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聪

题记:2016年3月25日,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组对三苏祠两次地震后的灾后修缮工程作了第三期的保护工程验收。
至此,眉山市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三苏祠的灾后保护维修工程全部合格,将于2016年4月重新对外开放。
同年3月28日,省政协副主席唐坚,受主席柯尊平委派,专程到眉山市三苏祠实地稽核文物保护,并且哀求眉山市政协将三苏祠灾后大维修写成专稿,存下此段历史,以飨后人。
遵嘱,在眉山市三苏祠博物馆和眉山市政协的帮助下,写出该文,上报省政协。

同升建筑设计公司 生态建筑设计

主题词:三苏祠 维修 纪实

四川省眉山市的三苏祠是中国历史上文豪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的老宅故居。
尤其是一家三父子,霸占唐宋八大家三席,全国唯一。
特殊是千古第一文豪的苏轼苏东坡,对中国文化影响之大、之深远,前所未有,近千年为众人景仰,堪称千古文宗、千年英雄。
三苏故里老宅,从南宋和元代就为后人百姓官员改宅为祠,以供瞻仰、敬拜,至今有900多年历史。
历代官民也数十次加以修缮掩护。
光阴到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和2013年“4.20”芦山大地震后,三苏祠建筑群受到极大影响。
这座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川西园林祠堂,在国家文物局的关怀、辅导、监督下,在四川省和眉山市的党政领导下,在全国各级、社会各界的关怀助推下,完成了灾后维修的重大工程培植任务。
这次前所未有的灾后大维修,让这座近千年的古祠堂抖擞了活气,更加刺目耀眼夺目。

(一)

据苏轼即苏东坡著作《东坡别集》记载“昔吾先君,先夫人僦居于眉山之纱縠行”,也便是苏东坡的老宅旧居,位于四川眉山城内西南的纱縠行内。
三苏父子及苏母程夫人等就生活、成长于此。
宋神宗熙宁元年,即公元1086年,苏轼、苏辙安葬了父亲苏洵和苏轼夫人王弗后,并为父守孝三年期满后,将故居等房田家当委托给堂兄的儿子及邻居后,百口举迁中原。
南宋孝宗年间后,东坡老家的官员百姓就在苏家故宅内敬拜、供奉三苏灵位。

到了元代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当地官员、乡绅和百姓将三苏故居改建为祠堂,专门敬拜三苏。
明代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至1398年)又重新建筑三苏祠。
清代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三苏祠毁于战乱兵火。
仅剩石碑五通、铁钟一口。
清代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眉山知州赵蕙芽主持重建三苏祠。
后在清代嘉庆、道光、同治、光绪等朝代,相继对三苏祠维修、扩建、补建。

到了民国8年(公元1919年),国民革命军将领陈国栋驻军三苏祠前,对三苏祠建筑进行了维修。
到了民国17年(公元1928年)眉山当地政府维修三苏祠并扩建,辟三苏祠为三苏公园,还成立事务所。
民国25年(公元1936年)六月、七月、八月,四川省眉山专署(即当时的四川省第四行政公署)专员余安民向省政府主席刘湘报告,望发令保护三苏祠。
刘湘发布告并上报国民政府;国民政府发布告赞许保护,并敕令任何军政单位不得进入借驻文物古迹。
这三历本记碑在2000年被维修时创造,今存于三苏祠内。
我也在四川《文史杂志》2013年第4期发专文《民国期间对三苏祠的保护》,补白了这一历史记载的空缺,该文被全国各地转载。
民国时的三苏祠也由此为政府设立的民众教诲馆卖力管理事务。

(二)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眉山专署成立文化馆,兼管三苏祠事务。
后1953年眉山专区撤消,三苏祠归眉山县公民委员会(县政府)统领事务,一度成为县人委果干部职工住宿区。
1959年国庆十周年前,重新修缮并辟为“三苏公园”。
此后,1963年4月25日,朱德委员长察看三苏祠并题诗,前后还有陈毅、胡耀邦、黄镇、乔冠华以及国内外名人、专家等光临三苏祠参不雅观、稽核。
县委、县人委(政府)也10余次拨款修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三苏祠也结束了“十年文革”动乱的历史,规复了三苏祠敬拜三苏、吊唁思念先贤的功用。
1980年7月,四川省公民政府公布三苏祠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此,到2001年前,三苏祠由眉山县公民政府管理,成立了三苏祠博物馆。
接待了包括时任中共中心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数十人和大批国内外专家、名人和百万计公民群众参不雅观稽核。
同时,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政府和县公民政府也多次拨专款修缮、扩建,三苏祠的地域面积也扩展到80余亩。

1997年8月26日,新的眉山地区挂牌成立;2000年12月,地级眉山市正式挂牌成立,同年7月6日,眉山市委、政府决定,三苏祠博物馆上划为市管,确实为副县级奇迹单位。
此后,历任市委布告李吉荣、晏永和、余斌和蒋仁富,都亲自抓三苏祠的保护和修缮。
并且向国务院报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且拨出专款对三苏祠的地面建筑、水系和园林,进行不同规模的掩护修缮。
尤其是2006年3月、4月,时任中共眉山市委布告的蒋仁富亲自主持了论证会,系统研究、谈论、审定了《三苏祠保护方案》和《三苏祠培植方案》;并且将原苏祠中学整体迁居,将原校址全部划归三苏祠博物馆,至此,三苏祠博物馆面积达104亩以上。

在2005年举办的两次重大活动,有力促进了三苏祠报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5月14日,中法文化互换活动中,法国作家协会主席、诗协主席米歇尔·德基一行在法国驻华使馆文化专员陪同下,专程到三苏祠稽核,开展文化互换活动,全国各大媒体专门宣布。
同年8月10日至11日,国家文物局首席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四川宜宾人,时年82岁)率稽核组来眉山,对三苏祠的报告“国保”事情进行了系统、全局的稽核评审。
并结论:“三苏祠的维修和保护已达到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认定标准”;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保护、修缮、利用的宝贵建议。

2006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公告三苏祠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月7日,中共眉山市委、市公民政府在三苏祠广举行了“国保”纪念碑揭幕庆典仪式。
从此,三苏祠纳入了国家文物保护的范围。

(三)

2008年的“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波及到眉山市,三苏祠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及;2013年的“4.20”四川芦山大地震再次波及眉山市。
这一次地震伤及了三苏祠的所有古建筑,个中紧张建筑群险些全都成为“危险建筑”。
4月20日起,三苏祠博物馆的干部职工,积极抢险自救,应急将所有危房建筑用木材、钢条等支撑固定,同时专门报告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和眉山市委、市公民政府,并在专报中建议“闭馆维修”。

接到专报后的10天韶光里,中共眉山市委布告李静以及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紧张领导和时任省文物局长王琼、省文物局的专家华超、王小灵等先后到受灾的三苏祠博物馆和景区调研稽核,组织辅导自救、抢险和查清受灾破损情形。

2013年5月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心常务副主席刘晓峰、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四川省主委王正荣、眉山市政协主席王影聪一同到三苏祠稽核灾情。
之后,刘晓峰副主席代表农工党中心两次捐款1100万元,接济三苏祠文物保护和维修。
眉山市政协和市文联、东坡区政协组织“拍佳构、献爱心”赈灾字画义拍,向三苏祠捐赠11.5万元善款用以维修。
社会各界也纷纭捐赠钱物字画等支持维修三苏祠。
2013年6月15日,文化部副部长兼国家文物局局长励上捷以及两位司长叶春、关强率领古建筑专家张之平、李永华、尚国华等实地调研、勘察辅导;并于4月18日—26日由国家文物局专家团队对三苏祠文物保护、维修方案、设计方案的体例再次做了勘察、前期准备事情。
经由勘察、审核,报国家、省级文物部门和市公民政府批准,自2013年8月1日起,三苏祠博物馆闭馆维修。

2013年8月9日、8月16日,四川省文物局和国家文物局批复赞许了《四川省眉山市三苏祠保护维修工程勘察设计方案》。
并于2013年8月22日举行了三苏祠“4.20”灾后抢救保护工程开工仪式,国家、省级和市里的紧张领导亲自出席开工仪式,这也是“4.20”地震后首个开工的文物抢救保护工程。

与此同期,中共眉山市委、市公民政府决定,对三苏祠景区的灾后抢修、升级转型也做出了决定,全面整修整治,培植与三苏祠呼应的景区,定名为“东坡宋城”,成立了指挥部卖力方案、培植东坡宋城,并于2015年先期完成。

(四)

三苏祠前所未有的大维修工程拉开了序幕。
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依照《文物保护法》等依法辅导、监管、审定各个工程、工期的方案、设计、施工、验收等全过程。
眉山市委、市公民政府直接指挥全体工程的培植和推进过程。
从2013年4月20日再次遭受芦山大地震毁坏,8月1日闭馆到2016年3月25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审定验收,直到2016年4月重新开馆开放,历时三年整,全体三苏祠大维修工程按照“整体方案,统筹推进”的哀求,分为古建维修、环境整治、展览陈设、防雷、消防、安防、净水型生态系统构建等七大工程,从勘察、设计、立项、招标、施工等环节依法依规全面展开,每一环节都接管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的监管、验收、审核、把关,然后再有序推进下一环节,直到完成。

由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四川开禧古建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四川文博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的三苏祠保护维修工程项目一期,经历了一年半的韶光,顺利完成。
通过这次维修,担保了三苏祠核心、主体建筑构造的安全,保全了文物本体的代价,保持了三苏祠祠堂原有的风貌。
修缮过程中采取了地方传统工艺和最小干预方法,使得三苏祠文物建筑重获康健,代价无损,古韵如故,延年益寿,并结合这一宝贝和干系文化永久地传承下去,足可发扬三苏文化以及更大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代价。
由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发展有限公司和华云科雷(北京)技能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四川雷盾科技有限公司施工、成都衡泰工程监理有限公司监理的三苏祠防雷工程;还有成都弘信科技设计、成都国科海博信息技能施工、成都久信网络咨询监理履行项目监理的三苏祠安防系统改造工程:由眉山同升建筑设计、四川开来安装施工、四川元丰培植监理的三苏祠消防工程;由北京消尚建筑装饰设计、施工,四川陵州培植监理的三苏祠、三苏纪念馆展陈改造提升工程;由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设计、四川开禧古建筑园林施工、四川文博工程监理的三苏祠三期工程;由四川新水平衡环保科技设计、四川兴立园林环境工程施工、四川陵州培植监理的三苏祠净水型生态系统构建工程等灾后重新维修的项目工程,在各方与施工单位以及三苏祠博物馆的协同努力下,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对三苏祠及环境全面维修整治,继续了三苏祠历史文化艺术代价和发扬历史文化遗产的任务思想,在文物保护专家的精心辅导下,严格把关,利用当代文物保护理念,以代价为核心,充分尊重文物的原则,精心修缮,改进其所依存的环境,规复了原有风貌,展现了丰富的代价和韵味,为传承三苏文化遗产作出了贡献。
全体大维修修复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地面面积1041平方米;地下排污管道980米,给水管道2720米,园林山体加固共用岩石1228立方米,修缮大小桥梁23座,拓宽水域增设石桥5座。
除此之外拆除后加桥2座;道路铺装2373平方米,清理全面修缮了水面水岸,打消淤泥、腐植土1300多立方米,拆除混凝土及条石驳岸1600立方米;修缮规复岩石驳岸4400立方米,总长度达2650米;还疏理植物面积2.5万平方米。
在消防方面,安装消火栓钢管2145米,消火栓48个,失火报警系统声光报警器35个,掌握电缆3680米,新灭火系统37套,消防管沟系统总长1670米。
防雷工程:铺设紫铜棒引下线311.6米,安装电解离子接地棒44根,铜色钢接地极42根,铺设紫铜棒避雷网2277.3米。
安防工程:安装监控中央安防综合管理软件一套,管控做事器1台,LCD显示器2台,入侵报警主机2套,探测器217套,视频监控系统摄像机229套;同时配有新型的门禁系统,内部对讲系统、公共广播系统、配管配线工程等等。
不仅如此,在展陈升级上也有新打破,有效办理了古建园林保护与当代展示需求之间的抵牾以及三苏平生业绩在有限展示空间中的取舍,更明显地展示了三苏文化和人生事迹的光彩。

三苏祠大维修工程规模空前,耗资8600多万,历时近3年,饱含了眉山市委、市公民政府和社会各界以及全市350万公民的激情亲切和期望,市委布告李静、两任市长宋朝华、罗佳明以及市委常委一班人和直接指挥卖力的市委宣扬部长周孝平和原部长李酌等,都予以了精心的辅导与关怀;市委宣扬部、市文化部门及市级干系单位都付出了的心血和聪慧;直接参与大维修工程的三苏祠景区、博物馆的馆长陈仲文等干部职工更是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汗水和聪慧力量,功不可没;广大市民和海内外游人也给予了莫大的理解支持。
特殊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心常务副主席刘晓峰和原副主席李蒙等领导至心真切关怀维修事情,捐资善款1100万元,充分表达了对三苏的景仰和对眉山的关怀!中共四川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和省政协等领导机关也非常关心关爱这项重大维修工程,全体眉山市级机关也积极合营修缮事情,各区县和各界人士也在维修过程中献计献策,积极合营社会舆论氛围融洽,广大公民群众对三苏祠的大维修予以肯定、认同、赞赏。
中共眉山市委布告李静同道深刻指出“三苏祠的维修工程既是公民群众关心的伟大工程,也是文化立市计策的主要内容。
这项工程是全体东坡宋城和三苏祠景区的核心和重中之重。
一定要按照国家文物保护法的法定哀求,按照国家文物局和省文物局的哀求,按照广大公民群众对弘扬传承三苏文化的哀求,精心组织、精心方案、精心施工、保质保量,使这项国保单位以较有的文化代价和文化风采、文化精神展示在世人面前。
”三苏祠大维修工程达到了上述哀求,于2016年3月25日顺利通过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的验收,于4月19日重新开馆对外开放。

附录:

三苏祠三大主体维修概说

四川省眉山市的三苏祠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和2013年“4.20”芦山大地震中,受到两次波及,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坏,频临损毁。
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和中共眉山市委、市公民政府本着对公民卖力、对国家文物保护卖力、对三苏文化传承、弘扬其代价、精神卖力的科学态度,从2013年8月1日闭馆到2016年4月重新开馆,历时近三年,对三苏祠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大维修。
特殊是对付三苏祠的本体、环境、水体的维修是全体大维修的重中之重,也是对灾后维修古建筑、古祠堂的最好最成功的实践。

2013年“4.20”芦山大地震后,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和眉山市委、市公民政府及三苏祠博物馆的同道们,对受灾的三苏祠进行了抢救保护和为期2个月的排查核实,得到了如下结论:

经排查核实,三苏祠内建筑构造受损严重,屋架严重倾斜,屋顶大面积滑瓦,72处受损严重,面积为12000平方米。
121处安防、消防、防雷举动步伐严重受损。
园区局部地面沉降,受损面积约1011平方米。
地下排污管受损980米,给水管受损2720米。
水域、堤岸多处受损。
最为紧迫的是三苏祠南大门、前厅、东西两厢房、飨殿、启贤堂、来凤轩、云屿楼、消寒馆、瑞莲亭、绿洲亭、百坡亭、船坞、抱月亭、披风榭、半潭秋水等16处文物建筑受损严重,有的面临垮塌的风险。
这些历史悠久的建筑,正是三苏祠的精华、代价所在,其维修保护迫不及待。

2013年8月1日正式闭馆维修。

本体维修记实

在国家文物局及四川省文物局的关心辅导下,三苏祠大维修从本体维修开始有序展开。
4月20日后,由北京国文琰文物保护发展有限公司卖力保护工程方案的设计,历时三个月完成并通过国家文物局评审。

2013年8月22日,三苏祠灾后文物抢救保护的大维修工程顺利开工。
由四川开禧古建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卖力工程履行,四川文博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卖力工程监理。
通过为期一年半的韶光抢修保护,三苏祠主体建筑的病害得到理解决。

在全体大维修的施工过程中,严格遵照文物建筑维修的“四原”法则,即:采取原形制、原构造、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修缮。
同时本着对文物的尊重,尽最大努力保护它所有的代价,做到最小干预,对不影响构造安全的构件予以保留,归安加固即可,对一些修补后可连续利用的构建只管即便保留。
像那些歪闪变形乃至断裂的灰塑脊饰,采取了分段揭取的方法,修补后归安加固。
这种方法即保存了原构造件,又保留了原有代价。
修缮过程中看重对地方传统工艺的传承利用,如锤灰脊、盒盒斗空斗墙、竹编夹泥墙、三合地皮面等,都是传统建筑主要的工艺技能,也是修缮后效果的有力保障,更是当地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次维修中对传统工艺的研究利用,让其成为紧张的技能手段并得以传承下去,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

经由这次大维修,担保了三苏祠主体建筑及其构造的安全,保全了文物本体的代价,保持了三苏祠全体祠堂的原有风貌。

环境管理修缮记实

三苏祠的环境是全体大维修的极为主要的组成部分。
受两次大地震的波及危害,除主体建筑群受损严重之外,环境也危害严重:驳岸垮塌、山体开裂,根本管道破坏等,加之年久失落修,杂草丛生,幽美古朴风貌荡然无存,亟需对其修缮和梳理,使其规复康健和再现幽美。

在主体建筑维修后,从2015年10月始,开启了对三苏祠环境的整治。
紧张内容包括山体加固、水体开导、道路修整、园林建筑修缮、植被疏理、根本举动步伐完善等。
全体整治本着“道法自然,宛若天成”的理念,以文物保护思想为辅导,结合古典园林的设计手腕,园林植物的栽培技能,进行局部修复调度,提升现有的景不雅观环境。
同时,以三苏文化为主线,修复现有的景不雅观节点,包括连鳌山、八风山、桂花林、楚颂园、文峰鼎立、海棠园、东园等;对后期加建的水泥亭廊等加以拆除,改为有文化内涵的景不雅观小品,如苏祠廊、天喷鼻香亭、楚颂亭;苏祠廊集廊、亭、轩为一体形态幽美,景不雅观效果好;亭命名为“梦鹤亭”,轩名为“听荷轩”等。

根据三苏祠现有的布局景不雅观以及四川传统的造园手腕,对三苏祠园林道路局部走向进行了调度,使其弯曲有致,步移景异。
紧张调度有桂花林和楚颂园处的道路,将桂花林的道路略微改曲,使其有所变革。
楚颂园的道路东移,担保两侧景致尽收眼底。
多年来祠内园林古树浩瀚,林木浓密,却又杂草丛生,野趣有余,古风较弱。
内部环境湿润,虫蚁滋长,不利于古建筑的保存,也不利于景不雅观展示。
整治时,对三苏祠园林区的内部植物进行了梳理,突显古木,对病枯植物梳理后加以补植,恢复原有的植被风貌。
使全体园林区与古祠堂的韵味匹配合适,更显三苏祠的文化风采与品味。

水体修缮记实

三苏祠自古称为“南州胜迹”,有“三分水二分竹”的格局。
水是三苏祠的一大主要景不雅观特色。
这园中的“三分水”,因水而治,因水而灵,小桥流水,古朴典雅,靠的便是水之灵动、灵气。
以是,水的清澈流动循环至关主要。
而两次大地震影响后,污水渗入、水质变差、气味异闻,严重影响三苏祠的品味形象,也影响旅游参不雅观者的心情。
整治水系、净化水质成为一个关键内容。
常言道:“流水不腐”,只有园内池水流动,水质才会干净,清澈的水才有好心情、好景致。
整治的焦点聚焦在:水量、清澈度、流动性、水岸的形态、水生植物的配置等。

在三苏祠园林水体整治期中,采取三大步骤:首先,维修排污管理。
拆除了渗漏严重的砖砌排污暗渠,改换为柔型波纹管,办理景不雅观水体因渗漏受污的问题。
其次,对祠内水域进行清淤,共清淤泥、腐植土计1300多立方米,拆除水泥泥凝土及条石驳岸1600立方米。
拓宽沟渠面积,新增设了水泵房3处,提高了局部水位,全体园林区景不雅观水域循环流动。
其三,看重水岸形态、水生植物和水体景不雅观的折衷。
规复了自然石质驳岸,采取川西自然石林叠砌,修缮岩水驳岸4400立方米,总长2650米,水域面积也达到了12522平方米,水质也达到了相应的理化指标和感不雅观指标,加之修缮增减了近30座各式石桥等,使得三苏祠园林中,水面空间开合有度,水景与建筑、植物相映成趣,更有韵味。

与此同时,三苏祠的维修工程中的防雷、安防、消防、展陈等等必须的配套工程,也一并顺利完成并全部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验收鉴定。
截止2016年3月25日,三苏祠的大维修工程通过了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末了验收,至此,三苏祠的大维修结束,将在四月重新开放开展。
全体三苏祠景区以三苏祠为核心,以东坡宋城环衬,使得眉山市这座“东坡老家、快乐眉山”的历史文化名城更加刺目耀眼夺目!

2016年4月1日至3日记于眉山

(眉山市政协主席兼市文联主席、市作协主席王影聪

根据三苏祠供应的资料等整理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