北正界。
院内亭台楼榭,风光旖旎。

10、奉天邮便局

该大楼位于今沈阳市和平区中山路50号,现房为沈阳市邮政局所用。
始建于1914年,大楼前的街道当时叫"昭德大街"。

11、奉天守备队

1907年起,日本在南满建立了“南满铁道独立守备队”。
守备队名义上是保护南满铁路,实际上是弹压东北抗日的武装。
驻守奉天的是守备队二大队。

12、奉天女子师范学校

1906年,在东华门外八旗协领衙门旧址,建立奉天女子师范学堂。
1913年改为奉天省立女子师范学校。
1921年停办。
如今,这里是第165中学。

13、奉天西塔

30年代的奉天西塔,西塔,全称西塔延寿寺,始建于清崇德五年(1640年)。
该寺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等。
照片中,佛塔外部涌现了斑驳脱落。

14、奉天赤十字医院

旧址位于今沈阳市沈河区万寿寺街高台庙后巷。
该建筑前身,是奉天陈设馆。
1909年,改建为日本赤十字社奉天医院。

15、奉天将军行署

1907年,清政府设行省,裁撤盛京将军改为东三省总督,盛京将军行署也改为东三省总督府。
1908年在行署东侧建筑新的总督府,原行署建筑后被拆除。

16、奉天铁道大街

胜利大街原名铁道大街,即现在沈阳站前南北大街。
铁道大街,始建于1902年,全长6.8公里。
1919年更名为宫岛町与若松町。
1925年拆除北段马车铁道,改建有轨电车道。

17、奉天省城警察厅

1913年,奉天省城警务局改称奉天省城警察厅,位于今沈河区盛京路东三省总督府旧址东侧,今为沈阳市公安局沈河分局。

18、奉天小河沿

过去的“盛京八景”里,小河沿名列个中。
小河沿,别号“小沈水”,公园门口上书“万泉园”。
“万泉垂钓”、“万泉莲舟”、”“星阁晴霞”,风光旖旎。
当时的奉天小河沿,也是文人雅士云集的地方。

19、奉天英美烟公司

1908年,英美烟草公司在沈阳建厂。
当时的奉天算夜街小巷,都能看到英美烟草公司发布的喷鼻香烟广告。
工厂内雇佣了大批中国工人,不仅将喷鼻香烟出售给中国人,还通过压榨中国廉价劳动力得到高额利润。

20、奉天驻屯军营舍

30年代,在奉天驻屯军营舍前,是一个很大的操场。
操场上,一群日军正在进行演习。

21、满铁奉天公所

它这天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在奉天设立的分支机构。
旧址位于今沈河区朝阳街。
满铁奉天公所,始建于1909年,在玄门寺院景佑宫旧址上建筑。
1923年,又进行了重修。

22、奉天法政专门学校

奉天法政专门学校,前身是奉天仕学馆,位于小西门外,始建于1906年。
1907年,又将盛京第一旅社作为新校舍。
1912年将高档学堂并入,改称奉天官立法政专门学校。

23、奉天省议会场

奉天省议会大楼,始建于1906年,是将泰西古典建筑样式与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经典建筑。
中央建筑为咨议局议场,两侧各有一座西式风格红砖造的配楼。

24、学务公所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奉天提学使张鹤龄奉命到任,掌管奉天省之学务,改学务处为学务公所。

25、奉天街景

30年代的奉天,街道宽阔笔直,街道尽头,是当时的鼓楼。
奉天鼓楼,始建于1637年。
钟楼和钟楼分别位于四平街两端。

结束语:回看30年代奉天老照片,不禁让人感慨,沈阳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建筑,都浸润着历史的底色。
韶光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沈阳,是东北地区主要的中央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我们相信,沈阳的来日诰日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