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滑升模板的布局与组成

滑模装置紧张包括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提升机详细系三部分,如图所示。

爬升模板建筑设计 知识问答

1.1 模板系统

1.1.1 模板

模板按其材料不同有钢模板、木模板、钢木组合模板等,一样平常以钢模板为主。

钢模板可采取2~2.5mm厚的钢板冷压成型,或用2~2.5mm厚的钢板与角钢肋条制成,角钢肋条的规格不小于┗ 30×4。

为方便施工,担保施工安全,外墙外模板的上端比内模板可赶过150~200mm。

1.1.2 围圈

围圈的紧张浸染:使模板保持组装好后的形状,并将模板和提升架连成整体。

围圈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一样平常可采取┗ 70 ~┗80,[8~[10或I10制作。

围圈与连接件及围圈桁架布局如图所示。

1.1.3提升架

提升架的浸染:紧张是掌握模板和围圈由于混凝土侧压力和冲击力而产生的向外变形,承受浸染在全体模板和操作平台上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通报给千斤顶。
同时,提升架又是安装千斤顶,连接模板、围圈以及操作平台形成整体的紧张构件 。

提升架的布局形式:在知足以上浸染哀求的条件下,结合建筑物的构造形式和提升架的安装部位,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

不同构造部位的提升架布局示意图如图所示。

1.2 操作平台系统

操作平台系统紧张包括:主操作平台、外挑操作平台、吊脚手架等。
在施工须要时,还可设置上赞助平台。
它是供材料、工具、设备堆放和施工职员进行操作的场所,如图所示。

1.2.1 主操作平台

主操作平台既是施工职员进行施工操作的场所,也是材料、工具、设备堆放的场所。

故操作平台的设计,要考虑既能揭盖方便,构造又要牢稳可靠。
一样平常,提升架立柱内侧的平台板采取固定式,提升架立柱外侧的平台板采取活动式。
如图所示

1.2.2 内外吊脚手架

内外吊脚手架的浸染:检讨混凝土质量、表面装饰以及模板的检修和拆卸等事情。

吊脚手架的紧张组成部分:吊杆、横梁、脚手板、防护栏杆等。
如图所示。

1.3 提升机详细系

提升机详细系的组成:支承杆、液压千斤顶及液压掌握系统(液压掌握台)和油路等。

提升机详细系的事情事理:由电动机带动高压油泵,将油液通过换向阀、分油器、截止阀及管路运送给各千斤顶,在不断供油回油的过程中使千斤顶的活塞不断地被压缩、复位,通过千斤顶在支承杆上爬升而使模板装置向上滑升。
液压掌握装置事理图如图所示。

1)液压千斤顶

液压千斤顶又称穿心式液压千斤顶,个中心穿支承杆,在给千斤顶供油和回油的周期性浸染下向上滑升。
钢珠式液压千斤顶的布局及顶升过程如图所示。

2)支承杆

支承杆的直径要与所选的千斤顶的哀求相适应。

为节约钢材,采取加套管的工具式支承杆时,应在支承杆外侧加设内径比支承杆直径大2~5mm的套管,套管的上端与提升架横梁的底部固定,套管的下端与模板底平,套管外径最好做成上大下小的锥度,以减小滑升时的摩阻力。
工具式支承杆的底部一样平常用钢靴或套管支承。
工具式支承杆的套管和钢靴如图所示。

支承杆的接长方法有两种:

在支承杆下面接长在支承杆顶端滑过千斤顶上卡头后,从千斤顶上部将接长支承杆插入千斤顶,使新插入的支承杆顶实原有支承杆顶面,待支承杆接头从千斤顶下面滑出后,立即将接头四周点焊固定。

在千斤顶上面接长接长的方法有榫接、剖口焊接和丝扣连接,如图所示。

(3)液压掌握装置

液压掌握装置:又称液压掌握台,是提升系统的心脏。

液压掌握装置的组成:能量转换装置(电动机、高压泵等)、能量掌握和调节装置(换向阀、溢流阀、分油器等)、赞助装置(油箱、油管等)三部分。

2、滑升模板施工工艺

2.1 滑模的组装

(1)组装前的准备事情

① 滑模基本构件的准备事情,应在建筑物的根本底板(或楼板)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

② 组装前必须清理现场,设置运输通道和施工用水、用电线路,理直钢筋等;

③ 按支配图的哀求,在组装现场弹出建筑物的轴线及模板、围圈、提升架、支承杆、平台桁架等构件的中央线。
同时在建筑物的基底及其附近,设置不雅观测垂直偏差的中央桩或掌握桩以及一定数量的标高掌握点;

④ 准备好丈量仪器及组装工具等;

⑤ 模板、围圈、提升架、桁架、支承杆、连接螺栓等运至现场除锈刷漆;

⑥ 滑模的组装必须在统一指挥下进行,每道工序必须有专人卖力。

2)组装顺序

① 搭设临时组装平台,安装垂直运输举动步伐;

② 安装提升架;

③ 安装围圈(先安装内围圈,后安装外围圈),调度倾斜度;

④ 绑扎竖向钢筋和提升架横梁以下的水平钢筋,安设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胎模,对工具式支承杆套管下端进行包扎;

⑤ 安装模板,宜先安装角模后安装其他模板;

⑥ 安装操作平台的桁架、支撑和平台铺板;

⑦ 安装外操作平台的支架、铺板和安全栏杆等;

⑧ 安装液压提升系统、垂直运输系统及水、电、通讯、旗子暗记、精度掌握和不雅观察装置,并分别进行编号、检讨和试验;

⑨ 在液压系统试验合格后,插入支承杆;

⑩ 安装内外吊脚手架及挂安全网;在地面或横向构造面上组装滑模装置时,应待模板滑升至适当高度后,再安装内外吊脚手架。
滑模装置组装的许可偏差如表所示。

2.2 滑模施工

滑模组装完毕并经检讨合格后,即可进入滑模施工阶段。
滑升模板施工程序如图所示。

2.2.1 钢筋和预埋件

① 横向钢筋的长度不宜大于7m;竖向钢筋直径小于或即是12mm时,其长度不宜大于8m,一样平常与楼层高度同等。

② 钢筋绑扎应与混凝土的浇筑及模板的滑升速率相合营,在绑扎过程中,应随时检讨,以免发生差错。

③ 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混凝土表面上至少应有一道绑扎好的横向钢筋作为后续钢筋绑扎时参考。

④ 竖向钢筋绑扎时,应在提升架的上部设置钢筋定位架,以担保钢筋位置准确。

⑤ 双层配筋的墙体构造,双层钢筋之间绑扎后运用拉结筋定位。

⑥ 支承杆作为构造受力筋时,其设计强度宜降落10%~25%,接头的焊接质量必须与钢筋等强。

⑦ 梁的横向钢筋可采纳边滑升边绑扎的方法,为便于绑扎,可将箍筋做成上部开口的形式,待水平钢筋穿入就位后再将上口封闭扎牢。

⑧ 预埋件的留设位置、数量、型号必须准确。

2.2.2 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的配制

用于滑模施工的混凝土,除应知足设计所规定的强度、耐久性等哀求外,尚应知足滑模施工的哀求。

(2)混凝土凝集韶光和出模强度的掌握

为减少混凝土对模板的摩阻力,担保出模混凝土的质量,必须根据滑升速率等掌握混凝土的凝集韶光,使出模混凝土达到最优出模强度。

(3)混凝土的浇筑

浇筑混凝土时,应合理地划分区段,使浇筑韶光大致相等。

浇筑时,应严格实行分层浇筑、分层振捣、均匀交圈的方法,使每一浇筑层的混凝土表面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应有操持、均匀地变换浇筑方向。

2.2.3 模板的滑升

(1)初升阶段

初浇混凝土高度达到600~700mm,并且对滑模装置和混凝土的凝集状态进行检讨,从初浇开始,经由3~4h后,即可进行试滑,此时将全部千斤顶升起50~60mm(1~2个千斤顶行程)。

试滑的目的是不雅观察混凝土的凝集情形,判断混凝土能否脱模,提升韶光是否适宜等。

(2)正常滑升阶段

正常滑升阶段是滑升模板施工的紧张阶段。

正常滑升的初期提升速率应稍慢于混凝土的浇筑速率,以便入模混凝土的高度能逐步靠近模板上口。
当混凝土距模板上口50~100mm时,即可按正常速率提升。

(3)末升阶段

当模板滑升至距建筑物顶部1m旁边时,应放慢提升速率,在距建筑物顶部200mm标高以前,随浇筑随做好抄平、找正事情,以担保末了一层混凝土均匀交圈,确保顶部标高及位置准确。

2.3 滑模施工的精度掌握

2.3.1 水平度的不雅观测与掌握

水平度的不雅观测,可采打水准仪、自动水平激光丈量仪等。

掌握水平度较为有效且普遍采取的方法之一是限位卡调平。
如图所示。

2.3.2 垂直度的不雅观测与掌握

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与普通经纬仪相似,即从设在滑模转角处的标尺上不雅观看光斑的所在位置(图12.13)来确定垂直度;

另一种方法是将激光铅直仪设在地面上(图12.14)在操作平台上对应处设一激光靶,激光靶可用毛玻璃或在玻璃上附一层描图纸,绘十字线和同心圆环线,这样就可在操作平台上通过激光靶直接测出垂直偏差的方向和数值。

当检讨出垂直偏差较大时,要查明缘故原由,及时纠偏。
常用的纠偏方法有平台倾斜调度法、施加外力调度法等。

(1)平台倾斜调度法

(2)施加外力调度法

这是利用撑杆顶轮来逼迫纠正建筑物倾斜的方法,如图所示。

2.4 门窗洞口及孔洞的留设

门窗洞口及孔洞的留设方法有以下几种:

(1)框模法——框模法是门、窗后塞口预留洞口的方法。
安装时,按设计哀求的位置放置,并与构造构件内的钢筋连接固定,如图所示。

(2)堵头模板法——当预留孔洞较大或不设门窗时,可采取在孔洞位置滑模中设置堵头板的方法。

(3)预制混凝土挡板法——当利用工程的门窗框作框模,随滑随安装时,在门窗框的两侧及顶部设置预制钢筋混凝土挡板。

(4)小孔洞的留设——对较小的预留孔洞,可先按孔洞的尺寸及形状,用钢材、木材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等制成空心或实心的胎模放于设计需留孔洞的位置。

2.5 变截面的处理

2.5.1 墙体变截面处理

1)加衬模法

2)调度围圈法

3)衬模与调度围圈结合法

上述两种方法的模板空滑高度较大,支承杆脱空长度也较大,须要对支承杆进行加固处理。
为此,可采纳二者相结合的处理方法,如图所示。

4)调度提升架立柱法

2.5.2 柱子变截面处理

图所示为柱子变截面示意图

2.6 水平构造施工

2.6.1 逐层封闭法

这种施工方法是滑模施工一层墙体,随即进行梁、板等构造的施工,如此逐层进行 。

为担保滑模装置的稳定,当楼板为双向板时,则内外模板均需脱空;此时,电梯井、楼梯间部分内侧模板,以及建筑物的外墙外侧模板的下端,包括提升架立柱至少加长到使其模板与墙体打仗部分的高度在200mm以上而与墙体嵌固。
如图所示。

2.6.2 先滑墙体,楼板跟随施工法

(1)楼板与墙体的连接

一样平常采取钢筋混凝土键连接。
如图所示。

(2)楼板模板的支设方法

在已滑升浇筑完的梁或墙的楼板位置上,利用钢销作临时支承支设模板,逐层从下至上施工。
亦可利用多立柱的方法支设楼板模板。

2.6.3 先滑墙体,楼板降模施工法

先滑墙体楼板降模施工:是将墙体连续滑升到顶或滑升至8~10层作为一个降模施工层,在底层按每个房间组装好模板,用卷扬机或其他提升工具将模板提升至所需位置,再用吊杆悬吊在墙体预留孔洞中的横梁上并调度好标高后,即可进行该层楼板的施工。

3、施工中易涌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3.1 支承杆波折

1)支承杆在混凝土内部波折

处理时,先停息利用该千斤顶,并立即卸荷,然后将波折处的混凝土打消,露出波折的支承杆。
若波折不大,可在波折处加焊一根直径与支承杆相同的钢筋,或用带钩的螺栓加固;若失落稳波折严重,则将波折部分割断,加以帮条焊。
如图所示。

(2)支承杆在混凝土上部波折

失落稳波折不大时,可加焊一段与支承杆直径相同的钢筋;失落稳波折很大时,则应将支承杆波折部分割断,加以帮条焊;失落稳波折很大而且较永劫,则需另换支承杆,新支承杆与混凝土打仗处加垫钢靴,将新支承杆插入到套管中。
如图所示。

3.2 支承杆的撤换回收

在撤换、回收时应把稳以下几点:

① 撤换支承杆应分区段进行,每个区段每次只能撤换一根支承杆,严禁相邻两根以上的支承杆同时撤换;

② 撤掉一根时,必须及时补上一根新的支承杆,新补上的支承杆必须垫实牢固;

③ 如支承杆间距较大,撤换支承杆前,应对模板的纵向刚度进行检讨,若纵向刚度不敷,应采纳加强方法;

④ 当钢筋混凝土梁下层支承杆回收后,上层支承杆仍需保留利用时,下层应进行临时支撑;

⑤ 工具式支承杆的回收,可在滑模施工结束后一次拔出,也可在中途停歇时分批拔出;分批拔出时,应按实际荷载确定每批拔出的数量,并不得超过总数的1/4;墙板构造中,内外墙交卸处的支承杆不宜拔出。

-------------------------------------------------

关注微旗子暗记“豆丁施工”

或者“docinsg”(长按可复制)获取更多行业最新资讯、干货知识、行业人脉。

逐日学习跬步千里,豆丁施工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