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随着西风东渐,票号、银号等金融行业加倍生动,一时人物辈出。
众人皆知,山西晋中一带在这方面领风气之先,殊不知,在畿近京城的衡水深州也有一家有名遐迩的“清代银行”——大德昌银号,它由中国北方财阀望门马惠堂师长西席创办,马惠堂系深州马家庙村落人。

前 堂

衡水清朝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银号是一座具有北方范例四合院式的建筑群,现存主体建筑面积870.42平方米,占地约1396.5平方米,共有33间房屋,分南北东三个院落。
该古建筑为砖木构造,硬山式建筑,瓦顶为阴阳合瓦布瓦顶,瓦头为凤头瓦,建筑大木构架为抬梁式,檐椽为方椽,从正心檩以外铺设望板,以里铺设望砖。
除仓储房外各处建筑之间原来都有抄手游廊相连,以便下雨时仍能来回往来,各屋均为木地板铺地,下设隔温空间,使室内保持冬暖夏凉。
各个墙体都施有木质腰线,起到了吸潮防碱浸染,屋脊两端第二层各有祥瑞莲花砖雕,前堂与东西耳房之间为木隔断,木隔断及木门朝向耳房一壁有浮雕衬饰,雕刻风雅,艺术性突出,是研究清末民初商业店铺、民居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2008年,大德昌银号被列为河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前堂西厢房

马惠堂出身木匠,以前曾在恭亲王奕欣府上做活儿。
因手艺博识,心思乖巧,长于揣摩王爷心思,又读过几年学堂,知书达理,深得王爷喜好。
当时,恭亲王府里的东西件件都是宝贝,代价连城。
马惠堂洁身自好,做活儿前会先让寺人把可移动的物品做个登记,做完离开时,让寺人再清点一遍。
恭亲王心知肚明,对他喜好有加,信赖至极,后来王府采买砖瓦木料的差事也都全权交由他来办理。

前堂西耳房

深州蜜桃,历来是皇宫贡品。
每年夏天,马惠堂都会雇人从老家挑来鲜桃送给恭亲王,戴德王爷的厚待。
鲜桃不好保存,怕热怕磕,他便在桃子的下面铺以青草,路上给桃子扇风。
恭亲王落魄时他也日日请安,全不避嫌。
拳拳之心令恭亲王视如心腹,后来还收他的女儿为义女。
后来,恭亲王还推举马惠堂承揽重修颐和园的工程,并受到慈禧的青睐。
有颐和园工程垫底,此后凡是皇宫王府修葺、皇陵建造、艺苑建筑等工程全被马家经办。
后来马惠堂又开始做银号、绸缎庄和茶叶买卖。
到民国期间,在东单、西单、大栅栏、鲜鱼口等地,都有他的买卖,“七七事变”前,又发展到北方各大商埠。

会客厅

马惠堂后来把买卖做回老家,在深州县城开了“大德昌”银号和“天昌厚”绸缎庄。
二者在同一院落,院北为银号,院南为绸缎庄;在榆科区头(区,相称于现在的乡、镇,区头指的是乡、镇核心位置,下同)开了“大德泰”钱铺兼布铺;在王家井区头开了“大德兴”钱铺兼百货铺;在魏家桥区头开了“田玉兴”广货铺;在邻县束鹿开了“大德裕”布庄;在老家马家庙村落也开了家“大德隆”钱铺。
这些店铺险些覆盖了南半个深州。

后堂

马惠堂在深州老家保存无缺的建筑,就数深州城里的“大德昌”银号,银号亦称票号,是专营银两汇兑,接管存款、放款的私人金融机构,是中国近代银行的前身。
清以银两为主,兼用制钱,晚期加上银元、铜元和纸币,兑换业务愈加生动。
“大德昌”的涌现,让深州人手里的去世钱变活钱,不但增加了货币流利,其放款业务更是为当地商业买卖的发展,起了积极推动浸染,可以说盘活了当时深州一方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