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茨克建筑奖历史全景回顾之三

编者按: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与原谅”。
SJZU建筑博物馆通过全景回顾建筑学界最具影响力

巴拉甘建筑设计理念 常用设备

的普利茨克建筑奖四十余年中,不断走向多元与原谅的发展进程,展现其对环球建筑文化的巨大推动浸染。
本活动

得到中国建筑学会的辅导与支持。

第三辑

1980年 路易斯·巴拉

影象是陪伴人生平的宝贵财富,是在独处时安慰心灵的情绪寄托,是艺术创作时不断萦绕在脑海中的灵感源泉。
墨西哥建筑师路易斯·巴拉甘将独特的儿时影象与挚爱的事物一同融入到自己的建筑与景不雅观创作中,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安谧而浪漫的演出。
童年生活的农场中巨大的瓦片屋顶挑檐、迷人的赤色地皮和奔跑在野外中的骏马所领悟出的墨西哥本乡俗情、制造工艺,无一不造诣了他的独特性,也开辟了当代主义建筑与乡土文化相结合的全新办法。
虽然他的生平没有设计过什么大型的建筑和景不雅观,但他设计的住宅、小教堂以及景不雅观小品给利用者营造了私密的个人空间和安谧的心灵感想熏染,也给我们带来了对付当代建筑的另一种无尽遐想。

在很多人的眼中,路易斯·巴拉甘的建筑是“感性、直觉、本能”交融的产物,评论界普遍认为他的创作生涯分为三个阶段。

建筑情绪抽芽——对话传统(1924-1935)

1902 年,路易斯 · 巴拉甘出生在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市的一个庄园主家庭。
庄园牧场中宁静而富于诗意的生活影象伴随了他的生平。
由于对建筑的热爱,他在23岁大学毕业后开始了首次欧洲之旅。
这次旅行,巴拉甘开阔了眼界,在法国巴黎的“1925 年装饰与工业艺术展览会”上,他对法国景不雅观设计师和插画家费迪南德·贝克 (Ferdinand Bac) 的花园插画如痴如醉 。
插画中那些地中海式的宁静花园、高低起伏的台阶、形态幽美的拱形门洞以及繁复精美的线脚装饰引发着巴拉甘创作的希望和灵感,造就了这一期间其作品的独特风格。

费迪南德·贝克花园插画

费迪南德·贝克花园插画

1928年完成的刚泽勒斯·鲁纳住宅是巴拉甘的早期精彩作品。
在这个项目中,光芒在空间与色彩的海洋中穿梭,它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奇妙。
转角的光芒、横窗、木格架、彩色玻璃的利用都在故意地强调对空间和光芒的精准表达。
这些不同的要素调动起全身的觉得器官,与身体建立一种沟通,利用高差、光芒、尺度、声响乃至是影象共同来构建分歧凡响的场所感知。

刚泽勒斯·鲁纳住宅

刚泽勒斯·鲁纳住宅

刚泽勒斯·鲁纳住宅

在早期创作的作品中,巴拉甘将勉励自己创作的地中海式风格和墨西哥本地的传统元素结合的越来越奥妙,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期间巴拉甘的风格,最为贴切的便是对话传统。
虽然在这一期间巴拉甘的创作手腕不是那么成熟,但不论是借鉴插画中的风格,还是对自己从小生活居住的墨西哥独特乡土文化的抽象利用,都使得巴拉甘走上了一条风格独特的建筑道路。
而不过度拘泥的创作手腕,又使得那些传统的文化元素抖擞出了新的活气活力。

路易斯 ·巴拉甘(1922年)

内心情绪沉淀——抚慰心灵(1935-1943)

1931年,巴拉甘开启了他的第二次欧洲旅行。
在此期间,当代主义仍属于新兴事物,很多建筑师都在进行当代主义建筑的考试测验。
旅行期间,巴拉甘见到了被称为“当代建筑的旗手”的勒·柯布西耶。
风起云涌的当代主义运动显然对巴拉甘造成了触动,思考当代主义建筑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命题成为了巴拉甘生平的创作主题。
而在摩洛哥游览时,心灵受到浓郁建筑色彩的撞击,也使得他往后的建筑作品更多地利用鲜艳的色彩,填补了当代主义建筑的冷漠与苍白。

1935年,巴拉甘移居墨西哥城,完成了很多住宅、公寓的建筑及景不雅观设计,由于受到国际建筑风格的影响,巴拉甘称这一期间为“商业阶段”。
只管这些住宅并没有成为巴拉甘的代表作品,但它们仍将巴拉甘的作品从对风格化细节的模拟导向了更加简练的抽象措辞利用。
这个期间也是巴拉甘克制内心情绪,沉淀自我的阶段,经历了韶光的磨练,他的作品必将闪耀出最残酷的光芒。
1940年,巴拉甘停息了建筑师的事情,转作地产开拓商。

开释创作灵感——致敬崇奉(1943-1980)

经历了当代主义的洗礼后,巴拉甘的创作手腕从传统符号的提取转变为对极简主义的抽象思考,也使得巴拉甘成为了真正的巴拉甘。
从这时起,巴拉甘的建筑作品开始能够真正代表其创作的内心天下,对付极简主义的领悟,对付浓郁色彩的理解,对付情绪共鸣的表达,都反响出他的创作手腕日趋成熟。
而这些创作中的灵感,也来源于二心坎的崇奉——对童年影象的崇奉、对宗教的崇奉以及对内心深处孤独灵魂的崇奉。

1945年,巴拉甘以开拓商和设计师的双重身份,设计了佩吉格尔熔岩居住区的建筑及景不雅观,这一作品成为他回归建筑界的迁移转变点。
在佩吉格尔熔岩居住区的设计中,巴拉甘以保持生态、人与自然的和谐为自己的设计宗旨,为了保护玄色熔岩的自然地貌不被毁坏,他严格掌握建筑用地面积,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形成了简洁温馨的居住氛围。

佩吉格尔熔岩居住区

佩吉格尔熔岩居住区

1947年,巴拉甘设计建筑了自宅,表达了他对自己精神“家园”的追求,安谧的花园式建筑在鼓噪拥挤的城市中通过叙事性的布局手腕实现了生活空间与精神空间的完美领悟。
建筑内部一些墙体利用了黄色、粉色等通亮的色彩,使室内呈现热烈的暖色调,温馨浪漫。
而出于对内心虔诚崇奉的致敬,室内玻璃中间的十字窗棂将宗教隐喻清晰地显现出来,花园的景致透过玻璃映入室内,成为巴拉甘心中神圣的画作。

巴拉甘自宅

巴拉甘自宅

巴拉甘自宅

巴拉甘自宅

巴拉甘自宅中的隐喻手腕,也对后世的建筑师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在自己的“教堂三部曲”中也利用了相似的手腕,来营造宗教的神圣氛围。
安藤忠雄曾说过:“是巴拉甘,一位有着深厚墨西哥之根的建筑师,授予了光以变革的激情,阐明了光的丰富色彩,带着对古人的憧憬,巴拉甘超越了他们,创造了新的光。
他的名字会因此与那些用光的大师们并列,也会和他在自己国土上创造的作品一起,被我们永久记住。

巴拉甘自宅

安藤忠雄——光之教堂

1955年的嘉布遣会小星期堂同样表达了巴拉甘对崇奉的致敬与对光的理解。
他把内心最崇高的敬仰和对宗教的渴望都汇聚到了这里。
在光与色的相互浸染下,建筑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圣洁的金色、黄色、橙色的包裹中,散发着神圣的气息。
巴拉甘这样诠释他的设计理念:“让光芒落到墨西哥石竹做成的十字架上,并在金像上勾留,通过挨着祈祷室的黄色格栅,伸向后悔室。
光是无限的、不可估量的,利用它就犹如写一首十四行诗,用为数不多的大略工具,得到完美的效果。

嘉布遣会小星期堂

嘉布遣会小星期堂

同一期间,巴拉甘的代表作品还包括了1955年的洛佩兹住宅,朴实的材质和舒适宽敞的花园造诣了住宅之中的经典之作;同年的安东尼奥 · 格雷夫兹住宅用色大胆惊艳,将墨西哥风格与西班牙风格,传统和当代,地区性和国际性,几何学的精密和诗意的敏感,理性和感性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

洛佩兹住宅

洛佩兹住宅

格雷夫兹住宅

格雷夫兹住宅

除了住宅设计外,1957年,巴拉甘和朋友一起为墨西哥新城和老城交卸处设计了一组卫星城塔的城市景不雅观。
建成后,便迅速成为卫星城乃至全体墨西哥最主要的标志之一。
形象上完美结合了“利刃”与“方碑”的特色,使墨西哥人产生了共鸣。
而惊人的尺度与不同色彩的鲜艳雕塑组合,使人们的视觉体验达到顶峰。

卫星城塔

卫星城塔

1967年,巴拉甘建成了建筑和景不雅观结合最好的作品之一,也是他最经典的代表作——圣克里斯特博马厩。
鲜艳的水平向片墙在强烈的阳光下变得像一副抽象的画作,四周矗立的围墙就像画出一道分边界,将建筑内外区分,也将他的内心与外界的骚动分别隔来。
留下的只有孤独的树木,清澈的饮马池和潺潺的落水声音,统统都是那么宁静。
孤独、水面、粉色和马,统统都是巴拉甘的挚爱。
不刻意追逐文脉,也不将自己框在某某主义的框子里,统统都是那么纯粹,只为了追寻心底的宁静、心灵上的抚慰。

圣克里斯特博马厩

圣克里斯特博马厩

圣克里斯特博马厩

路易斯·巴拉甘和情人喷泉

1976年的吉拉迪住宅,巴拉甘借由色彩、光芒以及功能的反转将戏剧化的场景表现的淋漓尽致。
阴暗的入口夹道,内院中斑驳的树影,温暖的黄色走廊以及红蓝比拟强烈的拍浮池空间,都深刻地反响出巴拉甘对付光和空间的思考和纯熟利用。

吉拉迪住宅泳池

吉拉迪住宅走廊空间

1980年,巴拉甘得到了第二届普利茨克建筑奖。
“我们向路易斯·巴拉甘致敬,感谢他将建筑视为诗意想象的卓越行为。
巴拉甘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孤独作为人类命运的坚忍接管。
他的孤独是宇宙性的,墨西哥是他深情接管的世俗住所。
”这是普利茨克奖对巴拉甘的评语。
他的作品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涤荡与无限的回味,为当代主义建筑增长了一抹神秘的色彩。
巴拉甘最宝贵的地方,是在当代主义盛行的年代里,意识到西方与本土建筑文化措辞之冲突,能够始终保持复苏地独立思考,而创造性地将当代主义的的极简风格与墨西哥本土的建筑、文化、传统、工艺相领悟,呈现为出极幽美的、具有地域性特色和浓厚人情味的建筑。

虽然巴拉甘的作品影响了很多人,他却极少与同行交往。
与同样讷于交际的建筑大师路易斯·康的一段互助令人津津乐道。
路易斯·康在完成其旷世名作萨尔克生物研究所时,曾约请巴拉甘互助设计庭院景不雅观,巴拉甘专程到访了实验楼建筑已落成的研究中央,在还是一片泥土的庭院中与康进行了谈论。
康后来常常提起巴拉甘当时那非同平凡的建议:“当他进入这个空间时,他走到混凝土墙的阁下,抚摸着它们,并表达了对它们的喜好。
当他的视线穿过这个空间望向大海的时候,他说:‘我不会在这里种一棵树或一片草,这里应该是一个石头的广场而不应是个花园。
’我和萨尔克四目相对,都以为这个想法非常精确。
他觉得到我们的讴歌,又高兴地补充说,‘如果你把它建成一个广场,将会得到一个立面——一个朝向天空的立面。
’”正是通过两位年夜师的这次谈论,才造诣了萨尔克生物研究所呈现给我们的纯净、隽永的样子。
沿着广场上中心水渠的方向望去,广袤的天空终极与海平面融为一体。
韶光、空间在这里静止,于前方一望无垠的虚空处凝集成永恒。
这种超越了物质的精神场景,通过具有仪式感的创作手腕,授予了这个庭院打动人心的力量。

1988年,巴拉甘于墨西哥城去世,之后被安葬于家乡瓜达拉哈拉。
大师总是不会随波逐流的,与世俗、与潮流皆如此,在浩瀚普利茨克获奖者中,巴拉甘充满了神秘色彩,他不是明星建筑师,作品也不多,乃至终生未婚。
他认为只有孤独才能让人静思,能够创造自己并认识自己,唯有内心存在着的宁静的神秘之境才能存放充满着诗意的灵魂,因此孤独一贯伴随着他。
他的作品中,没有主义的教条与晦涩的理论,有的只是对生活的体验和对内心情绪的诗意表达,这也正是他的建筑作品在半个多世纪之后,仍旧能够打动我们并产生共鸣的缘故原由。
巴拉甘说 :“Do not look at what I do, see what I saw.”——“看我所见” 。
希望走进巴拉甘天下的我们,也可以在色彩与光影构成的幽境中思考,得到自己内心中那一片宁静的圣土。

路易斯·巴拉甘平生简介及代表作品

1902 出生于墨西哥的瓜达拉哈拉市

1924 就读于瓜达拉哈拉大学,学习水利工程

1925 第一次欧洲旅行

1927 开始了建筑实践

1928 卡斯迪罗住宅

刚泽勒斯·鲁纳住宅

1929 克里斯托住宅

1931 第二次欧洲旅行

1933 巴拉甘家族住宅改造

1934 查帕拉广场凉亭

1935 革命公园

移居墨西哥城

1937 皮萨罗住宅

1939 四个画家事情室

1940 停息建筑师事情,转作地产开拓商

1943 奥特加住宅

1945 佩吉格尔熔岩居住区

1947 巴拉甘自宅及事情室

1950 洛佩兹住宅

1955 安东尼奥·格雷夫兹住宅

嘉布遣会小星期堂

1958 卫星城塔

1961 拉斯·阿普勒达斯景不雅观

1968 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

1976 吉拉迪住宅

于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个人作品展

1980 得到第二届普利茨克建筑奖

1981 芭芭拉住宅

1988 于墨西哥城去世

上文来源:SJZU建筑博物馆

图片来源:互联网

笔墨来源:关馨雨

图文排版:郭 琦

甘若琳

任务编辑:郭 琦

/ 《建筑技艺》精彩课程回放 /

/ 《建筑技艺》近期活动 /

/ 《建筑技艺》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