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术学院的涂鸦(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川美术学院可追溯两脉:一脉是1940年由李有行、沈福文、庞薰琹、雷圭元等归国艺术教诲家在四川成都创立的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后更名成都艺术专科学校;另一脉是1949年12月由贺龙元帅任校长的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部分南下骨干,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组建成立的西南公民艺术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简介建筑设计院简介 公共建筑设计

1953年,成都艺术专科学校、西南公民艺术学院这两校的美术、设计类学科合并,成立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校址在重庆市九龙坡区黄桷坪。

1959年,西南美术专科学校更名为四川美术学院一贯沿用到现在。
也便是说,四川美术学院1959年景立以来的校址一贯就在重庆市。
而重庆在1997年6月18日以前,是四川的一个省辖市。
坐落在重庆的四川美术学院,那时天经地义是四川的一所高校。

1997年6月18日,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重庆正式挂牌。
也便是说,从这一天起,重庆不再是四川的省辖市,而成了直辖市,四川美术学院也不再属于四川的高校,而随着行政区划的调度自然属于重庆的高校了。

《收租院》作品之一(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四川美术学院既然属于重庆的高校,为何不改名为重庆美术学院或西南美术学院呢?我认为缘故原由有以下四点:

一是四川美术学院具有赤色基因。
它的前身是1949年12月,由贺龙元帅任校长的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院部分南下骨干,在重庆组建成立的西南公民艺术学院。
保留现名是对历史最大的尊重与最好的影象,也可以起到时候告诫人们的浸染:公民艺术必须为公民大众、为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培植以及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当代化培植做事。

二是四川美术学院有享誉天下的悠久历史。
早在1959年,西南美术专科学校便更名为四川美术学院,至今都没有更改过校名。
现在不能由于行政区划的调度就轻易更名。

三是四川美术学院已成为一个品牌。
四川美术学院不仅在海内属于八大美术学院之一,而且在世界美术界享有很高的荣誉。
天下上非常认可四川美术学院,它已成为中国乃至天下艺术界的一个品牌。
利用四川美术学院的校名便是保护一个艺术品牌。
有人会说,把四川美术学院改为重庆美术学院或西南美术学院后,四川再培植一所新的四川美术学院不就行了,仍旧可以保住四川美术学院这一品牌。
这从表面上来看,是保住了四川美术学院这个品牌,但实际上这个新的四川美术学院就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具有赤色基因的四川美术学院了。

四是四川美术学院是全中国的也是全天下的。
作为一所公办的四川美术学院,每年都面向全国招生,以是说它是全中国的。
同时,四川美术学院也有不少留学生,以是说,它也是天下的。
正由于它是全中国的,那么四川也没有必要追回这个校名了。
如果追回了这个校名而自己又不该用这个校名,岂不摧残浪费蹂躏了这个几十年打造出来的品牌!

油画《父亲》(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川美术学院为什么是个品牌?且看出自四川美术学院作品的影响力:

李有行的《云涌高原》、力群的《仲春》、李少言的《地雷阵》等名家名作,都见证了当时中国美术界的同仁,四川美术学院的创建者和奠基者们举起抗战救国的旗帜,坚持办学、在战火硝烟中熬炼艺术,通过作品鼓舞士气、凝聚抗战力量等方面发挥了主要浸染。

刘国枢的《县委布告》、夏培耀的《扩建中的502电厂》等,描述了中华公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各行各业热火朝天的奋斗景象。

1965年,四川美术学院创作的大型泥塑群雕《收租院》,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收租院》一共塑造了114个人物,包括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等7组泥塑,被称作“雕塑连环画”。
1966年7月12日,《公民日报》称《收租院》是“雕塑艺术革命化的活样板,是雕塑艺术具有划时期意义的里程碑”,对当时中国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诲运动起到了很好的宣扬浸染。

四川美术学院前院长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让人们仿佛看到了一位饱经沧桑,却又永久对生活充满期待,有着乐不雅观和坚韧奋斗精神的普通老农人的形象。
实在,《父亲》不是某一个人的父亲,而是我国许许多多田舍子女的父亲。

以是说,四川美术学院不改名称是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