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有生命的话

那么其主要的代价

宁夏建校建筑设计 公共建筑设计

便在于这个城市所承载的回顾

个中

历史建筑

则是城市文化“活的影象”

银川

民族联络碑、中山街红柱子

……

这些陪伴一代又一代银川人发展的历史建筑

都将成为银川这座城市特有的影象

本日

银川为16处历史建筑进行了挂牌

都是哪些地方呢?

接下来就跟发布君一起走近它们

↓↓↓

1. 中山街红柱子(小吃街)

建于1985年,位于兴庆区中山南街65号。
自南薰门至新华街,全长约230米,两侧建筑砌脊挂瓦、雕梁画栋,外廊统一红柱,特色光鲜,建成后一度成为“老银川”特色风味小吃街。

2. 南门汽车站候车大厅

始建于1954年,1988年重修。
位于兴庆区胜利街363号,南门汽车站的培植水平在八十年代属西北一流,为交通部一级车站。

3. 区建行办公楼

建于1986年,位于兴庆区胜利街24号。
在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时与南门广场改造工程同步建成,建筑风格、体量与广场和谐,围合形成市民的紧张公共休闲空间。

4. 宁夏展览馆

始建于1958年,1987年重修。
位于兴庆区民族南街81号。
一层为大面积玻璃窗,二层为大面积实墙,形成强烈的虚实比拟和色彩比拟。
建筑顶部有表现民族风情的混凝土浮雕,长30.6米、高7.2米,浮雕艺术与建筑有机结合,突出了展览馆建筑的艺术性。

5. 宁园及周边建筑

建于1986年,位于兴庆区解放东街28号。
其所在的鼓楼—玉皇阁地段保护与改建方案充分展示了银川历史文化名城的风采和内涵,曾得到国家精良工程设计铜质奖和培植部精良工程设计二等奖。

6. 绿洲饭店

建于1986年,位于兴庆区解放西街127号。
建筑为乳白色,二层、九层、十一层檐部环抱3条绿色装饰带,后据此更名绿洲饭店;楼顶水箱用混凝土板装饰,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直指蓝天。

7. 宁夏天主教堂

建于1923年,1987年重修。
位于兴庆区解放西街140号。
为哥特式建筑,造型特立轻盈,色彩清新明快。
正门内上方为两层唱经楼,正面半圆形墙壁为“耶稣善牧”大型壁画。

8. 民族联络碑

建于1984年,在原西门城楼地基上建成。
位于兴庆区解放街与凤凰街交叉口。
碑高19米,上有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象征着凤凰城的俏丽传说,碑身上部有少女手托象征“宁夏五宝”的宝石,意为民族大联络,故名“民族联络碑”,银川公民也称其为“凤凰碑”。

9. 银新铁路专用线

建于1961年,利用1960年建筑的窄轨路基加宽改造而成,全长10.8公里。
西接包兰铁路,自西向东穿过金凤区,到达兴庆区小南门货场终止。
沿线曾经有小南门货场、银川水泥制品厂、银川糖厂、市当地货果品公司等单位。
银新铁路线作为曾经银川人的生活补给线,见证了银川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10. 长城机床厂厂房

1965年,在原银川铝厂旧址上扩建,初为大连机床厂液压车间,后命名为长城机床厂。
位于西夏区黄河西路330号。
该厂生产的部分产品曾获1979年、1984年国家银质奖,是当时机器工业部生产液压仿型车床及旋转体加工自动线的紧张工厂,是银川“三线培植”期间保留完全的工业厂房。

11. 银川涤纶厂

建于1983年,2009年利用闲置厂房投资培植银川市首家创意家当园--801创意家当园。
位于西夏区文昌北街161号。
目前,已有涉及建筑装饰设计、动漫制作、文化传媒等领域的多家企业入驻,开启了银川市工业遗产保护的先河。

12. 银川第二毛纺厂厂房

建于1979年,位于西夏区同心南街141号。
厂房建筑采取锯齿形屋顶侧天窗进行采光,以达到节约照明,减少企业能耗的目的,这种锯齿形房顶在当年成为银川老工业区的一大景不雅观。
是银川“三线培植”期间的见证。

13. 宁夏大学“拐角楼”

始建于1959年,是宁夏大学校本部现存唯一一座建校期间的老建筑。
位于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
楼体颇具俄式风情,曾居住过杨明德、王十仪、盖锡朋等全国有名的专家学者。
2010年原址原貌重修。

14. 宁夏图书馆

2005年开工培植,2008年建成投入利用。
位于金凤区公民广场东街8号。
建筑采取同层高、同载荷、同柱网的当代建筑模式,值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建成,也是宁夏主要的知识信息枢纽和精神文明培植基地。

15. 宁夏博物馆

2008年建成投入利用,位于金凤区公民广场东街6号。
外墙及大门的装饰图案利用了浩瀚宁阴历史文化遗存的代表,值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建成。

16. 宁夏国际会堂

2015年建成投入利用,位于亲水北大街与沈阳中路交叉口。
是中阿展览会的永久会址和对外发展的窗口。
建筑地下两层地上四层,将中国“天圆地方”的文化内涵融汇个中。
该建筑2016年被评为中国培植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

看到名单里的历史建筑

小伙伴们是不是都很亲切

未来

这些历史建筑将受到集中管理和保护

让我们一起为银川的历史建筑打call吧~

微信推送太少

下个银川App更及时

理解银川

银川市新闻传媒集团 陈玲 屈晓飞

编辑:马慧

快点分享,让大家都知道这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