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理方供图

8月2日,2024年第七届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体验营在泉州开营,接下来的8天里,来自华东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厦门大学、铭传大学、金门大学、台湾大学等海峡两岸22所高校的100名师生将聚焦闽南传统聚落文化,共话“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活态传承。

铭传年夜学建筑设计 常用建材

作为闽南文化的发源地、核心区和富集区的泉州,拥有丰富多样的建筑类型,这些建筑类型,离不开“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这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也离不开“传统聚落”这一领悟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于一身的“活态”传统文化的主要遗存和载体。
2019年12月,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入选首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2024年第七届两岸大学生闽南文化体验营在泉州开营

为期8天实地拜访 22个专题讲座

在持续8天的体验营中,师生们将实地稽核、拜访南安文庙、惠安文庙、王益顺故居、洛阳桥及洛阳古街、晋江梧林社区、施琅宅祠、粘氏大宗祠、福林古村落、龙山寺、三里街、安平桥、石井书院、南天寺等天下文化遗产及文物保护单位。
还将深入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习所、尚艺大木作基地、晋江市艺达木雕美术有限公司等闽南传统建筑干系的传习所和干系企业。
同时还将到龙湖来旺良品堂闽南古早味传承基地品尝美食。

此外,主理方还准备了22个专题讲座,其间,台湾古建筑研究专家李乾朗将开展“谈王益顺对台湾的影响”专题互换讲座,“匠心独运——传统建筑大师王益顺特展”暨“两岸中国溪底派王氏大木传统营造技艺”互换会也将在主旨互换会中配套展开。

在持续8天的体验营中,师生们将实地稽核天下文化遗产及文物保护单位

学习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搭建深厚友情

8月7日,主理方将在泉州市博物馆广场举行传统古建营造体验,两岸大学生将在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的辅导下,分组体验比拼搭建技艺。

“去年的事情营是我第一次来到大陆,在分组的时候,我们这一组刚好只有我一位台湾学生,我原来还担心会不会难融入,后来,创造我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台湾铭传大学建筑学系研究所的学生许惟杰回顾了去年初次到体验营的情形。
他说,在泉州见识到了很多幽美的景致,品尝到了许多美味的食品,不过让其印象最深刻与最怀念的是跟大陆的老师和同学们深度的互换以及建立的深厚情意。
他创造实在两岸学生并没有什么差异,都是一群怀有空想同时也在体验生活的青年。
他说,很愉快和大家一起做调研、一起去跟当地居民谈天、一起坐在广场旁的台阶上喝饮料、一起熬夜通宵做设计,相互从对方身长进修长处与优点。
回台湾后他依旧和队友们保持联系。
他期待今年,连续与大家相互学习、互相交流,一起做有趣的设计,一起留下美好的回顾。

两岸大学生将在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非遗传承人的辅导下,分组体验比拼搭建技艺

“两岸传统聚落是两岸劳动人民的聪慧结晶与实践成果,是两岸同根同源文化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主要养分,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黄明珍表示,这种传统聚落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保存着反响了不同期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气,是见人见物见生活,留魂留形留乡愁的主要物质与文化载体,在促进两岸经济、文化、政治互换中连续发挥不可替代的浸染。

黄明珍先容,泉州市博物馆自2015年承办第一届“两岸大学生传统聚落夏令营活动”以来,来自两岸的高校师生,用脚步丈量历史,用眼睛创造文化,存心灵感想熏染传承。
足迹遍布闽南地区,从建筑、旅游、文化、艺术等诸领域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互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已出版了3册论文集,这次开幕式首发的“2023年两岸大学生德化陶瓷聚落文化和传统建筑调查夏令营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便是去年活动的主要成果。

编辑:肖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