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澎湖有一栋民宿,

一盖便是6年,

前田纪贞建筑设计台湾 材料设备

从表面看,它没有窗户,

看起来就像一块大石头,

就连当地居民都以为这是一栋毛坯房,

成了当地最神秘的建筑

澎湖有俏丽的大海和沙滩,环境自然淳厚

民宿内部别有洞天:

墙上弯弯曲曲的线条,

竟是根据民宿主人的脑电波完成的;

屋顶上有个“洞”,

下雨天,客人伸手就能摸到雨水;

整栋屋子险些没有家具摆设,

水泥墙便是民宿最简洁有力的装饰。

民宿主人刘淑芬说:

建筑是100年的事情,

这栋屋子盖好是一岁、两岁、三岁,

我会随着它逐步终年夜。

自述 刘淑芬 编辑 白汶平

我叫刘淑芬,在澎湖终年夜。
澎湖是个海岛,很淳厚,四面环海,白色沙滩,我家里的先人有留下一块地皮,我就想,要不然就在这里盖一栋有想法的建筑吧。

我希望可以把建筑分享给很多人,以是我决定造民宿。
这栋建筑比较狭长,基地是150平米,共3层楼,做了10个房间。
从外不雅观,看它没有窗户,就像一块大石头,附近邻居都好奇这是什么、有没有盖好。

进到里面,你会创造空间非常繁芜。
墙上弯弯曲曲、高高低低,还有交错的楼梯、空桥……整栋建筑没有所谓的柱子,而是利用这些曲线构造打造。

虽然这里有3个楼层,但我以为定义很模糊,由于我走一小段楼梯就有一个房间、拐个弯又有一个房间......

一楼有玄关、柜台、淋浴间,由于我们附近有一片沙滩,客人玩水后回到民宿就可以先冲洗。

阁下有一块花圃,绿植就种在室内。
走廊是很主要的公共空间,这一条的屋顶都是透明玻璃,光芒会很自然地洒落,白天根本不须要开灯。

后面的安歇区没有桌椅,建筑本身的线条高高低低,自然形成了安歇区,放几张靠垫,就可以在上面坐着看看书、打电脑、发呆。

建筑师设计了浅池塘,傍晚时太阳斜射,水波就会映在墙面上,让全体空间充满生气。
对应在花圃上的天花板是挑空的,下雨的时候,在室内也能摸得到雨水。

二楼有厨房和餐厅,餐厅设在建筑后方,这里开了一扇很大的窗朝向后院,很多客人都喜好这里,会在这里待一下午,或是拿着电脑处理点公事。

我们每间房间都不一样,有的床凹进去,进了房间要往上走几个阶梯才到浴室,有的房间须要往下走几个阶梯到阳台,有时候阳光会从透风口照进来...... 这些陈设都是合营高高低低的建筑线条而设置的,我们是等建筑都灌浆、拆模完成后才去想哪里要摆床。

民宿保留灌浆口,作为房间内的桌子

三楼的房间,可以看到我们保留的灌浆口,我以为这是很主要的环节,这样建筑系的学生或是其他建筑师来我们这里住,他才可以理解这栋屋子是怎么盖的。
墙上有钉子、蜂巢的痕迹,这些看似“缺陷”的细节,我不想去除,这便是屋子建造过程的痕迹和故事啊!

房客可在自己房内的阳台和邻居打呼唤

虽然民宿没什么对外窗,但是每间房都有对内窗,我们房间没什么隐私,你在自己房间,就能和对面房客打呼唤,我以为这样很好,由于大家便是一期一会,在这个空间有了互换。

民宿主人刘淑芬(左起)和构造师陈冠帆、建筑师翁廷楷

我是皮雕师,我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便是皮革创作。

年轻的时候我去了日本学习,大概20年前,有一次我在日本旅行去了直岛,那里有好几个海岛可以跳岛旅行,每座岛上都有地景艺术和建筑,尤其是地中美术馆,是建筑大师安藤忠雄的作品,我非常喜好净水模建筑的粗糙与朴实,然后我就想到我的故乡,实在我故乡条件不比直岛差。

澎湖由多个海岛组成,自然风景幽美

回抵家乡后,我思考着要盖一栋有活力的建筑。
澎湖的旅游旺季是4月到9月,到了冬天东北季风很强,根本不会有人来,但我希望我盖的建筑,可以让人一年四季都想来一探究竟,而不是只冲着风景来。

一开始我接洽的建筑师都跟我说,我可以盖希腊风、南洋风的民宿,但我都以为盖那些没意思,我想要盖一栋真正为澎湖这个地方设计的建筑。

建筑团队合影,前田纪贞(右二)为设计统筹

2012年,我从日本请了建筑师前田纪贞来帮我设计,我不会日文,都是由我同学的妹妹帮我翻译,初期我们书信往来,我跟他说,我想要盖一栋净水模民宿。

而且我的民宿要知足3个条件:一是要考虑澎湖的东北季风,这里的东北季风真的是太强;二是我希望白天不开灯也有充足的光芒;三是要有绿植,由于澎湖风太大、夏天太热,以是这里基本都是耐旱的植物,枯枯黄黄的,我想要有绿色。
剩下的我都尊重建筑师的设计,当一个听话的业主。

由于这天本建筑师要来我们这盖建筑,以是他找了建筑师翁廷楷和构造师陈冠帆一起到澎湖实行这个项目。
这个建筑团队实在对澎湖都很陌生,我以为一定要让他们彻底理解澎湖的景象,才能为澎湖设计出好建筑,我坚持让他们一定要每个时令都来澎湖看看,花一年的韶光去感想熏染。

前田建筑师有个学生在美国研究脑波和建筑的关系,于是他就想,或容许以把这个考试测验用在我的民宿,于是我们就到这块基地,测我的脑波和前田建筑师的脑波,从我们的脑波图去延伸民宿的设计,以是室内弯弯曲曲的线条,便是这样来的,我想这可能是天下上第一座脑波盖的建筑吧!

我们在这块地测脑波是很故意义的,就像是我对这块地皮的情绪,都投射在这些线条、这栋建筑,客人住进来就像住进我的脑波。

光是这个设计图就画了一年,由于真的太繁芜了,我这里本来便是杂草丛生的基地,什么管线都没有,都要自己接,日本建筑师不知道我们澎湖没有天然气、煤气管线,听到我们都叫罐装煤气都很惊异。

好不容易到了施工阶段,我们灌浆要一层一层灌,由于太怕失落败了,以是我们做了试验品。
后院有很多弯弯曲曲的模板,还有一个小的屋子,都是我们在建造前在试构造、试材料用的,一样平常只有大型公共培植才须要做试验品,像我这样小业主还在做的险些没有!
不过我以为谨慎、安全最主要。

日本建筑师看到第一层楼落成后找出了100个“缺陷”

建筑没有柱子,都是构造互相交错的,墙面都是承重墙,有25公分厚,每个转弯都很费时,何况这栋建筑有100多个弯,建筑师、构造师也是第一次碰着这种案子,大家边盖边改动,前前后后花了6年。

我印象中我们第一层楼灌浆拆模的时候,日方就派人来了,大家都很愉快要算作果,结果日方看了之后,跟我们说他找到了100个缺陷,大家听了都很惊异。

原来一根钉子、一个蜂窝也是缺陷,我们开会反省每一步,这样第二层、第三层才会盖得越来越顺利。
实在建筑本身很大略,灌浆灌好它就完成了,以是也不须要有太多家具,我们基本就3种材料:水泥、床、门板。

民宿一盖好,我就请我妈妈、我舅舅来住,他们一看就说“你花这么多钱,这屋子是还没盖好吗?”我妈妈80几岁了,没看过这种屋子,我就说妈妈,这叫做净水模建筑,你要记起来,然后我们双方也开始对屋子有了话题和谈论。

我是很听话的业主,我有很多皮雕创作和画,但我连想在墙上挂一幅我的作品,我都要问的建筑师,建筑师说墙上不要挂东西,我就都没挂过,由于我不想要毁坏建筑师想呈现的美感,而且有这栋建筑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

不过大家既然都住近我的脑波了,我以为还是要有一点我的灵魂,以是我在房间做一些皮革的钥匙圈、吹风机套、面纸盒等。

建筑,是可以流传100年的,我的建筑盖好才一岁,接下来会两岁、三岁...... 它会终年夜,岁月会留下痕迹,而我住在里面就像跟它一起发展,我希望这栋建筑可以启示很多年轻建筑师的灵感,用设计带来更多美好的改变。

部分素材由缘民宿Enishi Resort Villa、原型构造工程有限公司供应

平面拍照师朱逸文、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