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因其独特的地理特色,依山而建的高楼错落有致。
春节期间,你若游走在这座城里,若是创造不远处40多层的高楼也恰逢与你齐肩,请不要惊异。

本日(19日),我们一起来探访这栋发展中的超高层建筑——化龙桥万科超高层二三期项目。
技能团队见告我们,这栋458米的重庆在建第一高楼,得以快速、安全长高背后还有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助力。

重庆多层建筑设计 新型材料

万科中央效果图

探秘

已建46层与大坪肩并肩

在大坪、虎头岩街边,远眺嘉陵江,有一栋拔地而起的建筑与它们齐平。
这栋高楼为重庆在建第一高楼、万科超高层项目二期工程。
目前其主体塔楼施工至46层,打破200米高度。

附近春节,工人们已经放假,只留下技能职员和管理职员在进行节前安防等准备事情。

施工现场

在施工方中建三局三公司技能职员陪同下,爬上这栋超高建筑顶部,站立在被称为“空中造楼机”的顶模上,恰好能与山上虎头岩街边的行人隔空喊话。

据先容,大楼采纳核心筒+外框架的构造设计
个中,核心筒为钢筋混凝土,紧张承担电梯、水电等功能性用场;外框架采取巨型钢筒外包钢筋混凝土+压型钢板,楼面紧张承担商业、办公、酒店等用场。

整栋建筑主体塔楼高度达458米,在2021年底封顶后,屋顶可纵不雅观渝中半岛及江北区,令人期待。

揭秘

“核心筒+外框架”的构造设计

据公开宣布,刚刚得到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高层钢-混凝土稠浊构造的理论、技能与工程运用”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教授周绪红牵头履行。

据理解,4种构造体系中,支撑巨型框架-核心筒体系紧张适用于300-800米的地标性建筑。
中建三局三公司万科超高层二三期项目部总工田喜胜先容,据他理解万科超高层二三期项目的“核心筒+外框架”构造设计正是源于“支撑巨型框架-核心筒体系”。

这个构造有什么优点呢?田喜胜先容,上世纪90年代,国外就有摩天楼涌现,那时我国还没有超高层建筑,后来,海内也开始建1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
以前的长高层紧张采取现浇混凝土的办法,施工过程中污染比较严重,建筑的抗震安全性也很难担保;国外则采取纯钢构造,但造价很高,难以大规模采取。

大略来说,“核心筒+外框架”的构造设计,不仅降落了工程造价还让建筑的安全性、施工的难度、建筑的抗震、耐火等性能得到极大提升。

田喜胜先容,从施工的角度讲,这一构造涉及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利好:

一,施工更安全,外框架由钢管包钢筋混凝土,不仅构造强度更高,可施工性也更强,施工过程中不须要支模。
实现零模板、零支模,办理了高空施工职员安全的问题,让全体施工过程更加安全。

二,施工速率快,楼板以钢架作为支撑楼板采取压型钢板,全部可预制,施工中只须要搭积木,进行现场组装即可,施工速率更快、质量更高。

根据新构造 施工方创新研发了造楼机

基于核心筒+外框架的构造设计,中建三局自主研发了有着“国之重器”之称的——空中造楼机。

万科超高层二三期项目2018年5月正式复工后,就采取空中造楼机进行施工:造楼机像一顶帽子罩在核心筒上,总重量超过1400吨,竖向构造和部分水平构造同步施工,创造了1200平方米超大核心筒施工5天一层的施工速率。

顶上一层便是造楼机

在大楼的大事记上,把稳到如下记录:2019年6月构造高度打破100米,2020年1月3日凌晨施工至44层,建筑高度超过200米,达到202.55米。

田喜胜先容,项目估量在2021年12月30封顶,达到最高建筑高度458米。

背后的黑科技

1.动臂塔吊 吊着百吨建材空中飞行

拥有一对“翅膀”——M1280D和ZSL2700动臂塔吊,也是目前全国房建领域最大的两台塔吊,个中较大的塔吊起重力可以达到100吨。

两台动臂塔吊分为内塔式和外爬式,分别附着在核心层内和核心筒外侧,随着楼层上升,每隔五层爬升一次,有效的办理了大楼高度提升后,运输间隔远的难题。

在200米高处看嘉华大桥周边

2.智能安监系统为安全施工保驾护航

这套安监系统可以实现二十四小时对现场职员进行监控,无论是没有做好安全预防事情的工人,还是突发的职员涌现意外情形,亦或是设备涌现故障,它都可以及时向管理职员发出旗子暗记,从而可以在第一韶光处理这些安全隐患。
除此之外,还能对现场的环境也能进行有效监控,一旦指数超标,工地里安插在各个位置的喷淋系统便会自动打开,除尘排污,为工人们的康健起到了最大的保护浸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