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100个“家门口的好去处”的

皂梦空间 ,

上海杨浦棱镜建筑设计 知识问答

杨浦滨江构建了

一个如梦似幻的“泡泡天下”,

亦成为黄浦江畔的时尚打卡地。

在杨浦滨江,曾经被誉为“远东最大制皂厂”的生产原址,变身“皂梦空间”。
这里,充满年代感的复古海报掩映在花丛中,肥皂泡形态的装饰构成一个“奇幻花园”。
人们在这里品咖啡、看展览、读上海百年迈字号故事,亦或是追忆曾经的岁月。

皂梦空间内设有产品展示区、手动DIY喷鼻香皂体验区、互动视觉艺术装置以及得名源于“皂”字的“白七”咖啡馆和创意来源于制皂鲜花精油的“花食”餐厅,已成为杨浦滨江沿岸集博物展览、手工互动和特色餐饮于一体的时尚打卡点。

制皂厂变身“肥皂博物馆”

抖擞新生命力

沿着杨浦滨江溜达,走到平定路就能看到形似肥皂泡的“皂梦空间”。
一个犹如透明盒子的咖啡馆坐落于此,它便是白七咖啡馆,名字取自汉字“皂”,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

色彩简约、设计壮实的白七咖啡馆里弥漫着皂喷鼻香、咖啡喷鼻香。
玫瑰赤色的吧台,简约木凳和黑金色蒸汽管道搭配在一起,充满浓郁的工业风气息。
吧台和墙壁上的圆形金属装饰,是用制皂设备零部件制成的。
为周围萦绕的咖啡喷鼻香增长了不少年代感。

从咖啡馆沿圆柱形通道往里走,就会进入一个奇异的“小天下”,这里以前是制皂厂排污区,如今变成肥皂展览馆。
不同年代、包装形态互异的肥皂被放在一个个肥皂泡形的透明展示窗内,犹如“长”在绿色植物中。

往深处探索,进入“皂梦空间”展示体验馆能把稳到视觉艺术装置——“源泉”。
游客可以通过装置在四周管道进行吹泡泡互动,带有芬芳气味的泡泡在四周棱镜的反射下,构成光怪陆离的泡泡天下。

在“逐梦”区域,放映着一部环抱式影片,讲述制皂业变迁。
喜好动手动脑的游客,可以在二楼“创皂”区考试测验手工DIY体验。

“皂梦空间”经由重新设计改造,不仅把上海制皂厂原构筑物的形态呈现出来,而且为工业遗存注入了新生命,在杨浦滨江沿岸抖擞新活气。

保留工业遗存印记

细节中追寻青春影象

如今,人们已经很难从“皂梦空间”及周边区域回溯制皂厂当年的生产场景,但仍能从整体建筑的外墙找到一些“复古”笔墨标识:中压水解楼、格栅池、生物转盘池、气浮池、次氯酸钠池、不雅观测楼……它们都是制皂厂内各个生产车间的名字。

据先容,改造时特意保留了这些印记,并在笔墨阁下附上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就能理解每个名称背后的故事。
比如,中压水解楼是油脂处理生产车间,相应设备对油脂进行水解处理,以得到纯粹的脂肪酸进行皂化,其余水解过程中还可以天生副产品甘油。

上海制皂厂的老员工徐伟娣姨妈重温故地,感慨万分。
她原来在厂里从事肥皂包装事情,走进“皂梦空间”,徐姨妈回顾起年轻时和同事们一起奋斗的经历。
她说:“每一处都有惊喜,制皂的工艺没有改变,但上海出品的肥皂更加精细,还有了时髦的文创产品,原来的工厂也变了样!

上海制皂有限公司有关卖力人先容,“皂梦空间”最初开放的时候,许多年轻人把这里当作新潮的“打卡地”,逐渐地,不少中老年市民也慕名而来,他们中有许多人曾经在这里事情过。

“皂梦空间”结合上海工业和肥皂工艺展示,引进了与肥皂主题和生活办法有关的博物馆、展览等,从前真个喷鼻香料栽种到后真个手工制作肥皂,给市民带来全方位的制皂体验之旅。
让那些在这里生活事情过的人们重返此地时,会在不经意间“重遇”他们曾经的影象。

在这里,各种工业构筑物纵横交错、彼此相通。
老物件与新的当代艺术结合,变成不同的艺术装置分散在各处,提醒着人们过去的历史从未走远。

来源: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