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学者

爱慕建筑,兀兀穷年

刘敦桢建筑设计 工艺流程

是中心大学建筑创始人之一

他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敦桢

接下来,跟随官微一起走进

刘敦桢师长西席与东南大学的故事吧!

刘敦桢,字士能(1897-1968),号大壮室主人。
湖南新宁人。
中国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诲家。
中国建筑史学的开拓者,中国古建筑研究领域的先驱者,中国当代建筑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建筑学教诲的主要首创者之一。
1913年留学日本,返国后曾在上海任建筑师,次年和朋侪创办了华海建筑师事务所。
1927年,分别协创了苏州工业学校建筑科及南京中心大学工学院建筑系。
1932年,赴北平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兼文献主任。
自1943年起,先后任中心大学(东南大学前身)建筑系教授、系主任,工学院院长及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系主任。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他的毕生都投身于中国建筑传授教化的开拓和实践以及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与发扬。

晓东

刘敦桢师长西席是如何投身建筑教诲奇迹的?先来理解理解吧~

1

树人为本 钟心建筑

刘敦桢生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彼时中原内忧外祸,公民生活水深火热。
海内百业久废待兴,建筑教诲更是稀缺人才。
1913年他考取官费留学日本,获建筑学士学位后于1922年初返国,即在上海从事建筑设计事情,不久和朋侪合创了首家完备由国人自主经营的华海建筑师事务所,次年又投入“树人为本”的中等和高档建筑教诲奇迹,同时还积极研习我国传统古建筑,并在其论述、文保和设计等多方面取得上佳成果。
自1922年至1932年约十年间,他为我国当代建筑教诲和传统建筑研究的辉煌未来,做出了开拓性的巨大奉献。

青年期间的刘敦桢(1919年摄于日本东京高档工业学校)

在建筑教诲奇迹方面,1923年刘敦桢除在苏州高档工业学校协创建筑科并进行传授教化,又于1925年赴长沙湖南大学土木系执教,终极于1927年冬来到南京,与刘福泰等人在现东南大学的前身立中央大学工学院共创建筑系,使当时的中大成为我国高档学府履行建筑教诲的首座摇篮。
直到1949年解放前的数十年间,这里一贯都是我国高档建筑人才的紧张造就基地。

加入营造学社前的刘敦桢(左四)率中心大学建筑系学生北上测绘古建筑,1929年摄于浦口车站

1932年秋,刘敦桢辞去国立中心大学的传授教化事情,赴古都北平参加中国营造学社,任研究员兼文献主任。
在营造学社期间,他与梁思成等同事不辞艰巨,先后在我国华北和西南地区对大量和多类型的传统古建筑开展系统研究。
在此后十余年的岁月间,刘敦桢在古建筑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果,得到了崇高的科学地位,也为异日后连续执教与再拓科研,积累了留下了大量宝贵资料和实践履历。

刘敦桢师长西席重返教席后,在建筑诸多领域中又取得了哪些造诣?我们接着理解!

晓南

2

苦心孤诣 首创时期

1943年秋,刘敦桢来到重庆沙坪坝中心大学建筑系再度任教,次年又膺系主任。
在此期间,他大力提升课程传授教化质量,又延聘多位海内一流建筑师(如童寯、李惠伯等)来系,学天生就得以突飞年夜进,带动系内各方面事情的发达发展,达到建系以来的最高水平,后人誉为“沙坪坝黄金时期”。
在前后数十年的建筑教诲与科研生涯的交替进行和交融贯通中,他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成绩得到不断提高,被公认为我国建筑教诲和建筑史学领域中的奠基人和泰斗。

刘敦桢师长西席百口合影于重庆沙坪坝梁家院(摄于1944年)

刘敦桢对付教诲事情一向十分负责卖力,早在中心大学建筑系创建之初,为了更准确地把握本系的教诲宗旨和传授教化大纲,他曾和参与建系的诸位教授挖空心思网络了各国建筑系科的干系资料,经反复磋商,末了才得出最能与我国社会须要相适应的传授教化方案。
建系后他除担当建筑设计和建筑史课程,还大力帮忙刘福泰系主任充足教具及参考书刊(个中包括多少法、日学者的十分著名的主要著作,目前尚存于学院书库)。

在尔后的传授教化事情中,某些西席由于客不雅观或主不雅观的缘故原由缺席旷课,他就毅然充当了“救火队”,无偿地担当了诸如建筑构造(包括钢、木、混凝土)布局、施工和预算等多门课程讲授事情。
这使他额外付出了大量的韶光和精力,同时也给兼任的建筑师设计事务带来了许多经济上的丢失。
但是为了不误学生学业,他乐意为此承担统统。

刘敦桢师长西席绘制江苏吴县双塔(南宋)效果图

1945年冬,刘敦桢被中大校长吴有训委以工学院院长重任(原来的建筑系系主任仍兼)。
当时最主要的是处理由重庆返回南京的繁忙迁校事务,工学院是全校七大学院中,师生员工和图书、设备最多的单位,大量联系和组织事情使他整日疲于奔命。
回到南京后,除了日常的院、系事情和传授教化外,还要卖力校内的各项培植工程。
当时中心大学位于四牌楼和丁家桥两大校区中新建的西席住宅、学生宿舍、食堂等五十余栋建筑,均由他主持设计建造。
同时,加以夫人长期住院,更使贰心力交瘁,康健条件和经济状况日趋恶化,但他仍坚守在自己的传授教化和事情岗位上,不为自身困难和个人名利而另谋他图。

刘敦桢师长西席于1958年主持修复及拓展南京瞻园(图中为新建于园南具钟乳石洞之大型假山,童寯师长西席拍照,约1964年)

1948年,刘敦桢谢绝了前往台湾大学担当要职的约请,决定留在南京,并与中大绝大多数师生员工共同迎来了1949年4月的南京解放,后仍留校执教。
1952年,全国院系调度,刘敦桢选择留在南京工学院,任建筑系教授,1952年复任系主任,同年还担当华东建筑设计公司与南京工学院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室主任。
1955年刘敦桢受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此后,他连续为我国建筑教诲奇迹鞠躬尽瘁,并在传授教化外还主持了中国传统民居调查、苏州古典园林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编写以及南京瞻园修缮扩建等主要事情。
在主要外事运动方面,他于1956年随中国建筑代表团出访苏联、波兰等国,又在1959年率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印度。

下图:访问苏联

(右四、1956年)

上图:访问波兰

(右一、1956年)

晓东

不仅是学问泰斗,刘敦桢师长西席的为人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3

彻夜达旦 卑以自牧

刘敦桢讲课深受学生欢迎,资料翔实,内容丰富,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板书及绘图工致奇丽、利于学生理解和节制。
其余,对课程段落和韶光的处理也恰到好处,每当下课铃响时恰好是一节课的结束。
从表面上看,他的生活相称单调,除了日常起居,便是事情,或书卷在手、或接待来客,其他安歇与文娱活动一概全无。
正是始终坚持这样的寸阴必争和日积月累,才使他在建筑学上有如此造诣。

刘敦桢在事情上的造诣,得到了众口推崇和多方赞誉,但他没有因此而由由然,而是看到自己的不敷和他人的长处。
在比拟老友梁思成、杨廷宝和童寯时,刘敦桢常为他们的资质聪颖、才华出众、学识渊博而自愧不如,为了奋起直追,“就只有多花韶光,多下点苦功”。

刘敦桢师长西席(左二)与梁思成师长西席(右二)等,合影于北平天坛圜丘内壝东门(1935年)。

此外,他在学术上绝无门户之见,而是重才重德,又一向重视那些风华正茂的中、青年学子,赞佩他们的眼力锐利,思维敏捷和干劲冲天。
为此他积极吸引他们参加各项重大事情,并努力帮助他们办理事情或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刘敦桢对付自己的人生目标有着一向的坚守。
他认为人活在世界上不仅是为了穿衣用饭,最主要的是应该为社会和人类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他不吝钱财,以助人为乐,因此积蓄甚少。
他毕生未为自己建造私宅,这在他同辈中极为罕见。
为了实现他的民气抱负,他忽略统统艰辛与危难、清贫和困苦,放弃了能够大大改进自己社会地位和经济以及生活条件的多次机遇。
他从不追求名望、财富、权力或地位,更不倾慕对上述的拥有者,由于他不愿意在这些方面付出人生有限的韶光和精力。
但是对付自己钟爱的奇迹,情形就截然不同。
数十年来他为此寄托了深厚情绪,作出了巨大努力。

左图:刘敦桢师长西席古建测绘图稿(北齐隋建筑遗例)

右图:《河北定县开元寺塔》调研报告手迹——《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之《佛塔》专刊单行本(未印)

他在主持《苏州古典园林》和《中国古代建筑史》编写事情时,既严格哀求大家,同时也尊重大家,并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努力联络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隽秀英才,在十分困难的历史条件和物质条件下,通过长期奋斗,顺利完成了上述既量大且艰辛的任务。
时至今日,那些曾经和他在一起事情的青年学者,如今都己成为学术界中的主要人物,当他们回顾往事时,都十分怀念那段难忘的人生经历,并对刘敦桢师长西席表示了极大的敬意。

云山苍苍 江水泱泱

师长西席之风 山高水长

刘敦桢师长西席的生平

是君子誓忠中原、彻夜达旦、

卑以自牧、淡泊名利的生平

也是为我国建筑教诲与科研奇迹

倾洒热血、全力奉献的生平

我们当继续与发扬师长西席的嘉言懿行

东大学子,永久奋进!

新媒体事情室

往期精选 Editors' Choice

资料来源 | 东南大学校史网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官网

校史顾问 | 刘叙杰刘圻郭淑文

文案 | 常伟杰

配图拍照 | 陈可心 束雯暄

编辑 | 吴韩林 张岭南

责编 | 田园诗韵

向刘敦桢师长西席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