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设计染化厂厂房

1925年,14岁的吴光汉考进浙江大学,受父亲的影响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

上海浚原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

经由6年寒窗苦读,他从浙江大学毕业,被当时的上海浚浦局建筑部任命,担当助理工程师。
事情期间,他参与设计了张华浜码头、炮台湾码头、虬江码头、煤气公司码头、高桥石油公司码头、溶剂厂码头等项目。
个中,他较为得意之作是吴淞口灯塔。
为了减少水下作业,他的设计采取空罐式钢筋混凝土构造,先在船坞里做好,然后浮上江面,用小轮船拖到目的地,往里注水使其下沉,平衡地放在江底,在露出水面的顶部安装预先设计制成的钢板灯塔。

1935年,中国市场充斥着洋货,民族工业合时髦起,与外商反抗。
吴光汉当时已是持证土木工程师,积累了一些资金,他便和浙江大学化学系毕业的朱紫光办起了“华元染料厂”,生产当时市场上尤其是屯子最须要的玄色的硫化元染料,为中国老百姓供应了价廉物美的国货。
由于厂房由自己设计,吴光汉仅投资3万元,便办起了一家像样的染化厂。
后来,维大、天工、天中、六合、德星、华亨染化厂都来请吴光汉设计厂房,不再请外国人设计,既实用又省钱。

1949年之后,吴光汉帮助朱紫光研究室专事染估中央体的研究,后来创办了“华亨”化工厂,寓意为“中国的化工大王”;“丽华”染料厂,寓意为“使中华更俏丽”,寄托了对国家美好前景的展望。
1952年11月,吴光汉由朱紫光、林哲先容加入民主建国会。
吴光汉的社会事情重心在上海市工商联,他担当市工商联常委。

1979年,吴光汉赴京参加了中国国际相信投资公司的创建事情,任房地产部总经理,创始“自行总承包”办法,卖力筹建31层国际大厦,国际大厦建成3年后收回本钱。
1984年,他卖力筹建56层京城大厦,1992年7月京城大厦全部建成。
吴光汉赴京事情十年,晚年仍在为国家培植着力。

旧居由赉安洋行设计

图说:永嘉路569号 新民 金晶 摄

抗降服利后,吴光汉便买下了位于永嘉路569号的洋房,并且进行了翻修。
永嘉路569号建筑面积386.4平方米,占地面积833平方米,设计者是赉安洋行。

这幢洋房分为三个单元,主楼及两栋副楼,房屋主体为法度模范风格,拉毛外墙为主,净水窗柱、窗台、净水砖拱进行点缀,窗柱与部分墙面由红砖贴面进行装饰与点缀,二楼阳台部分采取塔司干柱式的柱廊,三楼有弧形突出的阳台,采取了涡卷铁艺,檐部为拱券状。
据吴光汉女儿先容,“父亲和母亲带着我在花园里玩,花园有500多平方米大,栽种着各式花木。
春节、大年初二,花园里坐满了父亲工厂里的工人,大家喜滋滋地吃起了新年饭,花园里有很多孩子在嬉戏,有蝴蝶在采蜜,有轻盈的小鸟在花园里欢唱。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吴光汉退休回到上海,除了在家,他时常去喷鼻香港路的爱建公司坐坐。
吴光汉写过三本书,一本叫《忆趣录》,记述自己家庭和个人的一些往事,另两本叫《经营随笔》和《经营随笔》(续编二),总结自己几十年的经营心得。
他在《忆趣录》卷头语说:“我今年85岁,以前话不多,近10年话逐渐多起来了,而且年纪越大话越多”,感叹“人老话多,性也”,正由于有了吴老的这些“话”,才有了如今的历史记录。
2001年11月6日,吴光汉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新民 沈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