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是师生主要的交通工具
即停即走,轻松代步
自行车便利了大家的校园生活
然而,匆匆忙忙的课间
人潮涌动的饭点
传授教化楼前,图书馆外
如何使来往的单车有序安全摆放
一贯是校园管理的一大难题
今年秋日,北大校园里的停车道上
悄然树立了一些有趣的标识牌
令人忍俊不禁
“你停我停,寸步难行”
“此处请勿停车,长得俊秀也弗成”
“天下上本来有路,停的车多了也就没了路”
......
是谁设计了这些“出圈”的标识牌?
他们还做了哪些故意义的活动?
来,和小北一起走近一帮动手大神
一起认识
北京大学校园公益营建社(DBPKU)
△北大校园里的自行车王国
小小标语带来“停车自由”
01
·
小小的标语,大大的聪慧。令人忍俊不禁的停车提示牌,潜移默化中规范了师生的用车秩序,也造诣了新学期一道亮眼的校园风光。这背后,离不开北京大学校园公益营建社(DBPKU)的倡媾和努力。
“能取得这么好的反响实在是猜想之外”,提到这些标语,现任社长、建筑与景不雅观设计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黎晓姗感慨道。就在上学期,营建社作为学生社团代表,为遥感楼到五四运动场路段二号大道的改进提出了雨水网络、停车规范等建议,短短一个假期,大家的诉求得到了回应,个中的标语还成了“点睛之笔”,成功出圈。
“
我们早就不雅观察到自行车和电动车这两种代步工具对师生们的出行相称主要,但校内的车辆停放还真是个‘头疼’的难题,同学们可能焦急停好去上课,有时候一欠妥心就停到了通畅道路上。
面对这样棘手的情形,学校升级改造干系道路,修整人行道,调度植被绿篱,将停车空间扩充至原来的两倍多。
然而,光靠规整空间尚且不敷够,师生们主动有序规范停车,才能真正实现“停车自由”。针对付此,由北京大学房地产管理部主理、北京大学标识管理办公室协办,营建社发起了“标语创作征集”,呼吁浩瀚“燕园主人们”共同营造俏丽宜人的校园环境。就这样,一群热心生态校园培植的同学们创作了二十多条标语,通过“标语投票”优中选优,选出6句制成20个标牌,放在二号大道上。
“
每次途经传授教化楼都能看到自己写的标语,希望在博大家一乐的同时,帮助改进校园的停车情形。
想到能为燕园风貌贡献一份力量,标语的撰写者之一、建筑与景不雅观设计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张拓月很是愉快。
社区与校园间的“大侦查”
02
6句标语,20个标牌,只是营建社助力校园培植的冰山一角。自2016年景立起,他们接连在校园中发出专业设计的声音,留下公益志愿的印记,播撒创造奇迹的种子。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这群造梦家守护和再创作一方校园,存心为校园添上了一份温度。
2016年:红四小花园
#
“种”自行车种出了一个社团
#
2014年,建筑与景不雅观设计学院搬到了红四楼。这时候,同学们创造了新院楼北侧的一块角落,便“想做点什么”,从征集方案,到亲自拔草,纷纭动手改造起来。然而,多余的除尽后,是不是该添置点什么?灵光一闪,同学们想到了学校里闲置的废旧自行车,征得许可后,将它们重新喷漆,随机埋进了地皮,就这样,一个大略可爱的小型户外社交空间初具规模。
到了第二年,同学们又自发地想要重新设计这片小花园。不到两个月,他们从校园中找到园林科整理的枯树木、施工所剩的鹅卵石,花房里的工人听说后,也主动地送来了好些花。不花一分钱,这片空间又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生态雨水花园。正是这段经历,匆匆成了“北京大学校园公益营建社”的建立。
2019年:果雨花园
#
不懂设计的利用者不是好甲方
#
↓扫描图片二维码理解项目详情↓
“30楼前面的秋千,我最近还看到有人在上边玩呢!
”然而,就在这个校园南区之地,过去时常发生内涝和径流污染。在干系部门的帮忙和支持下,营建社的同学们选取了宿舍区里一块300㎡的范例的绿地作为试点,经由长达10个月的参与式谈论,做了一点小设计:在保留和利用原有人行道及树木的条件下,扩充停车空间,同时将单一的草坪更换为丰富的乡土植物群落,从而实现最小干预,收成丰富功能。
在这个项目中,学生既是利用者也是设计师,还是甲方和监理,自己设计改造、监督施工,主导着从项目策划到设计再到落地的全部环节。就这样,“果雨花园”闪亮登场,还在2020年荣获ASLA社区做事名誉奖,这份来自国际的认可,一贯为营建社供应着前行的不竭动力。
2021年:万柳学思堂
#
所有人的需求,一次知足
#
从自习室到书房,北京大学万柳学区的公共空间“学思堂”开启了向“大家书房”改造变身之路,从图纸设计到落地,从书本选择到采购……纷繁的改造中,一贯都有着营建社同学们的身影。
在最初的设计中,同学们将这个地方划分为六个区域,新增咖啡区、林下安歇区和分散在各处的休闲桌椅,还专门开辟了入口门厅空间,为同学们供应了多样化的空间模式。经由近两年的韶光,项目终于完成改造,延续了最初方案的功能分布。“大家都以为考虑得特殊严密,每个人总可以找到自己舒适的空间。有的同学之前习气在图书馆读书,现在都被吸引到学思堂去了,”社团辅导老师、建筑与景不雅观设计学院副教授李迪华对此夸奖不已。
↓改造前的万柳“学思堂”↓
↓改造后的万柳“学思堂”↓
相信“动手”的力量
03
不仅是校园小角落的优化改造。磨一把木勺、做一个水晶球、开一间咖啡厅、造一壁生态墙......营建社像是知足欲望的“圣诞老人”,又犹如无所不能的“邪术师”,或是通报能量的“火炬手”。他们相信“动手”的力量,因此存心打造一个个小小“营建”活动,鼓励每个感兴趣的人动手改变,引发人们身上“想要改变的力量”。
从手工初考试测验,到事情坊部长
↓营建社的手工工坊活动(部分)↓
·
现任事情坊部部长、建筑与景不雅观设计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陆莹一贯记得,大一第一次参加营建社的活动,就被深深吸引了:在这里,水泥会变成花的形状,落叶可以变成精美的相框,滴胶里也能封存一个秋日……身边的每一件事物,都有独特的魅力。这之后,她更是成了事情坊的“常客”,“事情坊的活动特殊热门,想要参加还得靠‘抢’,为此我还专门置顶了那个群!
”
就这样,这个在学长学姐的带领下开启手工初考试测验的小女孩,机缘巧合下,现在也成了事情坊部的部长,也将用“脑洞”和巧手,让更多师生们的生活更加明朗,万物更加可爱。
一次入同盟,终生在同盟
↓扫描图片二维码理解项目详情↓
提到自己对营建社的初印象,现任副社长兼团支书、建筑与景不雅观设计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王宇轩和现任秘书长、建筑与景不雅观设计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李敏都不谋而合地回顾起本科阶段参与“全国高校营造同盟”的经历。
“
“这个活动的号召力真的好强大,虽然还只是本科生,却能通过这个平台,听到学界大家的讲座,和志同道合的差错们互换磋商,不仅开阔了眼界和肚量胸襟,在协作实践能力、思考设计能力上都提高了不少。”李敏感慨地说。
同盟也成了王宇轩每年持续关注的活动,记录着她参与“营建”事情的每一步足迹,现任社长、建筑与景不雅观设计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黎晓姗更是自研一起就一贯担当着事情职员。在刚刚结束的暑假,作为预备组成员的两人,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小伙伴一起,奔赴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参不雅观调研,开展Mapping事情坊,为当地的空间培植出谋划策。
“
王宇轩感叹道:“参加了这个活动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学景不雅观设计的学生可以有这么强的自主性,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
”
我们在北大拥有一间咖啡厅
“由于我们是学景不雅观设计的,须要画草图,以是这个咖啡厅就叫草图了,”现任理事长、建筑与景不雅观设计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吴承程一边调制着桂花拿铁,一边先容道。随着学院院楼的迁居,草图也变了地点,在当时卖力这间咖啡小馆的杨颖学姐的推举下,吴承程初入学就加入草图当上了咖啡师。
手冲一杯醇喷鼻香的咖啡,倒入奶泡,吴承程小心翼翼地用拉花针勾勒着,“拉花是我们自学的,草图的logo也是同学们设计的,菜单的绘制、热饮杯、冷饮杯的设计都出自我们之手,天花板上挂着的花草喷鼻香熏灯还是同学们在事情坊做的!
”学生开业、经营、设计、上新,为院楼填上一抹飘喷鼻香。
↓草图咖啡厅↓
建造“100个花园”的操持
04
设计、沟通、动手、施工,从指尖上的绕线画到校园角落的小花园,作为学生,营建社的同学们保持着一双慧眼,从千万学子的须要与诉求出发,为校园培植提出不少宝贵建议;作为景不雅观设计学子,营建社的同学们竭尽全力,动手动脑,用自己的专业所能,让校园越来越“美”,越来越安心舒适。
↑动手改造中的营建社成员↑
然而,自己参与到“校园针灸”中还远远不足,营建社的师生们希望有更多人能一起参与进来。在这里,不仅是建筑与景不雅观设计学院的师生可以发挥专业所长,生态学系的同学可以在堆肥、育苗上给出辅导见地,种花爱好者同样也能大展技艺。正如李迪华老师一开始在社团成立时,在社团名字中加入“公益”二字的初衷:
“
我们一定要做公益营建,要把自己在校园内参与变成志愿者行动,不单单是自己去做,更是要带动更多的人一起来做。
”
今年,与营建社的同学们一起劳动后,李迪华老师深有感触,提出“100个花园操持”,在北大各个校区里、周边社区街道中,培植100个微花园。他希望能结合各个学院的劳动教诲课,让更多同学参与到这些花园的志愿营建事情中,耕耘其间,打造具有不同院系特色的小花园。“通过环境育人,育人于无声之中”,这是李老师一以贯之的理念,也是营建社7年以来致力于建造的“乌托邦”。
这个秋日,建筑与景不雅观设计学院楼侧、营建社掩护的花园里开出彩色油菜花、向日葵,结出南瓜、葫芦,这个社团也将迎来一批新的面孔,在燕园,连续“创造与营造,动手与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