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江苏省国画院成立大会时全体与会职员合影
江苏省国画院是新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画派之一——“新金陵画派”的发源地。1960 年9月,在首任院长傅抱石的带领下,以江苏省国画院画家为主体的“江苏国画事情团”首创了二万三千里写生的壮举。这次写生牢牢环绕“中国画传统笔墨如何反响现实生活”的主题,随团画家们激情饱满、呕心沥血地创作了一大批既有光鲜时期精神,又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画作品。
1960年,傅抱石率写生团在西岳莎萝坪前留影
1960年,写生团在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合影留念
这批生动于当时中国画坛的艺术家,被公认为“新金陵画派”的核心力量,他们是: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等。1961年5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山河新貌”画展时,不雅观众如潮,好评如潮,在全国引起巨大的反响,就此首创了“新金陵画派”的辉煌局势。
北京对“山河新貌”画展的宣布
追求传统经典、切实深入生活、倡导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创新是“新金陵画派”的精神所在,更是引领艺术创作与审美风尚的时期强音。
《山河新貌》写生画展傅抱石陪同郭若沫参不雅观
1960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对新金陵画派有这样一段评述:“江苏的画家奥妙地利用了传统笔墨,表现了祖国的大好江山,而且还打破了旧笔墨的束缚,在传统的根本上创造新笔墨。”
1980年,左起宋文治、金志远、亚明、钱松喦、魏紫熙、陈达
新金陵四家,开宗立派的一代艺术大师
傅抱石(1904-1965)
傅抱石师长西席是我国20世纪精彩的国画家、篆刻家、美术史论家、美术教诲家,曾任南京师范学院教授、江苏国画院院长等职。其画意深邃,章法新颖,善用浓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领悟一体,达到翁郁淋漓,气势磅礴的效果。中年创为"抱石皴",笔致放逸,气势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雾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气概雄浑,具有强烈的时期感。傅抱石师长西席是新金陵画派的首创者,影响深远。
傅抱石 潇潇暮雨
钱松嵒(1899-1985)
钱松喦师长西席在中国美术史上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其画风从前受石溪、石涛影响,但能不拘于形似,强调骨法用笔,喜用“颤笔”,自诩为“憨实沉着”。他的色彩绚丽明艳,令人振奋,过目难忘。在立意、构图、笔墨、色彩、题句都细节,都匠心独具,不落俗套,这与画家的文学教化、书法功底有极大的渊源。
钱松喦 延安颂
钱松喦师长西席在山水、花鸟、人物等方面都有极高成绩,而又以山水画为最佳善。他的绘画作品个人风格显著,章法和构图变革多端,雄浑古拙,在色彩利用上也大胆而独特,五彩斑斓,有着强烈的视觉戏剧性。
亚明(1924-2002)
亚明是继傅抱石、钱松喦后,江苏画坛的又一大师。历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协江苏分会主席等,是新金陵画派的推动者和组织者,以及紧张代表画家之一。他的山水画常常信笔挥洒,在经意与不经意中传达出一种幽深、清透的情怀和气势,在气势中熔炼一种洒脱、轻快的节奏。“画者,心也,情也。”他强调画家必须“纵情”才能造诣好作品,认为作者的感情可以通过手、笔迅速而细腻地传达到敏感的宣纸上。这种感情并非图画的形象,它居住于组成形象的笔墨的节奏和旋律之中。
亚明 江南春早
青松本无华—顾景舟制亚明字画井栏壶
成交价:1782.5万元
亚明 苍松小鸟 中原珍宝博物馆藏
亚明师长西席还是一位画松大家,曾绘苍松于景舟壶上,意境悠远,备受推崇。他的花鸟画同样技法高超,笔墨洒脱随意,墨彩淋漓,有脱尘出俗之气。
宋文治(1919-1999)
宋文治师长西席是新金陵画派紧张代表人物之一,曾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南京大学教授,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政协常委等职。其作品从前风格疏秀;中年笔墨劲健,意境灵奇,时期气息浓郁;晚年变法,考试测验没骨泼彩,格调清新,意境空蒙迷茫。曾得陆俨少指示,又从吴湖帆学画,得见大量名家真迹,心摹手追。解放后走向自然,广师造化,进一步领悟诸家诸法,致力于探究以传统笔墨表现新时期风貌,历二万三千余里,创作出大批讴歌祖国山河的、属于自己的、融入了新时期特点和当代情面感的中国画,被誉为“当代山水画八家”之一。
宋文治 蜀江图
宋文治 双鱼结庆图 中原珍宝博物馆藏
除了山水画,宋文治尤喜画神仙鱼,其画风甚为简洁利落,干净清透。画面设色清新秀润,意境隽美。尤其是神仙鱼腮下的两条长须,特殊飘灵动,尤为引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