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推举

基于语义剖析法的城市滨水景不雅观质量评价研究———以南京市秦淮河中华门段为例

papd建筑设计 常用建材

曹加杰,张梦凡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南方当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央.

城市滨水景不雅观是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滨水景不雅观的产生受到了自然过 程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是城市中人流量最为集中的开放区域。
滨水景不雅观的质量是城市滨水景不雅观代价的主要表示,也是衡量滨水景不雅观是否能够知足人们主体须要的主要标准。
因此,对城市滨水 景不雅观质量的研究能有效反应出滨水景不雅观的社会生态效益,同时也能对今后滨水景不雅观设计的提升作出良性的发展勾引。

近年来海内对付城市滨水景不雅观的评价研究紧张集中于生态评价、美学评价以及量化的综合性评价。
朱润钰等以身分代用模式评价方法为辅导,对莫愁湖滨水景不雅观进行量化评价,剖析了影响滨水区景不雅观质量的主要成分;姚玉敏等利用 “基于公众年夜众感知”与“基于专家/设计”两种评价方 法综合性地对城市滨水景不雅观的视觉环境质量进行量化评价;赵烨等利用合理的视觉评价办法,从 “景”和“不雅观”两个维度磋商了滨水自然景不雅观与城市 人工景不雅观在中不雅观尺度下的关系。
这些研究重视在利用者角度对滨水景不雅观质量的视觉评价,而对视觉以外的其他直不雅观感想熏染进行量化的剖析较少。
基于此,本期论文推举的作者从利用者角度出发,重视公众参与对滨水景不雅观评价的浸染,以南京市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 不雅观为例,采取语义剖析法对其进行景不雅观质量的评价,以期对城市滨水景不雅观的优化提升供应一定的理论参考。

下面跟学报君一探究竟!

点击下方播放键~收听作者原声论文解读

张梦凡作者原声论文解读.mp3来自南京林业大学学报00:0002:14

作者简介

第一及通讯作者

曹加杰(1979-),男,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博士,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研究方向:生态景不雅观方案设计。

关键词:滨水景不雅观;景不雅观质量;语义剖析法;景不雅观评价;秦淮河

基金项目:国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071832);江苏高校上风学科培植工程帮助项目(PAPD)。

引文格式:曹加杰,张梦凡.基于语义剖析法的城市滨水景不雅观质量评价研究——以南京市秦淮河中华门段为例[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4(6):229-235.CAO JJ,ZHANG M F.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 quality based on 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 ;a case of Zhonghuamen section of Qinhuai River in Nanjing[J]. Journal of Nanjing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2020,44(6):229-235.DOI:10.3969/j.issn.1000-2006.202009055.

1目的

基于利用者的生理感知,定量评估影响城市滨水景不雅观质量的关键成分,为城市滨水景不雅观质量的优化供应参考。

2方法

以南京市秦淮河中华门段为研究工具,利用语义剖析法从利用者的生理角度出发,对秦淮河中华门段的滨水景不雅观进行质量评价。
从景不雅观、生态、人文3个方面制订评价因子,针对各评价因子对利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网络数据,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剖析。

2.1 试验材料

秦淮河是南京市内最大的地区性河流,同时也是南京主城区内主要的生态河流廊道。
外秦淮河的滨水景不雅观设计层次丰富,看重历史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与当代城市景不雅观意象的整合,反响了南京 “融古都特色与当代化文明于一体”的城市定位。
因此秦淮河的滨水空间营造对付南京城的生态环境培植有着至关主要的意义。
本研究选取秦淮河中华门段东起秦虹桥,西至凤台桥,全长约 3.5km的滨水景不雅观为研究工具。
秦淮河中华门段两岸的滨水空间人口密集且人流活动强度较大,其滨水景不雅观的质量对利用者的体验和感想熏染有直接影响,具有范例的研究特质和一定的地域代表性。
为了更客不雅观地表示出秦淮河中华门段的滨水景不雅观特色,选取了在景不雅观特质上具有不同特色的 5个样本点(图 1)作为评价样本。

▲图 1 研究样当地位

▲实地照片

▲实地照片

▲实地照片

2.2 研究方法

语义剖析法(SD法,semantic differential)也称为感想熏染记录法,通过被调查者对外界的生理感想熏染获取数据并量化剖析,从而构成量化评价。
该方法是通过措辞尺度衡量人的感知的量化评价方法,能够清晰地反应景不雅观的上风和劣势,已逐渐利用于建筑、方案、景不雅观评价等领域。
SD 评价方法的基本步骤为选定研究工具,拟定评价尺度,根据评价尺度拟定形容词对,从而制订问卷调)表并网络 数据定量剖析,将被调查者的感想熏染转化为定量的原始数据,再将原始数据标准化,结合干系性剖析、因子剖析法等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运算和剖析。
此方法能够将主体感知与客体特色联系起来,将利用者的直不雅观感想熏染进行量化,填补了其他研究方法在综合感知方面的不敷。

语义剖析法一样平常须要网络大量的可以描述评价目标特色的形容词对,每对形容词对应一个中性的评价因子。
本研究紧张以利用者的生理感知为视角,参考了滨水空间的景不雅观评价指标,预设了景不雅观要素、生态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3个方面的影响因子,末了结合南京市秦淮河中华门段的滨水景不雅观特色综合制订出15个SD评价因子(表1)。

表 1 SD因子及形容词对

3结果

利用者对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不雅观的亲水性、岸线形态、景不雅观美感度、环境整洁度以及历史文化延续性的评价较高,对视域宽广度、环境视觉意见意义性、植被覆盖率和娱乐活动多样性的评价较低。
基于评价结果认为,影响滨水景不雅观质量的主要成分为公众参与度、植物多样性和河流水质,结合秦淮河中华门段景不雅观现状,提出①提高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不雅观与地域文化的领悟,突出秦淮河景不雅观的独特性,增强游人的归属感;②重视公共参与度,加强"大众参与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同时丰富秦淮河中华门段的空间功能,增强滨水景不雅观的活力;③进一步加强对秦淮河水质的保护与管理,提高植被覆盖率,并充分利用水生植物来营造滨水生态景不雅观,给游人近自然的生态体验。

3.1 SD评价结果剖析

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可以得到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不雅观的SD得分,依据得分可打算出各项SD因子的均匀分值(表2),以各项SD 评价因子的得分值为坐标轴,绘制出SD 评价曲线图(图2)。
折线图中的每个符号代表对应的SD因子得分值,符号倾向的方向表示符合该形容词的词义。

由图2可知,15项SD因子的评分集中在0.5~1.5之间,且 SD曲线都在正方向,因此被调查者对付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不雅观的评价持基本满意的态度,表明了秦淮河中华门段优胜的地理条件、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积极的景不雅观风貌,使其成为南京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
从整体评分结果来看,利用者对社会人文要素层面的指标评价最高,其次是生态要素和景不雅观要素。

在景不雅观要素评价方面,被调查者对景不雅观的亲水性﹑岸线形态和景不雅观美感度的评价较高,SD值分别为0.93,0.89和0.86,对视域宽广度和环境视觉意见意义性的评价较低,SD值分别为0.78和0.72。
秦准河中华门段的滨水空间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滨河绿道、亲水平台等举动步伐增加了利用者对秦淮河的亲近感;游人对岸线形态的评价较为积极,即河道不僵直去世板;滨水景不雅观的设计突出了都雅效果,景不雅观美 感度较高。
但是由于两岸的建筑较为密集,层高较高,使游人对视域宽广度的评价较差,同时由于视 觉效果不突出,景不雅观的丰富性互动性较差,环境视觉意见意义性有待提高。
在生态要素评价方面,被调查者对环境整洁度的评价较高,SD值为 1.10,对植被覆盖率的评价较低,SD值为 0.78。
近年来秦淮河两岸环境质量的提升带动了周边地区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因此利用者对秦淮河中华门段的整体环境质量评价较高,但秦淮河中华门段的植物景不雅观较硬质景不雅观而言面积较少,内容不足丰富,因此植被覆盖率有待提高。

表 2 SD评价结果

▲图 2 秦淮河中华门段的景不雅观 SD评价曲线图

在社会人文要素评价方面,被调查者对历史文化延续性评价较高,SD值为1.13,对娱乐活动多样性的评价较低,SD值为 0.74。
秦淮河中华门段的景不雅观设计较好地领悟了历史文化,在景不雅观空间的营造和景不雅观小品的设计中表示了南京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但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不雅观的功能性不敷,利用者与园地互动的可能性较小。

3.2 不同样本点的差异性剖析

将 5个样本点的评价结果进行整理,结合其景不雅观特色,可以得出 5个样本点存在共性与差异性。
为考验差异性的显著程度,采取配对样本 t考验对5个样本点的指标与均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进行了考验,考验结果为表2。
均值和样本1之间呈现出0.05水平的显著性;详细比拟差异可知,均值的均匀值明显高于样本1的均匀值(0.71)。
均值和样本2之间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且均值的均匀值明显高于样本2的均匀值(0.53)。
均值和样本4之间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且均值的均匀值明显低于样本4的均匀值(1.14)。
均值和样本5之间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且均值的均匀值明显低于样本5的均匀值(1.05)。
统共4组配对数据全部呈现出差异性。
而均值和样本3之间利用配对t考验去研究数据的差异性得到统共1组配对数据,均没有呈现出差异性(P>0.05)。

表 2 不同样本点的差异性考验

注:P<0.05, P<0.01。
下同。

根据SD评价结果及表2的差异性考验可知:样本点1的景不雅观特色与均值比较呈现出较小的差异性,样本分值整体偏低,整体景不雅观质量较低,个中可达性、植被覆盖率、河流水质和配套举动步伐安全性4个方面的指标高于均匀值;样本点2的景不雅观特色与均值比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样本分值整体偏低,景不雅观质量较低,由于样本点2的人流量相对较大,因此利用者对样本点2的景不雅观评价相对严苛;样本点3的景不雅观特色与均值比较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样本分值与均值靠近,个中景不雅观和谐度和历史文化延续性这两项指标相对付均值较高;样本点4的景不雅观特色与均值比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样本分值整体偏高,整体景不雅观质量较高,个中交通可达性、植被覆盖率和河流水质3个方面的指标低于均匀值;样本点5的景不雅观特色与均值比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样本分值整体偏高,整体景不雅观质量较高,个中景不雅观和谐度、历史文化延续性和娱乐 活动多样性 3个方面的指标低于均匀值。

因此,各个样本点之间的滨水景不雅观特色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而整体看来秦淮河中华门段的滨水景不雅观特色在社会人文要素和景不雅观要素层面的差异性较大,在生态要素层面的差异性较小。

3.3 干系性剖析

为剖析SD评价因子与景不雅观质量之间的干系性,通过SPSS 软件对15个评价因子与景不雅观质量进行干系性剖析,得到各项评价因子与景不雅观质量的干系性(表3)。
景不雅观质量和15项评价因子之间的干系系数值均大于0,并且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因而解释景不雅观质量和各项评价因子之间均呈现出显著的正干系关系,符合滨水景不雅观质量研究的实际情形,表明选取的各项评价因子能较好地反响秦淮河中华门段的滨水景不雅观的质量。

表 3 SD评价因子与景不雅观质量之间干系性剖析

由表 3可知,视域宽广度、历史文化延续性、景不雅观和谐度、娱乐活动多样性和景不雅观美感度这几项评价因子与景不雅观质量之间的干系性更为突出,而河流水质、可达性和亲水性这 3项评价因子与景不雅观质量 之间的干系性相对薄弱。
因此,公众年夜众对秦淮河中华门段的滨水景不雅观更关注的成分为视域宽广度、历史文化延续性、景不雅观和谐度、娱乐活动多样性和景不雅观美感度。
在SD评价因子中,社会人文要素与景不雅观质量 的干系性最高,其次为景不雅观要素和生态要素。
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不雅观的质量的受到景不雅观、生态和社会人文三方面成分的共同影响,个中滨水景不雅观的社会人文特色与景不雅观质量的评价联系更为紧密,对使 用者的生理感知有更高的影响力。

3.4 因子剖析

为了进一步剖析上述 15个 SD评价因子对南京市秦淮河中华门段的滨水景不雅观质量的影响,利用SPSS软件对SD评价得分结果进行因子剖析。
KMO考验值和Bartleut的考验结果表明本次数据可用于因子剖析研究,KMO结果为0.887,大于0.6,且球形考验P<0.001 ,知足因子剖析的条件纲求,即研究数据适宜进行因子剖析。
因子剖析一共提取出3个因子,特色根值均大于1,旋转后累积方差阐明率为86.487%。
对数据利用最大方差旋转方法( varimax)进行旋转,以找出各个因子和研究项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见表4。
对影响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不雅观的成分来说,第1因子是由"大众参与度、环境视觉意见意义性、景不雅观美感度﹑配套举动步伐安全性、景不雅观和谐度以及娱乐活动多样性这6组评价尺度组成的,代表着被调查者对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不雅观的生理感知,因此命名为感知因子;第2因子是由植物多样性、视域宽广度、岸线形态、亲水性、历史文化延续性这5组评价尺度组成的,代表着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不雅观的环境特点,因此命名为环境因子;第 3因子是由河流水质、可达性、植被覆盖率、环境整洁度这 4组评价尺度组成的,代表着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不雅观的生态特色,因此命名为生态因子。

表 4 旋转身分矩阵

在感知因子中,对付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不雅观质量的影响程度较高的是公众参与度、环境视觉意见意义性以及景不雅观美感度。
秦淮河中华门段作为南京市主要的滨水风光带,利用者对其参与度有着较高的生理感知,秦淮河中华门段的景不雅观视觉效果、园地意见意义性程度,以及"大众能参与的活动的丰富程度等方面对滨水景不雅观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在环境因子中,对付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不雅观质量影响程度较高的是植物多样性和视域宽广度。
秦淮河中华门段作为南京市的绿色生态廊和城市风景线,其植物种类的丰富程度和两岸滨水空间处理的视觉效果,极大地影响了游人的生理感知。

在生态因子中,对付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不雅观质量影响程度较高的是河流水质和可达性。
区位条件是否优胜和交通是否便捷影响了游人到来的频率和逗留时长;水质的改进也能为动植物的成长供应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因此良好的水质和便捷的交通都是吸引游人前往的主要缘故原由。

3.5 评价结果与建议利用语义剖析法从景不雅观要素、生态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 3个方面对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不雅观质 量进行评价,获取了利用者对滨水景不雅观空间环境的生理感知。
结果表明,利用者对秦淮河中华门段的亲水性、岸线形态、景不雅观美感度、环境质量和历史文化延续性的评价较高,而对视域宽广度、环境视觉意见意义性、植被覆盖率和娱乐活动多样性的评价较低。
SD因子得分结果表明,利用者对社会人文的要素的评价普遍高于景不雅观要素和生态要素,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出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不雅观的社会人文要素对利用者产生的生理感知影响高于生态要素和环境景不雅观要素。
从样本间的差异性来看,社会人文要素和景不雅观要素指标的差异性高于生态要素指标的差异性。
从评价因子的干系性来看,视域宽广度、历史文化延续性、景不雅观和谐度、娱乐活动多样性和景不雅观美感度与景不雅观质量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干系性。
因子剖析的结果表明:利用者对秦淮河中华门段的滨水景不雅观的亲水性、岸线形态、景不雅观美感度、环境整洁度以及历史文化延续性的评价较高;影响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不雅观质量评价的 3个紧张因子分别为感知因子、环境因子和生态因子;影响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不雅观质量最紧张的成分为"大众年夜众参与度、植物多样性和河流水质。
根据这次对付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不雅观评价的的研究,结合其景不雅观方面所存在的一些现状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以下见地与建议:①提高秦淮河中华门段滨水景不雅观与地域文化的领悟,秦淮河独特的历史人文景不雅观对游人的生理感知有着直不雅观的影响,需领悟地域文化景不雅观与当代文化景不雅观为一体,突出秦淮河景不雅观的独特性,增强游人的归属感;②须要重视公共参与度,加强"大众年夜众参与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同时丰富秦淮河中华门段的空间功能,增强滨水景不雅观的活力;③进一步加强对秦淮河水质的保护与管理,提高植被覆盖率,并充分利用水生植物来营造滨水生态景不雅观,给游人近自然的生态体验。

4结论

通过对感知工具的评价,引入SD法剖析游民气理感知对付评价城市滨水景不雅观质量供应了可参考的研究路径,有助于聚焦城市滨水景不雅观效能的科学剖析,推动城市滨水生态景不雅观的可持续发展,可为未来城市滨水景不雅观的优化供应参考思路。

关注我们,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