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二战的北非沙场上,英德两军正处在胶着状态下,此时德军中将隆美尔为了防止英军的声援,决定轰炸英国的补给生命线——苏伊士运河。

10月5日这天晚上,由德军第5联队中的24架He-lll轰炸机群组成的“狮子”联队,挂上鱼雷,轰隆隆的掠过埃及上空,直逼苏伊士运河。
然而就在联队进入运河上空时,轰炸机驾驶舱中溘然突入一片让人窒息的炫白。

苏玛利亚建筑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

翱翔员们头晕眼花,飞机险些失落去掌握,末了由于实在无法找到轰炸目标,只得无功而返。

不可思议,一支德军的精锐轰炸联队,面对一条偌大的运河竟然会无功而返?所有翱翔员发回指挥部的报告都是“我们看不见运河,什么也看不见”。

听到这样的报告,德军指挥官切实其实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么大一条河难道会凭空消逝吗?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它连接红海和地中海,全长195公里,运河最窄处也有120米宽,光是建筑就用了十年,统共挖出土石7500万立方米。
自1869年修成到1941年德军轰炸,它已经存在了72年。

这么大一条河绝对不会凭空消逝,难道是有人做了些什么把它藏起来了?

能把一条运河藏起来,毫不常人。
那么这个人会是谁呢?

根据英国新近解密的档案显示,将苏伊士运河变没这个“神人”便是贾斯帕·马斯基林,生于1902年,英国著名的魔术师。

贾斯帕出生在魔术世家,父亲是魔术师,祖父也被后世公认为“当代魔术之父”。
贾斯帕从小就聪明好学,小小年纪就练就了一手博识的魔术技艺,9岁已经开始登台演出了。

上世纪30年代,贾斯帕已经成了名震欧洲的大魔术师,而他的妻子伊芙琳担当他的助手。
当时的贾斯帕,在外已经是功成名就,在家也有了娇妻相伴,那么他怎么就上了沙场了呢?

就在贾斯帕38岁靠近不惑之年时,他溘然决定,抛家舍业,去参军!
贾斯帕为什么会做这个决定呢?实在不难明得,由于那个期间天下变了,希特勒的一记重拳,冲破了所有人沉着的生活,当然也包括贾斯帕的。
1939年,希特勒对波兰发动了轰隆战,二次天下大战正式打响,英国随后对德宣战,英国高下掀起了一片爱国狂潮。
贾斯帕也加入了应征从军的长队中。

虽然当年贾斯帕已经38岁了,还有晕船晕车的毛病,但贰心里清楚,自己上沙场的上风不是别的,魔术大概就能派上用场。
但如何把魔术利用到沙场上,贾斯帕心里却没有天命。
不过贾斯帕还是怀着这样的抱负,走进了征募军官的办公室。

然而刚开始事情并不顺利,他险些遭到了所有军官的谢绝。

想想也是,那时候前哨急需的是身强力壮又果敢的年轻人,而一个38岁上了年纪的魔术师对付沙场来说,也确实缺少点吸引力。

比起贾斯帕的从军要求,军官们更感兴趣的倒是他在魔术中是怎么把刀片吞下肚的。
这让贾斯帕一度非常忧郁,但他仍旧困难地争取着,但得到的答复总是“你再等等”。

历史的车轮是不会等人的。
韶光转到了1940午的春天,纳粹发动的轰隆战迅速席卷了欧洲:荷兰沦陷了,比利时失落陷了,之后德军逼的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大规模撤退,到了1940年6月22日,法国也屈膝降服佩服了。
直到战火烧到了贾斯帕自家门口,每天都有超过一千架德军轰炸机对英国狂轰滥炸。
他都没能进入军队的大门。

那么后来,贾斯帕是怎么进入军队的呢?说法不一,个中有两种说法是比较有依据的。
一种是通过朋友推举,一种是自己争取。
总之不管是哪种,辗转了近两年的贾斯帕,终于可以背上魔术行囊,奔赴疆场了。

贾斯帕刚开始应征从军时险些遭到所有军官的谢绝

1941年1月19日,贾斯帕和同批参军的士兵一起在利物浦登上了远洋轮船“苏玛利亚”号,往哪儿去呢?不知道。

当时船上所有的士兵并不知道他们的目的地是哪里。
为了保密,上级把此行的目的地代号取为“J区”。
这个“J区”根据当时的战况有可能是印度、澳大利亚、缅甸或者是埃及。
而贾斯帕和船上的士兵从上级让他们准备的亚热带的装备来看,大家猜想这个“J区”不是北非便是远东,而最有可能的,便是埃及。

为什么是埃及呢?就在贾斯帕登船出发的前几个月,北非一场俊秀的战役吸引了全体天下的目光,韦维尔仅仅凭借3万英军,就让25万装备精良的意大利军队来了一场彻底的大溃败,12万意军被俘。

二战期间意大利在非洲盘踞的地区,全部回到了英国人的手里。
而拥有苏伊士运河的埃及,在北非对英国而言则最具有计策意义。

终极,“苏玛利亚号”在苏伊士港系缆靠岸——果真是埃及。
贾斯帕这一竿子就被支到了北非沙场上。
一下船,欢迎他们的是一片乐不雅观景象,由于英军刚刚打了胜仗。

埃尔温·约翰尼斯·欧根·隆美尔,纳粹德国三大名将之一,纳粹陆军元帅。
铁十字勋章,蓝马克斯勋章,钻石橡叶带剑骑士勋章得到者。

意大利惨败之后,希特勒决定派隆美尔前往北方去帮助不争气的意大利人以免南线崩溃。
之以是选择隆美尔是由于他拥有狐狸般的狡诈和诡秘的微笑,军事行动迅速、风格果断,能以寡胜多,当时英军士兵还给了他一个贴切的外号“沙漠之狐”。

他一来到北非沙场,急速就旋转了战局,之前还让英国人骄傲的那三万英兵转眼已经被他打得溃不成军了。
英军中乃至有人盛传他有特异功能。

贾斯帕还只是个新兵,还没有机会来证明自己。
不过没用多永劫光,贾斯帕就接到了第一个任务。

4月初,隆美尔就像一只嗜血的秃鹰,紧盯着一个地方——托布鲁克。
德军运载补给的卡车须要从黎波里出发,超越一千英里的空旷沙漠到达哈尔法牙关,沿途不可避免的要与英军掌握的托布鲁克擦肩而过。
如果英军冲出来,割断这条生命线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隆美尔集中火力猛攻要塞。

而对付英军来说,如果托布鲁克失落陷,德军将直接威胁开罗,双方在托布鲁克僵持着。
此时德军的补给舰队遭到英国海空军的打击丢失惨重,而英军的补给却源源不断,个中还包括一批新式坦克。
英军的坦克数量增加到250辆,而隆美尔手里却只有150辆。

实在早在4月份,韦维尔将军就想凭借自己的上风兵力来一次猛攻,代号“战斧行动”,以攫取战役的主导地位。

但沙漠之狐决不是浪得浮名,他调来了数架88mm高射炮,这种火炮可以在对方的坦克射程之外开火,这使得英国坦克在没有达到开火间隔时就遭到火炮痛击,很难有用武之地!

新式的坦克却派不上用场,韦维尔对这些火炮真是恨得牙痒痒,情急之下,他想了个办法,便是让坦克暂时消逝,不就能躲过那些该死的高射炮了吗。

问题是在广袤的沙漠上,想让浩浩荡荡的坦克大军隐形,这切实其实便是变魔术。
对了——魔术!
他想到了贾斯帕。
就这样,一张便笺交到了贾斯帕手中。
在英国档案馆还保存着这张便条。

便条由韦维尔将军亲笔,韶光是1941年4月23日。
便笺的内容是这样:“把坦克伪装成运货卡车是不是一个猖獗的主张呢?而且还要在大白天,仇敌又在空中。
这在行军等行动中是非常有用的,请考虑一下。

原来,韦维尔的设想是把坦克伪装成没有攻击性的卡车。
实在也便是利用沙场伪装术。

说到沙场伪装术,要追溯到古代,别的不说,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就堪称沙场伪装的经典。
而当代沙场伪装则从第一次天下大战开始。

大略来说,便是变形或者隐蔽。
把自己变个样儿,让仇敌搞不清你是谁;或者把自己藏起来,让仇敌看不到你在哪儿。
而二战期间沙场伪装术也被广泛运用于沙场,诺曼底上岸便是很好的例子。

为了暗藏盟军在诺曼底上岸的真实意图,盟军造了很多假坦克、假军车、假舰船,无中生有地制造了一支大军,生生拖住了敌军的防卫主力,成功抢滩诺曼底。

而北非沙场德军中将隆美尔也是这方面的高手,他曾用纸板把卡车伪装成坦克来欺骗英军的空中侦察机。
使英军确信德国非洲军的主力已经上岸,连意大利盟友,都相信了这个骗局而士气大振!

在沙场伪装的领域,隆美尔已经是个专家了。
贾斯帕又能做到什么程度呢?

贾斯帕和他的团队拿出的终极成果——把坦克伪装成“卡车”。
他们给这套伪装设备起名叫“遮阳罩”。
怎么做的呢?

设计了一个能折叠的框架、一张涂漆上色的篷布,通过螺栓、铰链等固定装置罩在坦克上,它只有十四公斤,两个人就能迅速安装,一解开拴扣就能立时拆下,折叠起来的宽度不到80厘米,一辆三吨卡车就能运二十组。

形状的问题办理了,但还有个细节得把稳,便是车痕。
坦克行进时留下的是坦克履带的痕迹,而卡车留下的是轮胎印儿,这个怎么改变呢?有办法。
贾斯帕在坦克履带后面加了个小玩意儿,它就像个橡皮擦,坦克一行进履带印就会被它抹成车轮印。

利用沙场伪装术把坦克伪装成“卡车”

下面就只剩下一个问题了,便是这些伪装过的坦克到底能不能骗过隆美尔的眼睛?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于是贾斯帕安排了一次校阅阅兵。
请来的“高朋”包括将军、中校、少校还有很多士兵,空中还安排了两架侦察机低空盘旋。
他们要共同完成的任务是,从一大群载重十吨的卡车中找出一辆隐蔽的坦克。

此时远处浩浩荡荡的卡车群驶了过来,军官们都拿起望远镜信心满满地找坦克。
大家纷纭指认,有说后排第二辆的,有说前排最左边的等等,到车队开到四分之三英里的界标时,还没人指出来。
侦察机也飞得相称低,但翱翔员用无线电报告的结果是——“我看不到坦克,从空中看,这次伪装相称成功。

当车队离沙丘不到一百五十码,已经不须要望远镜了,大家还是一无所获。
这时卡车群已经到了军官们眼跟前儿鼻子底下了,一辆卡车溘然裂成两半,两片卡车外壳向旁边分开,缓缓落在沙地上。
它的位置是第一排正中。

这种“遮阳罩”令军方非常愉快,急速敕令批量生产,由贾斯帕卖力督造。
虽然末了,“战斧行动”由于各种缘故原由失落败了。
但军方已经看到了贾斯帕的潜力,“遮阳罩”已经为他赢得了军方足够的信赖。

1941年6月24日,德军轰炸机气势汹汹地逼近亚历山大港,当德军翱翔员队长报告锁定港口后,指挥官一声令下:“放!
”这样的轰炸整整持续了八天,直到希特勒把德国空军撤离沙漠,调到了欧洲和苏联前哨,这次亘古未有的大轰炸才结束。

不难想象,此时的亚历山大港一定已经成为一片废墟了。

可是,结果却是,亚历山大港毫发未伤!
怎么会这样呢?

德国人实打实的炸药轰炸了八天的结果怎么会是毫发未伤?猜对了。
还是贾斯帕干的。

实在德军这么多天来一贯狂轰滥炸的,是亚历山大港一英里外的迈尔尤特湾。
履历丰富的德国翱翔员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缺点?

从舆图上看,亚历山大港和阁下的迈尔尤特湾挨得很近,而且两个地方的海岸线弧度非常相似。
贾斯帕便是利用这一点,把亚历山大港口和亚历山大市的灯光完全地复制到了迈尔尤特湾。

贾斯帕用探照灯仿照灯塔、用帆布和支架建起一个小型舰队,亮起灯时活像港口停泊的舰船,还用夹板建造了大小互异的假房屋,并且千方百计说服了护卫队把高射炮移到这里。
天一黑,迈尔尤特湾就亮起灯火,而且彻夜通明,阁下的亚历山大港则保持阴郁。

德军轰炸机群快到达港口上空时,领航机机长创造了问题,飞机上的仪器显示,港口位置明显有偏差,但分明也已经看到了灯塔、舰船上的灯光,便是亚历山大港,是相信仪器?还是相信眼睛?

这时贾斯帕看他们不中计,立时命令假港口的高射炮向他们猛开火,不到几秒又有一群英国战斗机向他们逼近,德军队长来不及犹豫了,决定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就这样,他们终极锁定了那片本色上只有沙子和泥土的海湾。

德军一贯狂轰滥炸的是亚历山大港一英里外的迈尔尤特湾

俗话说,人不能被一块石头绊倒两次。
第一天炸错了,怎么连炸了八天全错了呢?

实在每天轰炸过后,贾斯帕他们就再连夜抢修现场,点上烟,在建筑上撒碎石来仿照被炸后的样子,以此来骗过第二天来勘察轰炸效果的德国侦察机,第二天连续接管炮火的洗礼。

在各方面精准合营下,亚历山大港被贾斯帕完美地平移了一英里!
于是英军数百万吨的物资源源不断地抵达亚历山大港,而隆美尔受到的丢失迟迟没有得到充分补给,英军的实力大大赛过了隆美尔和他的非洲军团!

那么如果亚历山大港口被摧毁了,结果会是什么样的呢?英军的补给线被割断,隆美尔就会得到苏伊士运河和波斯湾油田数量弘大的原油,这就像蝴蝶效应,大概本日我们从教科书上看到的二战结局便是另一个样子了。

亚历山大港的空袭失落败,虽让隆美尔倍感懊恼和遗憾,但他却并没有放弃摧毁英军补给线的操持,几个月后,也便是1941年10月,他又确定了一个目标,便是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是英军补给线中最主要的一环,德军只要炸沉一艘船就能暂时封闭航道,那么英军所有部队都会深受影响。
但英国情报部门也对隆美尔做了剖析,认为他不会像对亚历山大港那样对苏伊士运河做大规模的轰炸,由于如果他打败了英国第八集团军,这条河他们还用得上。

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苏伊士运河在德军轰炸当天消逝了。
而这个让运河消逝的人便是贾斯帕,那么,他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贾斯帕的秘密武器便是这个——光!

光能让运河消逝?别急,我们先来做个小测验。
这个测验由两个人进行,一人手握光源,比如手电。
另一方看着这个人。
如果手电不是直冲着对方,对方都能瞥见这个人。

可是,如果把手电直冲着对方眼睛,那对方就会瞬间什么都看不见了.

贾斯帕便是利用这样的事理,把数盏探照灯搬到了运河两旁,想制造出一道光墙。
不过,操持远不及贾斯帕想象的顺利,刚开始,他就碰着了一个大麻烦。

要知道,在1941年的北非,英军的强力探照灯少得可怜,根本不足贾斯帕用的。
怎么办呢?加强亮度!

贾斯帕在每盏探照灯的周围安顿了锡制反射板,安在哪里呢?一个固定用的钢圈上。
接下来反射板该当用什么形状,按什么角度来摆就须要大量反复的实验了。

贾斯帕花了两个星期,把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等形状的反射板都试遍了,终于找到了最得当的形状——扇形。
他把24片扇形反射板,焊在了之前的钢圈上,再通过实验确定好摆放角度。
然后套在探照灯上。

这次实验成功了,贾斯帕把这种探照灯叫“迷幻灯”,它能把原来单一的探照灯光束分成24道,这种迷幻灯投射范围相称大,射程也很远,它能笔直投射到九英里的高空。

可这还远远不足。
这顶多算个“光栅栏”,而贾斯帕终极的目的是要把它变成“光墙”。
怎么做的呢?——旋转!

贾斯帕找来一位电气技师帮忙,弄了个小型铁圈,这些铁圈用个小型汽油引擎供应动力,还可以调度旋转速率,这样,原来的“栅栏”就神奇地变成了“墙”,而且速率快的让人眼花。
贾斯帕总算是满意了。

就这样,由21具探照灯串成的长龙摆在了苏伊士运河沿岸。
1941年10月5日,德军“狮子”联队呼啸而来时,地面沿岸的探照灯齐开,无数道白色光柱突入云霄,苏伊士运河上空立地一片炫白,一群“狮子”在运河上空变成了一群没头苍蝇,狼狈不堪。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德军飞机多次考试测验穿越这片光墙都没有成功,末了他们发回总部的报告仍旧是老内容:“看不到目标,无法投弹。
”在灯光的保护下,隆美尔始终没有炸成运河以毁坏英军的补给。
在全体战役期间苏伊士运河都畅通无阻,这使盟军的补给舰船可以安全进出,英军的补给得到了充分担保。
可以说,这是英军赢得北非沙场的担保。

直到1942年10月,英军的后勤补给都非常顺利。
而此时德国对苏战役失落利,希特勒已经没有多余的物资和部队声援隆美尔。

比拟之下,在全体北非沙场,盟军已经拥有了绝对强大的力量,在这种情形下,阿拉曼战役打响了。
而这场战役中,贾斯帕设计的“遮阳罩”和假坦克派上了大用场。
蒙哥马利将军把1000辆伪装成卡车的坦克秘密支配在南方。
而北方停了2000辆坦克,当然全部是假的。
隆美尔上当了,他判断失落误,终极惨败。

在电影《战役魔术师》中卷福饰演贾斯帕

二战北非西沙漠的战事以英军的胜利完美停止后,英国首相丘吉尔不才议院揭橥了这样一段演说:

“我必须特殊赞赏奇袭计策,我方通过神奇的伪装系统,成功实现让仇敌措手不及的计策。
他们通过空中侦察,以为我方第十军团仍在战线五十英里外的地方活动,但我军却在原来的集结地留下逼真的假象,主力部队则利用夜间掩护,悄悄抵达攻击发起的地点。
只管他们已经知道我方即将发动攻击,却不知道会在何时何地进行,更主要的是,他们完备不清楚我们的兵力规模。

丘吉尔并没有提贾斯帕的名字。
贾斯帕也从没得到过来自军方的褒奖。
战役期间没有,战后也没有。
缘故原由我们无从得知。
我们只知道,这个在自己魔术天下里气吞山河的魔术师在战后返回家乡时,妻子和孩子已经离开去了新西兰,之后他便孤身一人去了肯尼亚。
1973年,因醉酒去世去,享年71岁。

——摘选自《作家文摘》合订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