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至8日,“城南故意思”系列活动在台北城南举办。台北重庆南路、海南路、泉州街、宁波西街一带,14个场馆与70多个店家展开了以亲子为主轴的音乐、戏剧、电影、商场等系列活动,在清明假期献上了一场春日“文化嘉年华”。
资料图:台北历史古迹钦差行台。(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台北城南本身便是“故意思”的地方,有着丰硕的文化历史秘闻,自清代起便是人文荟萃的区域。这里聚拢着台北南门、钦差行台等历史古迹,还有松林书局、牯岭街小戏院等多处有名景点,更不乏博物馆、美术馆等文教场所。如今,城南已成为台北主要的文化地标。
“城南故意思”活动将人文气息浓厚的台北城南变成了“都邑乐园”,打造了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与触觉的“城南五感新体验”。溜达在城南街道,人们可以听歌、读书、看剧或品尝小吃,感想熏染历史特色的延续,深入理解城南的文化风貌。
孩子们在台北泉州街的活动现场画画。
一位手工艺人在教市民体例“草蜢仔”。
有不少活动以亲子主题开展,通过实地游戏、生命教诲、手工创意等形式,寓教于乐,让孩子们体验乐趣的同时提升能力。玩具“达人”教孩子用草编织蚱蜢,随手可得的自然素材都充满巧思和童趣。
“春日晒书商场”在台北著名的旧书街牯岭街举办,商场中设有二手书报、在地刊物、在地馆藏等6大区块,让许多大人孩子沉浸书海之中。
也有不少家长带孩子参加“城南童乐会”,不雅观看由当地剧团带来的《武松打虎》和《桐花岛的故事》。
目前,“城南故意思”系列活动已告一段落,但唤起了人们对台北城南的文化影象。历史文化场馆的串联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让人们得以溜达个中,细品文化滋味。(编辑:董一秀 根据新华网、中新网、台湾“东森新闻云”、台湾中华文化总会网站等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