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是天下规模最大的冬季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届,1994年起与夏季奥运会相间举行。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4日至20日在中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
按照操持,2022年冬奥会将利用分布在北京、延庆和张家口3个赛区的25个场馆。除了比赛场馆外,培植了奥运村落等配套建筑。而冬奥会的整体方案设计,还充分考虑了干系景不雅观及场馆的赛后利用等方面。在这些方案设计中,有不少值得关注的亮点。
“冰丝带”表示冰上运动速率和激情
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场馆——国家速滑馆的设计,是通过国际竞赛办法挑选的。3个良好方案分别是舒立茨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A01、博普勒斯设计有限公司的A04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A12。终极A04方案当选为履行方案。
在竞赛中胜出的博普勒斯公司以设计体育建筑见长,曾设计过索契2014年冬奥会主运动场、都灵2006年冬奥会速滑馆、伦敦2012年奥运会主运动场。其对国家速滑馆的设计理念来自于一个冰和速率结合的创意,沿着外墙曲面由低到高盘旋而成的“冰丝带”,就像速率滑冰运动员高速滑动时留下的一圈圈追风逐电的轨迹。冰上画痕成丝带,22条“冰丝带”又象征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
国家速滑馆效果图
国家速滑馆效果图
国家速滑馆2019年12月31日封顶
国家速滑馆2019年12月31日封顶
由于冬奥会速滑比赛必须在国际滑联规定的标准冰面上进行,标准速滑赛道两端各须要有180度的弧,“冰丝带”呈现出椭圆形平面、“马鞍型”造型。这一造型富有动感,外不雅观时期感强,表示了冰上运动的速率和激情。场心与看台将形成完全“包裹”,供应了适宜的比赛园地和舒适的不雅观赛空间。
“冰丝带”双曲马鞍形屋面长跨约200米、短跨约130米,是目前天下上运动场馆中规模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索网方案能呈现受力最优、形态最美的双曲面构造,用钢量只是传统钢构造屋面的四分之一,符合节能环保、节约材料和“绿色办奥”的哀求。
国家速滑馆双曲马鞍形索网屋面
而洒脱的“冰丝带”幕墙,由晶莹剔透的超白玻璃彩釉印刷,营造出轻盈洒脱的丝带效果。“丝带”既是幕墙钢构造的主要部分,还能起到遮阳、节能浸染。沿外墙曲面设置的透明管内置彩色光带,可变幻出不同颜色动感光带。
国家速滑馆夜景照明实景图
国家速滑馆夜景照明实景图
国家速滑馆夜景照明实景图
奥运遗产继续合理改造现有场馆,充分考虑赛后运营
2022年冬奥司帐划利用的25个场馆,有的是全新设计培植,有的是利用或改造原有场馆。个中北京赛区12个场馆中有11个场馆为2008奥运遗产。比如国家运动场(鸟巢)将举办冬奥会及冬残奥会的开、闭幕式,国家拍浮中央(水立方)将进行冰壶及轮椅冰壶项目的比赛,五棵松体育中央将进行女子冰球项目的比赛,国际会议中央则连续用于主新闻中央和国际广播中央。
五棵松体育中央效果图
国家速滑馆是利用2008年曲棍球场和射箭场拆除后的园地培植的。冬奥会期间,该馆将承担速率滑冰项目的比赛和演习。赛后,可举办滑冰、冰球和冰壶等国际赛事及冰上演出,同时让大众在此进行冰上活动。园地的西南角方案了副馆,为今后的发展预留了空间。室外还预留了自然标准冰场、越野滑雪赛道、残奥足球场等空间。
为了冬奥会,国家拍浮中央(水立方)进行了变身“冰立方”的改造,紧张通过搭建转换构造面层、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制作出4条标准冰壶赛道园地。未来,国家拍浮中央将成为唯一一座同时具备冰上和水上运动做事功能的“双奥”场馆,助力全民健身。
国家拍浮中央(水立方)
建成后的冰立方内景效果图
北京冬奥村落项目在赛时,作为北京赛区参赛职员住宿、餐饮、社交的场所,赛后将作为人才公租房持续运营。延庆赛区的冬奥村落赛后将转换成为山地滑雪旅游度假酒店,为冰雪运动及山地活动爱好者供应做事。
张家口赛区的云顶滑雪公园利用现有的滑雪场改建而成,现有的雪道、索道、酒店等根本举动步伐将得到最大程度利用。三个赛区的交通则充分利用了新建的京张高铁。
云顶滑雪公园效果图
位于都城体育馆北侧的冬季运动管理中央综合演习馆(冰坛),是海内首个拥有两块国际赛事标准冰场的综合演习馆,赛后将连续作为国家队的演习场馆,同时还将作为全民健身和推广遍及冰上运动的场所。
冬季运动管理中央综合演习馆效果图
冬季运动管理中央综合演习馆效果图
中国元素表示场馆设计充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
作为城市的名片和地标,北京冬奥会场馆设计不仅符合城市总体方案哀求,表示大国风范和魅力,同时也充分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表示出中国元素。
如国家跳台滑雪中央,场馆依托山体的自然落差而建,将跳台剖面的S形曲线融入中国传统吉祥物件“快意”造型中,故别号“雪快意”。首钢滑雪大跳台是全天下第一座永久性的滑雪大跳台场馆,依托工业遗产进行培植,其造型设计接管了天下文化遗产敦煌的飞天飘带意象,传承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和文化。
国家跳台滑雪中央效果图
首钢滑雪大跳台效果图
北京奥运村落的设计极具中国风、北京味。公租房方案理念源自北京四合院的院落形制,20栋住宅以三合或者四合排列,中间围合成一个庭院,通过围合和错落的变革形成开放与私密奥妙结合的院落居住空间,从而传达出中国文化符号。两处中央绿地设计了不少园林景不雅观小品,融入了乾隆年间的《冰嬉图》元素。
北京奥运村落方案效果图
《冰嬉图》(局部)
张家口冬奥村落的设计,对历史遗址与冬奥村落采纳一体化策略。在保护历史文物的条件下,活化利用行宫遗址区作为冬奥村落内最具国际氛围的广场区,在考古空缺区培植与奥运干系的临时举动步伐,并将中国历史与奥运体育文化相结合,与周边的遗址交相照映。
景不雅观方案设计交融自然与人文,授予地域独特魅力
北京林大风景园林团队中标的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景不雅观设计,拟环抱金代行宫遗址保护区培植太子城遗址公园,作为核心区的景不雅观中央,既是文物保护和文化展示的主要场所,也是承载赛会做事、赛事宣扬和奥运主题游憩的事宜性景不雅观。
该设计以“见山见水·景绘奥运”为主题,描述自然山水画卷,谱写人文冬奥乐章,营造兼具生态弹性、文化积淀与持续效应的事宜性景不雅观。结合园地独特的地理水文和植被条件,形成“自然山林—滨水花甸—乡土花园”的层进式景不雅观构造。还在山水构造的根本上植入多个乡土花园,以园艺办法集中展示具有范例代表性的乡土植物资源。
太子城遗址公园鸟瞰图
自然山林效果图
乡土花园效果图
而在直线间隔延庆赛区10公里的地方,方案培植了冬奥森林公园。一期方案有门户花园、奥运康体园、迁地植物园和奥运之家等展区。展区内除栽种林木外,还通过冬奥知识宣扬栏、奥运冠军脚印、冬奥历史雕刻墙、冬奥著名运动员人形立板等办法,呈现历届冬奥会亮点,展现冬奥文化。培植完成后的森林公园不仅将为从冬奥赛场移植的保护植物供应良好生存环境,形成核心公共绿地,也为居民供应了游憩园地。冬奥会结束后,森林公园将作为奥运绿色遗产永久保留并做事周边群众和外来游客。
冬奥森林公园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