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由当地百姓捐资,在净莲寺古墙断壁根本上进行一次大的修复,后因战乱,此庙又大部遭毁。

1931年,贺龙同道率领红三军第七、八师挺进鄂西北,在房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房县古水区第九乡苏维埃政府设在此庙。

神农架寺庙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现在净莲寺仅存后殿半间,后殿山墙上,顺脊镶嵌着二龙戏珠砖雕,呈人字形排列。
中间隔墙各有一圆形门框,用大块青砖砌拱,二龙戏珠砖雕和图案绕门框嵌砌。
古朴典雅的图案,精细形象的雕塑,凝集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慧和心血。

1985年,农人在后殿右边挖土建房时,挖出一高60厘米、宽55厘米、厚30厘米的砖雕龙头,龙头呈灰玄色,其形象具有丰满、温驯、幽美、富丽的特色,刻画细致风雅,造形雄浑威武。
经考古人员鉴定,认为此龙头是出自唐代工匠之手的建筑装饰部件。
这尊龙头,为研究净莲寺早期建筑艺术供应了主要资料。

在净莲寺后殿门前地面,有一通断裂的碑石,是民国8年(1919)年补修净莲寺时所刻,碑文记载:“湾镇之阳有古寺,号净莲。
其山耸而翠,其水湾而环,其径亦曲而幽。
是寺也,建自李唐,越宋而元而明,其间不无颓败。
幸历朝多善士即废即兴,尚能恢复原状。
自前清以来,前殿回廊概行毁坏,几有废而不举之,众适遇商民程君文发者,寄居斯锁心伤,不将千百余年之古迹化为灰烬,缘竭善者君子捐修,昌黎云,莫为之前虽美彰,为之后虽盛传后之人,有如文发诸君子继其盛者,采当亦顶礼不遑,适教授贵镇嘱予作文以记之,因不揣肖昧,特略述大概,以垂不朽云尔。

净莲寺历经千年,几经兴衰,如今虽面孔全非,沦为民房,但它是神农架目前创造的有记载而始建最早的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