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建筑物的用场分类
按建筑物的用场常日可以将建筑物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
1 . 民用建筑
民用建筑是为人们大量利用的非生产性建筑。根据详细利用功能的不同,它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 1 ) 居住建筑紧张是指供人们居住利用的建筑,又可分为住宅建筑和宿舍建筑。
( 2 ) 公共建筑紧张是指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的建筑,包括行政办公建筑、文教建筑 、科研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等。
2 . 工业建筑
工业建筑是指为工业生产做事的各种建筑,也可以称为厂房类建筑,如生产车间、赞助车间、动力用房、仓储建筑等。
3 . 农业建筑
农业建筑是指用于农业、牧业生产和加工的建筑,如温室、畜禽喂养场、粮食和饲料加工站、农机修理站等。
(二)按建筑物的层数或高度分类
1 . 根据《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 ,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应符合防火规范)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 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建筑髙度不大于24m的公共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 24m的单层公共建筑为低层或多层民用建筑。
(2 ) 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公共建筑,且高度不大于100m,为高层民用建筑。
(3 ) 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2 . 根 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 》GB 50016-2014,民用建筑根据其高度和层数可分为单、多层民用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高层民用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利用功能和楼层的建筑面积可分为一类和二类。
公共建筑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①建筑高度大于 50m 的公共建筑;
②建筑高度 24m 以上部分任一楼层建筑面历年夜于1000㎡的商店、展 览、电 信、邮 政、财贸金融建筑和其他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
③医疗建筑、主要公共建筑;
④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和防灾指挥调度建筑、网局级和省级电力调度建筑;
⑤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
建筑高度的打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 平屋顶建筑高度应按室外设计地坪至建筑物女儿墙顶点的高度打算,无女儿墙的建筑应按至其屋面檐口顶点的高度打算。(2023年教材变革)
( 2 ) 坡屋顶建筑应分別打算檐口及屋脊高度,檐口高度应按室外设计地坪至屋面檐口或坡屋面最低点的高度打算,屋脊高度应按室外设计地坪至屋脊的高度打算。(2023年教材变革)
( 3 ) 当同一座建筑有多种屋面形式或多个室外设计地坪时,建筑高度应分别打算后取个中最大值。
( 4 ) 机场、广播电视、电信、微波通信、气候台、卫星地面站、军事要塞等举动步伐的技能作业掌握区内及机场航线掌握范围内的建筑,建筑高度应按建筑物室外设计地坪至建(构)筑物最高点打算。
( 5 ) 历史建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落、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方案区内的建筑,建筑高度应按建筑物室外设计地坪至建(构)筑物最高点打算。
( 6 ) 第(4)条、第(5)条规定以外的建筑,屋顶设备用房及其他局部突出屋面用房的总面积不超过屋面面积的1/4时,不应计人建筑高度。
( 7 ) 建筑的室内净高应知足各种型功能场所空间净高的最低哀求,地下室、局部夹层、公共走道、建筑避难区、架空层等有职员正常活动的场所最低处室内净高不应小于2.00m。
二、建筑物的构成
建筑物由构造体系、围护体系和设备体系组成。
1 . 构造体系
构造体系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荷载,并将这些荷载安全地传至地基,一样平常将其分为上部构造和地下构造:上部构造是指根本以上部分的建筑构造,包括墙、柱、梁、屋顶等;地下构造指建筑物的根本构造。
2 . 围护体系
建筑物的围护体系由屋面、外墙、门、窗等组成。
3 . 设备体系
设备体系常日包括给水排水系统、供电系统和供热透风系统。
建筑设计哀求
一、 知足建筑功能哀求
知足建筑物的功能哀求,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创造良好的空间环境,是建筑设计的紧张任务。
二、 符合总体方案哀求
方案设计是有效掌握城市发展的主要手段。
三、 采取合理的技能方法
采取合理的技能方法能为建筑物安全、有效地建造和利用供应基本担保。
四、 考虑建筑都雅哀求
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建筑工程项目总投资一样平常是在项目立项的初始阶段就已经确定。
建筑布局设计哀求
一、楼梯的建筑布局
(一)防火、防烟、疏散的哀求
室外疏散楼梯和每层出口处平台,均应采纳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 于1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应不低于0.25h。在楼梯周围2m内的墙面上,除疏散门外,不应设其他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疏散出口的门应采取乙级防火门,且门必须向外开,并不应设置门槛。
当梯段改变方向时,楼梯安歇平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并不应小于1.20m; 当中间有实体墙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净宽不应小于1.30m。直跑楼梯的中间平台宽度不应小于0.90m。
公共楼梯正对(向上、向下)梯段设置的楼梯间门距踏步边缘的间隔不应小于0.60m。
公共楼梯安歇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00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
公共楼梯每个梯段的踏步一样平常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2 级。(2023年教材变革点)
公共楼梯应至少于单侧设置扶手,梯段净宽达3 股人流的宽度时应两侧设扶手。
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 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踏步前缘部分宜有防滑方法。
二、墙体的建筑布局与细部布局
(一)墙体建筑布局
1 . 墙体应根据其在建筑物中的位置、浸染和受力状态确定厚度、材料及布局做法,材料的选择应因时制宜。
2 . 外墙应根据景象条件和建筑利用哀求,采纳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防潮和防结露等方法。
3 . 墙体防潮、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砌筑墙体应在室外地面以上、室内地面垫层处设置连续的水平防潮层,室内相邻地面有高差时,应在高差处贴邻土壤一侧加设防潮层;
(2) 有防潮哀求的室内墙面迎水面应设防潮层,有防水哀求的室内墙面迎水面应采纳防水方法;
(3) 有配水点的墙面应采纳防水方法。
4 . 外墙的洞口、门窗等处应采纳防止墙体产生变形裂痕的加强方法。外窗台应采纳排水、防水布局方法。
5 . 设置在墙上的内、外保温系统与墙体、梁、柱的连接应安全可靠。
6 . 安装固定在墙体上的设备或管道系统应安全可靠,并应具有防止雨水、雪水渗漏到室内的可靠方法。
7 . 安装在易于受到人体或物体碰撞部位的玻璃面板,应采纳防护方法,并应设置提示标识。
8 . 墙面的色彩应遵照色彩对大多数人产生有益影响进行设计。
(二 )墙身细部布局
( 1 ) 勒脚部位外抹水泥砂浆或外贴石材等防水耐久的材料,高度不小于700mm。应与散水、墙身水平防潮层形成闭合的防潮系统。
( 2 ) 散水(明沟):
1 ) 沿建筑物四周,在勒脚与室外地坪相接处,用不透水材料(如C20混凝土、毛石)做地面排水坡(沟),使雨水、室外地面水迅速排走,阔别根本。
2 ) 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子、景象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确定,宜为 600~ 1000mm; 当采取无组织排水时,散水的宽度可按檐口线放出200~300mm。
3 ) 散水的坡度可为3 %~5 % 。当散水采取混凝土时,宜按 20~30m 间距设置伸缩缝。
4 ) 散水与外墙之间宜设缝,缝宽可为20~30mm,缝内应填弹性膨胀防水材料。
( 3 ) 水平防潮层:在建筑底层内墙脚、外墙勒脚部位设置连续的防潮层隔绝地下水的毛细渗透,避免墙身受潮毁坏。内墙两侧地面有高差时,在墙内两道水平防潮层之间加设垂直防潮层。水平防潮层的位置:做在墙体内、高于室外地坪、位于室内地层密实材料垫层中部、室内地坪(±0.000)以下60mm处。
( 4 ) 墙体与窗框连接处必须用弹性材料嵌缝,以防风、水渗透。窗洞过梁和外窗台要做好滴水,滴水凸出墙身不小于60mm; 在其下端做有效的滴水处理,防止窗下墙的污染。
( 5 ) 女儿墙:与屋顶交卸处必须做泛水,高度不小于250mm。为防止女儿墙外表面的污染,压檐板上表面应向屋顶方向倾斜10%,并出挑不小于60mm。
( 6 ) 非承重墙的哀求: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水、防潮等。
1 ) 轻钢龙骨轻质板墙隔撞击声时,应在轻钢龙骨与主体构造的连接之间加弹性阻尼材料。
2 ) 轻质材料墙体隔空气声较差,作为分户墙和外墙时厚度应不小于200mm。
3 ) 轻型砌块墙在高度3m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交卸和转角处应设置钢筋混凝土布局柱,并沿高度方向每500mm加不少于两根直径6mm、长度不小于1000mm的钢筋。
三、屋面、楼面的建筑布局
(2023年新教材变革)屋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屋面应设置坡度,且坡度不应小于2%;
2 . 屋面设计应进行排水打算,天沟、檐沟断面及雨水立管管径、数量应通过打算合理确定;
3 . 装置式屋面应进行抗风揭设计,各布局层均应采纳相应的固定方法;
4 . 寒冷和寒冷地区的屋面应采纳防止冰雪融坠的安全方法;
5 . 坡度大于45°的瓦屋面,以及强风多发或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及以上地区的瓦屋面,应采纳防止瓦材滑落、风揭的方法;
6 . 栽种屋面应知足栽种荷载及耐根穿刺的布局哀求;
7 . 上人屋面应知足职员活动荷载,临空处应设置安全防护举动步伐;
8 . 屋面应方便维修、检修,大型公共建筑的屋面应设置检修口或检修通道。
楼地面
(1)楼面、地面应根据建筑利用功能,知足隔声、保温、防水、防火等哀求,其铺装面层应平整、防滑、耐磨、易清洁。(2023年新教材变革)
( 2 ) 建筑内的厕所(卫生间)、浴室、公共厨房、垃圾间等场所的楼面、地面,开敞式外廊、阳台的楼面应设防水层。(2023年新教材变革)
( 3 ) 内保温的建筑,靠近外墙处的楼板也会因此处的温度较低而涌现结露的征象,做楼面装修前,应先在此处楼板高下作保温处理。
( 4 ) 为减少振动传声,应在楼面面层与楼板之间和与墙接合处加弹性阻尼材料隔绝振动传声。
( 5 ) 有给水设备或有浸水可能的楼地面,其面层和结合层应采取不透水材料布局;当为楼面时,应加强整体防水方法。
( 6 ) 地面应根据须要采纳防潮、防止地基土冻胀或膨胀、防止不屈均沉陷等方法。(2023年新教材变革)
( 7 ) 存放食品、食料或药物等房间,其存放物有可能与地面直接打仗者,严禁采取有毒性的塑料、涂料或水玻璃等做面层材料。
( 8 ) 受较大荷载或有冲击力浸染的地面,应根据利用性子及场所选用易于修复的块材、混凝土或粒料、灰土类等柔性材料。
( 9 ) 幼儿园建筑中乳儿室、活动室、寝室及音体活动室宜为暖性、弹性地面。幼儿常常出人的通道应为防滑地面。卫生间应为易洗濯、不渗水并防滑的地面。
(10)不发火(防爆的)面层采取的碎石应选用大理石、白云石或其他石料加工而成,并以金属或石料撞击时不发生火花为合格;砂应质地坚硬、表面粗糙,其粒径宜为0.15〜5mm,含泥量不应大于3% ,有机物含量不应大于0.5% ;水泥应采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42.5级;面层分格的嵌条应采取不发生火花的材料配制。配制时应随时检讨,不得混入金属或其他易发生火花的杂质。
四、门窗的建筑布局
(一 )门窗布局哀求
1 . 门窗选用应根据建筑利用功能、节能哀求、所在地区景象条件等成分综合确定,应知足抗风、水密、气密等性能哀求,并应综合考虑安全、采光、节能、透风、防火、隔声等哀求。
2 . 门窗与墙体应连接稳定,不同材料的门窗与墙体连接处应采纳适宜的连接布局和密封方法。
3 . 全玻璃的门和落地窗应选用安全玻璃,并应设防撞提示标识。(2023年新教材变革)
4 . 民用建筑(除住宅外)临空窗的窗台距楼地面的净高低于0.80m 时应设置防护举动步伐,防护高度由楼地面(或可踏面)起打算不应小于0.80m。
(二 )门的设置规定
1 . 门应开启方便、利用安全、坚固耐用;
2 . 手动开启的大门扇应有制动装置,推拉门应采纳防脱轨的方法;
3 . 非透明双向弹簧门应在可视高度部位安装透明玻璃。(2023年新教材变革)
(三 ) 窗的设置规定(2023年新教材变革)
1 . 窗扇的开启形式应能保障利用安全,且应启闭方便,易于维修、洗濯;
2 . 开向公共走道的窗扇开启不应影响职员通畅,其底面距走道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2.00m;
3 . 外开窗扇应采纳防脱落方法。
(四 ) 天窗的设置规定(2023年新教材变革)
1 . 采光天窗应采取防破碎坠落的透光材料,当采取玻璃时,应利用夹层玻璃或夹层中空玻璃;
2 . 天窗应设置冷凝水导泄装置,采纳防冷凝水产生的方法,多雪地区应考虑积雪对天窗的影响;
3 . 天窗的连接应稳定、安全,开启扇启闭应方便可靠。
(五 ) 防火门、防火窗和防火卷帘布局的基本哀求(2023年新教材变革)
( 1 ) 防火门、防火窗应划分为甲、乙、丙三级,其耐火极限:甲级应为1.5h; 乙级应为1.0h; 丙级应为0.5h。
( 2 ) 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应能从其内外两侧手动开启。
( 3 ) 用于疏散的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应具有自行关闭的功能。双扇防火门,还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
( 4 ) 常开的防火门,当发生失火时,应具有自行关闭和旗子暗记反馈的功能。
( 5 ) 设在变形缝处附近的防火门,应设在楼层数较多的一侧,且门开启后门扇不应超过变形缝。
( 6 ) 在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的场所,可采取防火卷帘作防火分区分隔。钢质普通型防火卷帘(单层)耐火极限为1.5~3.0h, 钢质复合型防火卷帘(双层)耐火极限为2.0~4.0h;无机复合防火卷帘(多种复合股料)耐火极限为3.0~4.0h, 无机复合轻质防火卷帘(双层,不需水幕保护)耐火极限为4.0h。
( 7 ) 设在疏散走道上的防火卷帘应在卷帘的两侧设置启闭装置,并应具有自动、手动和机器掌握的功能。
建筑装饰装修布局哀求
装饰装修布局设计即建筑细部设计。不同的装饰装修布局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建筑外不雅观,因此装修布局必须办理:
(1) 与建筑主体的附着。
(2) 装修层的厚度与分层、均匀与平整。
(3) 与建筑主体构造的受力和温度变革相同等。
(4) 供应良好的建筑物理环境、生态环境、室内无污染环境、色彩无障碍环境。
(5) 防火、防水、防潮、防空气渗透和防腐处理等问题。
按照装修材料在装修布局中所处部位和所起浸染的不同,装修材料可分为:构造材料、功能材料、装饰材料、赞助材料等,个中,构造材料又分为:暗藏性构造材料和非暗藏性构造材料两类。
(一 ) 构造材料
承受面层荷载并在构造与装饰面层间起连接浸染。
( 1 ) 暗藏性构造材料:装饰面层完成后被暗藏于个中的构造材料,如:木制龙骨、金属龙骨、其他材质龙骨或支架,此部分材料需按规范进行防火、防潮、防腐、防锈等处理。
( 2 ) 非暗藏性构造材料:装饰面层完成后暴露于外部的构造材料,如:不锈钢玻璃夹具、不锈钢栏杆、金属构造等。
(二 ) 功能材料
能起到防火、防水、隔声等浸染的材料,如:防火涂料、防水涂料、玻璃棉、岩棉等。
(三 ) 装饰材料
即面层材料,如:涂料、吸声板、木饰面、壁纸、石材、玻璃、瓷砖等。
(四)赞助材料
对各种材料进行粘结、固定的材料,如:胶粘剂、膨胀螺栓、钉子、水泥等。
建筑装修材料的连接与固定
一个完全的布局包括:面层、基层、构造层,如何将各层进行连接、固定是装修布局的关键,目前常用的连接办法有以下三种:
( 1 ) 粘结法:采取胶粘剂或胶凝性材料将不同材料粘结在一起,如:发泡胶、石材胶、水泥砂浆、墙纸粉等。
( 2 ) 机器固定法:采取栓接、铆接等机器连接办法将不同材料连接在一起。
( 3 ) 焊接法:采取焊接办法将金属材料连接在一起。
吊顶的装修布局及施工哀求
(1 ) 吊杆长度超过1.5m时,应设置反支撑或钢制转换层,增加吊顶的稳定性。
(2 ) 吊点距主龙骨端部的间隔不应大于300mm。
(3 ) 龙骨在短向跨度上应根据材质适当起拱。(短向跨度超过4m,按短向跨度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起拱)
(4 ) 大面积吊顶或在吊顶应力集中处应设置分缝,留缝处龙骨和面层均应断开,以防止吊顶开裂。
(5 ) 石膏板等面层抹灰类吊顶,板缝须进行防开裂处理。
(6 ) 为办理振动传声问题,应在吊杆与构造连接之间、四周墙之间设置弹性阻尼材料,减少或隔绝振动传声。
(7 ) 对演出性厅堂和会议室等有音质哀求的室内,吊顶应采取吸声扩散处理。
(8 ) 大量管道和电气线路均安装在吊顶内部;吊顶材料和布局设计根据规范哀求,应考虑:防火、防潮、防水处理。
(9 ) 抹灰吊顶应设检修人孔及透风口,高大厅堂和管线较多的吊顶内,应留有检修空间,并根据须要设走道板。
(10 )重型灯具、电扇、风道及其他重型设备严禁安装在吊顶工程的龙骨上。(单个重量超过3kg)
涂饰工程
( 1 ) 新建筑物的混凝土或抹灰基层在涂饰涂料前应涂刷抗碱封闭底漆。
( 2 ) 旧墙面在涂饰涂料前应打消疏松的旧装饰层,并涂刷界面剂。
( 3 ) 混凝土或抹灰基层涂刷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8%; 涂刷乳液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10%。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2%。
( 4 ) 基层腻子应平整、坚实、稳定,无粉化、起皮和裂痕;内墙腻子的粘结强度应符合《建筑室内用腻子》JG/T 298—2010的规定。
( 5 ) 厨房、卫生间、地下室墙面必须利用耐水腻子。
(6 ) 水性涂料涂饰工程施工的环境温度应在5~35℃。(水化反应的温度范围5~35℃)
地面装修布局
基层包括添补层、隔离层、找平层、垫层和基土。
( 1 ) 添补层是在建筑地面上起隔声、保温、找坡和暗敷管线等浸染的布局层。
( 2 ) 隔离层是防止建筑地面上各种液体或地下水、潮气渗透地面等浸染的布局层;仅防止地下潮气透过地面时,可称作防潮层。
( 3 ) 找平层是在垫层、楼板上或添补层(轻质、疏松材料)上起整平、找坡或加强浸染的布局层。
( 4 ) 垫层是承受并通报地面荷载于基土上的布局层,常用垫层有灰土垫层、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碎石垫层和碎砖垫层、三合土垫层、炉渣垫层、水泥混凝土垫层等。
(5 ) 基土是底层地面的地基土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