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培植厅党组布告任海涛先容,山东省在传统村落修缮和保护方面,坚持活化利用和活态传承的理念,积极探索“传统村落+”领悟发展路子,以造就特色家当为核心,持续推动特色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着力塑造传统村落家当发展品牌;以打响文化品牌为抓手,深化历史文化资源传承,挖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329项,25个村落纳入全省文化体验廊道重点村落培植;以传承农耕文明为载体,持续开展文化主题活动,建立“村落庄好时节”体验基地17处,组织文化活动2000余场,有效引发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中,山东省荣成市始终坚持传统民居的活化利用和传承,并坚持“一村落一品牌、一村落一特色”的发展原则,立足不同村落的历史特色、文化特色、建筑特点,因时制宜制订保护方法,将传统村落保护与家当发展相结合,与村落民收入再提升相结合,打造烟墩角村落、大庄许家村落、东楮岛村落等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
成片的海草房民居是山东省荣成市传统村落的代表性建筑特色,也是胶东沿海地区的一种地域性建筑。建造海草房的“海草”可就地取材,紧张是成长在这边海湾中的大叶海苔。晒干后非常柔韧,由于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以是用海草苫制成的屋顶可以防虫防霉,而且还隔热防寒、不易燃烧,居住起来冬暖夏凉。
烟墩角村落海草房外景 中国网 张静 摄
烟墩角村落:渔业➕旅游业让村落民再添一份收入
烟墩角村落是俚岛镇乃至荣成市保护海草房较为较完成的传统村落。村落内现存海草房246栋、1300多间,个中年限最长的已有300年的历史,其他大部分在100—200年之间。
“烟墩角村落以发展渔业为主,我们采取‘修旧如旧’,现在海草房不仅是‘乡愁’顾虑的载体,也变成了增加村落民收入的资源,截至目前,村落里的户均纯收入一年可达15-2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了再反哺村落民,凡是年事超过60岁的村落民,村落集体每年会给予超1.5万-2万元的福利和分红。我们还把海草房保护也变成了村落约,这是由我们党员和村落民代表共同决定的,如果有村落民违约拆除海草房或毁坏传统村落原风原貌的行为,那年底的分红和福利就取消了。”烟墩角村落驻村落包村落干部郭晓日说。
近年来,烟墩角村落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上风、生态上风、家当上风和文化上风,坚持保护海草房这一“活化石”,以烟墩角天鹅渔村落品牌培植为重点,深入挖掘渔业文化和天鹅旅游资源,以原生态渔业生产场景、胶东渔业文化和渔乡民俗资源为依托,打造了集不雅观赏天鹅、特色民宿、海洋牧场于一体的渔村落旅游地,让这里的村落民除了发展传统渔业之外,又多了一份发展文旅家当的收入。
许家村落许氏祠堂外景 中国网 张静 摄
许家村落:将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传承相结合
大庄许家村落东临黄海,现有村落民290户、790人,海草房736间。这里借助海草房这一古老建筑场所,深挖当地文化资源,为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授予传统村落新的活气活力。
许家村落坚持“传统村落➕文化传承”,将有形遗产和无形资产相结合,既保护海草房村落群原貌,又将许家村落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许氏文化网络整理出来,建立许家祠堂、海带博物馆等文化场所。还将村落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大实话”整理下来建立陈设馆。这些家风、村落风文化场所不仅是本地村落民传承家风家教的主要载体,也辐射提升周边村落镇文化活动的丰富性。在造就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厚民风等方面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浸染。
同时,依托许氏祠堂、海草房部落等资源,许家村落还开展传承家风家训、渔家号子、渔家锣鼓、剪纸才艺展、花样蒸饽饽比赛等文娱活动。
东楮岛村落海草房外景 中国网 张静 摄
东楮岛村落:传统村落保护结合特色景点
东楮岛村落三面临海,海岸线长10公里,拥有400多年建村落历史,因村落中多楮树而得名,也是胶东地区传统民居“海草房”为主的村落代表之一。全村落现有传统民居海草房605间,个中百年历史占70%,被誉为“海内生态民居活标本”。
近年来,东楮岛村落盘活闲置资源,挖掘海草房历史文化代价,在保护海草房民居原貌的条件下,将其进行有序的开拓利用,培植了具有地域特色、表示渔家风情的村落庄纪念馆、老街、娘娘庙等特色景不雅观,同时建立了国家级海洋牧场、海钓基地、海洋牧场展厅等当代化旅游举动步伐,将传统村落保护与特色景点、特色海文化体验相结合。
东楮岛村落党支部布告助理林子晖先容,东楮岛村落按照“一院一主题,一房一文化”的理念,修缮闲置海草房民居院落,形成风格多样的海草房民宿,挖掘和保护了传统村落里的优质资源。先后得到了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落等称号。
走在东楮岛村落老街上,这里遍布着豆腐坊、杂货铺、咸鱼坊等,已成为“网红打卡地”。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传统民居海草房独特的建筑和自然景不雅观,还能体会体验当地特色的历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