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地标性建筑包括两座总面积为258,500平方米的塔楼、一座106,500平方米的会议中央、100,000平方米的地下室区域、一个公共广场和一座步辇儿桥,无论从哪个方向看,自然景不雅观总合适。
以单一线条入手,打造出流畅的线状构造特色,贯穿青年文化中央位于中心商务区的始发点与江心洲休闲区,二者俨然“一脉相承 ”。

建筑概览

南京云锦建筑设计 材料设备

建筑概览

两座塔楼中,较高的一座高度为315米(68层),包含了办公区域和Jumeirah酒店。
较低的一座高度为255米(59层),包含了一家四星级的酒店。
这两座塔楼共同享有一个5层高的多功能裙楼,文化中央便坐落在此。

文化中央环绕着中心庭院布局

入口广场

首层中庭空间

文化中央大厅

大堂接待区

文化中央包括四个独立的体量(会议厅、礼堂、多功能厅和访客区),并环绕着中心庭院布局。
会议厅可容纳2100人,同时配有多功能舞台,可用于举办会媾和文化活动。
礼堂可以容纳500位不雅观众,其设计在声学效果方面进行了优化,能够为管弦乐演奏和各种演出供应高质量的环境。

会议厅

礼堂

屋顶泳池

本项目流线型设计的灵感来自迄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起源于南京的中国传统提花丝织工艺品——云锦。
云锦以其“妆金,妆银”以金线、银线织造而享誉盛名。
而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央总平面方案正是受到这一织物灵动、流畅与交织特色的触动,在这一地标性建筑中采取了类似的建筑措辞,以一单程线条连接起中心商务区(CBD)周边的建筑、青奥村落、滨江公园以及江心洲 ,呈现出一 幅连续、开放和动态的青奥会背景卷轴。

整座建筑的语汇富含依傍和动态模式,象征着流水的灵动与河沙的沉淀,而河西新城也正在在此自然环境中崛起。

流线型设计的灵感来自起源于南京的传统提花丝织工艺品云锦

立面细部

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央是中国首个以“从上至下/从下至上”(高下两个方向同时施工)的办法完成的塔楼项目。
本项目坚持参数化设计,并利用了软件工程工具。
该建筑几何形体外表皮的达成正是展现这一设计工具上风的最好佐证:繁芜的曲面造型和蜂窝式凹进开启扇遍布全体建筑幕墙,仅会议中央就拥有 85,000 平方米的外表皮,涉及 12,500 块独立板块和 3,400 个窗户,没有参数化设计是很难想象的。

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施工和管理履历,全体项目的周期被缩短至34个月,而现场施工仅花费了18个月的韶光。

建筑幕墙

长菱形网格构造

街道视角

3D整体模型

总平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