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11月4日南京讯( 李宁、王雅枫、吴晓龙) 11月4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做生意中心组织部等20个有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互换互助的多少方法》(以下简称“26条方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6条方法”深入贯彻落演习近平总布告在《告台湾同胞书》揭橥40周年纪念会上的主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完善促进两岸互换互助、深化两岸领悟发展、保障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方法,连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供应更多同等报酬。
“26条方法”宗旨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互换互助的“31条方法”一脉相承,是在对台事情中贯彻以公民为中央的发展思想,对台湾同胞等量齐观,像为大陆百姓做事那样造福台湾同胞的又一详细表示。

台资建筑设计公司待遇 施工技术

“26条方法”涉及为台湾企业供应同等报酬的方法13条,包括台资企业同等参与重大技能装备、5G、循环经济、民航、主题公园、新型金融组织等投资培植,同等享受融资、贸易救援、出口信用保险、进出口便利、标准订定等政策,支持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示范点培植等;涉及为台湾同胞供应同等报酬的方法13条,包括为台湾同胞在领事保护、农业互助、交通出行、通信资费、购房资格、文化体育、职称评审、分类招考等方面供应更多便利和支持。

“26条方法”将进一步帮助台资企业加快科技创新,降落综合本钱,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更好发展,并连续为台湾同胞在学习、事情、生活等方面打造更好环境,供应更优条件,促进领悟发展,保护合法权柄。

附:《关于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互换互助的多少方法》

为深入贯彻落演习近平总布告在《告台湾同胞书》揭橥40周年纪念会上的主要讲话精神,连续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机遇,为台湾同胞台湾企业供应同等报酬,在《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互换互助的多少方法》根本上,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商中心组织部、外交部、教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培植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屯子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卫生康健委、公民银行、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银保监会、民航局,出台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互换互助的方法如下。

一、为台湾企业供应同等报酬

1.台资企业可同等参与重大技能装备研发创新、检测评定、示范运用体系培植,可同等参与家当创新中央、工程研究中央、企业技能中央和工业设计中央培植。

2.台资企业可按市场化原则参与大陆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能研发、标准制订、产品测试和网络培植。

3.台资企业可同等参与大陆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城镇污泥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和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等循环经济项目。

4.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可与大陆企业同等投资航空客货运输、通用航空做事,参与符合干系方案的民航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培植,开展咨询、设计、运营掩护等业务。

5.台资企业可投资主题公园,可以特许经营办法参与旅游根本举动步伐和配套做事培植。

6.支持符合条件的台湾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台资企业集中地区发起或参与设立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和融资包管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

7.鼓励各地根据地方实际,为台资企业增加投资供应政策支持。

8.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可向地方各级政府性融资包管基金申请包管融资等做事,可通过股权托管交易机构进行融资。
许可台资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

9.台资企业可与大陆企业同等依法享受贸易救援和贸易保障方法。

10.符合条件的台资企业可与大陆企业同等依法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等工具,保障出口收汇和降落对外投资风险。

11.对从台湾输入大陆的商品采纳快速验放模式,建立有利于规范和发展第三方考验鉴定机构的管理制度,在风险剖析的根本上,科学、稳妥、有序推进台湾输入大陆商品第三方检测结果采信。
对来自台湾的符合哀求的产品履行风险评估、预检稽核、企业注册等管理,推动两岸食品、农产品、消费品安全监管互助。

12.台资企业可与大陆企业同等参与行业标准的订定和修订,共同促进两岸标准互联互通。

13.符合条件的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示范点可以报告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国家备案众创空间。

二、为台湾同胞供应同等报酬

14.台湾同胞可在中华公民共和国驻外使领馆寻求领事保护与帮忙,申请旅行证件。

15.台湾同胞可申请成为农人专业互助社成员,可申请符合条件的农业基本培植项目和财政项目。

16.台湾同胞可同等利用交通运输新业态企业供应的交通出行等产品。

17.试点在福建对持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胞利用大陆移动电话业务给予资费优惠。

18.持台湾居民居住证的台湾同胞在购房资格方面与大陆居民享受同等报酬。

19.台湾文创机构、单位或个人可参与大陆文创园区培植营运、参加大陆各种文创赛事、文艺展演展示活动。
台湾文艺事情者可进入大陆文艺院团、研究机构事情或研学。

20.在大陆事情的台湾同胞可报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动漫奖。

21.在大陆高校、科研机构、公立医院、高科技企业从事专业技能事情的台湾同胞,符合条件的可同等参加相应系列、级别职称评审,其在台湾地区参与的项目、取得的成果等同等视为专业工作业绩,在台湾地区从事技能事情的年限同等视为专业技能事情年限。

22.台商子女高中毕业后,在大陆得到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可以在大陆参加干系高职院校分类招考。

23.进一步扩大招收台湾学生的院校范围,提高中西部院校和非部属院校比例。

24.台湾学生可持台湾居民居住证按照有关规定向所在大陆高校同等申请享受各种帮助政策。
在大陆高校任教、就读的台湾西席和学生可持台湾居民居住证同等申请公派留学资格。

25.欢迎台湾运动员来大陆参加全国性体育比赛和职业联赛,积极为台湾运动员、教练员、专业职员来大陆稽核、演习、参赛、事情、互换等供应便利条件,为台湾运动员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杭州亚运会供应帮忙。

26.台湾运动员可以内援身份参加大陆足球、篮球、乒乓球、围棋等职业联赛,符合条件的台湾体育团队、俱乐部亦可参与大陆干系职业联赛。
大陆单项体育运动协会可向台湾同胞付与运动技能等级证书。
欢迎台湾运动员报考大陆体育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