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8日,西班牙巴塞罗那圣家族大教堂(Basílica de La Sagrada Família,简称Sagrada Família、圣家堂)举行了一场隆重的亮灯仪式,一颗巨大又残酷的十二角星在圣家堂第二高塔圣母塔的顶端发出刺目耀眼的光芒。
等了139年,这座全球瞩目的大教堂再次吸引了全天下的目光,它的设计者安东尼·高迪(Antonio Gaudi,1852-1926)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山月美术馆图书文献馆第二期“美读之镜”艺术之旅就从这座竹苞松茂的教堂开启。

△仍在建的圣家族大教堂(现场照片摄于2016年,黄治成摄)

文献馆建筑设计 公共建筑设计

5月13日下午,“美读之镜”系列活动第二期讲座准期开讲,关山月美术馆文献研究卖力人黄治成在关山月美术馆图书文献馆内,进行了《这座城市以他为荣——在巴塞罗那感想熏染高迪的建筑之美》主题讲座,带领读者来到巴塞罗那,神游建筑大师高迪的传世精品。

据理解,“美读之镜”是关山月美术馆图书文献馆(深圳图书馆美术分馆)倾力打造的一档阅读推广系列活动,每年举办5期,面向爱好美术的普通读者,在关山月美术馆内举办。

本期“美读之镜”环绕建筑大师高迪展开,黄治成以自己在巴塞罗那的亲自感想熏染为线索,与读者分享了他在圣家族大教堂、古埃尔公园、米拉之家等高迪经典建筑中的震荡感想熏染。
“在巴塞罗那,高迪无处不在,他犹如这个城市的灵魂。
”黄治成说。

△讲座现场

在群星残酷的当代建筑大师中,高迪无疑是最独特的一位。
在高迪数十件已建成和未完成的作品里,有17座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有7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天下文化遗产名录,而个中6座在巴塞罗那。
一位建筑师能把自己的空想与一座城市如此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是绝无仅有的。
黄治成从高迪最经典的作品——圣家堂讲起,详细先容这座建筑前世今生的同时,也为不雅观众打开了通往高迪艺术的窗口。

△讲座现场

△图书文献馆项目卖力人、艺术史博士陈旭霞主持现场提问

黄治成先容,高迪十分热爱本民族的措辞和文化,拥有虔诚的崇奉,有人说他的思想之源来自本民族历史的影象和大自然的启迪;他曾受维奥雷-勒-杜克的构造理性主义影响,也爱慕于拉斯金新艺术理论和瓦格纳音乐剧,终极发展成半海洋、半大陆,由泛神论的丰富多彩所活化的哥特式风格。
与资助人古埃尔男爵的友情造诣了高迪的艺术空想,这种友情不仅是经济上的支持,同时也是思想上的勾引和志趣相投。
通过古埃尔,高迪对英国的新艺术运动到拉斐尔前派的艺术主见有了深入的理解,并有条件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化为现实。

△圣家族大教堂天顶

斑斓的色彩、倾斜的廊柱、波浪般的线条,走进高迪的建筑,犹如走入一个梦幻的童话天下。
黄治成总结了高迪建筑的三大特色,一是有机风格,高迪的有机风格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从大自然的形态中捕捉有机的形式构造;其次指他的设计在一个意向的种子下自然成长,一个想法中孕育出另一想法,就像一棵树。
二是摩尔元素,几个世纪以来,摩尔式的风格一贯是西班牙历史的一部分,也是高迪艺术基因里的装饰形式。
这样一种形式与高迪的有机风格相领悟。
三是绚丽的色彩,在高迪的眼里天下是五彩缤纷的,这样的理念与摩尔式装饰构成了高迪建筑的肌肤,而骨架却是哥特式的。

△古埃尔公园入口处

△古埃尔公园平台广场的蛇形座椅

△巴特罗之家晒台烟囱和龙鳞状屋脊

高迪从大自然的丰富形态中探求建筑的形式,他认为创造是上帝的事,人类便是去创造它。
他抛弃冰冷的直线,摒弃统统规范束缚,在各种变幻的形式中唤起生命,使之自然成长。
只管在他之后,包豪斯以其以功能为导向的所谓天下风格奠定了当代建筑的基调。
但时至今日,我们仍旧能够在亨利·摩尔的雕塑,萨尔瓦多·达利的绘画,和扎哈·哈迪德的建筑中,感想熏染到高迪艺术思想的延续。
黄治成用“他的建筑指向未来”作为这一章的标题,对高迪艺术造诣的推崇由此可见一斑。

艺术是心灵的映照,艺术作品是天下的映照物。
“美读之镜”作为映照的媒介,旨在为读者和艺术作品之间构建不雅观照的平台。
主理方认为,艺术是形象的、直不雅观的,艺术欣赏不仅仅须要兴趣的勾引,还须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和信息储备。
“美读之镜”的主题选择力求在读书与不雅观展之间建立干系性,以期为读者的品读与鉴赏活动供应专业的指引。
因此,在这次讲座中,除了讲述高迪的平生经历、建筑造诣和艺术特色之外,黄治成还为读者展示了高迪的紧张作品在巴塞罗那市区的分布舆图,并推举了延伸阅读的书本,包括《高迪作品全集》、《高迪的空想国》、《一本书读懂安东尼·高迪》等,希望在讲座之外,读者能够更加系统地通过实地拜访、深入阅读,感知高迪艺术之美。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