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大学举行的马国馨建筑文化图书展开幕式上,济南市政协主席、济南古城保护提升事情指挥部总指挥雷杰说,马国馨院士在家乡举办书展,为家乡学子送来了宝贵的精神食粮。
马院士的著作饱含着对祖国和家乡公民的热爱,表示了以传承创新理念对待建筑文化的情怀。

马国馨院士向不雅观众讲述展品细节

什么运动能表现建筑设计 新型材料

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说,马国馨院士是较早投入到建筑遗产保护且在国际上代表中国为建筑遗产保护做出呼吁的人。
2004年,马院士就代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向国际建协提交了《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而后推动成立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
10年来,中国建筑学会和中国文物学会一起推介公布了九批、900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马院士是开启这个先河的主要贡献者。

“马院士的36部著作,既有向建筑师直接传授建筑技艺的技能图书,也有为行业开拓国际化视野的建筑思想与建筑文化之作,更有为老一辈建筑师书写华章的富有人文情怀的图书,它们共同构成了弥足宝贵的新中国20世纪建筑师代表性的思想遗产。
”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说。

北京建院董事长徐全胜说,马国馨院士主动培养后学,支持并启迪了浩瀚北京建院内外的中青年建筑师。
2022年北京建院为马院士设立了“院士书屋”,他以南礼士路62号作为地标所讲述的北京建院、行业前辈“人和事”的故事十分动听,为后人理解我国建筑大师的创作精神和人生风采留下了宝贵的影象。

“进入展览空间,仿佛置身新中国建筑设计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有太多内容值得深深品读学习。
”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说,“从从前求学,到日后的建筑创作过程中,我都在学习马院士的设计理念和思想,不断提升和总结着自身的设计水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兴钢表示,马院士勤耕不辍、博闻强志,他几十年如一日作条记,将事情中的细节都记下来,令人十分佩服。
他所记述的个人的职业生涯以及干系的人和事,与中国建筑界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发展进程相互交织,不仅是他个人的发展史,也必将成为中国现当代建筑史中主要且独特的组成部分,这是设计行业弥足宝贵的精神遗产。

泉城济南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筑园林风格融南贯北,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利用卓有成效,已有“齐鲁大学近当代建筑群、万字会旧址、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当代建筑群、济南纬二路近当代建筑群、山东艺术学院红楼建筑、济南经四路基督教堂等六个大项的15个子项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专家团队稽核小广寒电影博物馆

8月8日上午,与会院士、专家前往济南古城和老商埠片区稽核调研。
在老商埠片区,参不雅观了纬二路近当代建筑群中的小广寒电影博物馆,详细听取了老商埠保护提升事情先容。
随后,稽核组来到明府城片区,沿曲水亭街——百花洲历史文化街区线路开展实地调研,听取了历史文化资源开拓利用、保护提升等情形先容。
单霁翔等专家对济南文化遗产保护提升事情给予肯定,认为济南市始终坚持保护优先,严格制订管控导则、图则,履行渐进衰落更新,传承古城建筑风貌;坚持方案先行,科学谋篇布局,在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做出了探索。

8月8日下午,在山东建筑大学举行“致敬百年建筑经典 济南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研讨报告会”,举办了《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年度报告(2014~2024)》首发式。
庄惟敏院士作了题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当代绿色技能的启示》的报告。
主旨演讲环节,单霁翔作了题为《让文化遗产“活”起来》的报告。

编辑 | 张小筑 演习编辑 | 田玲利

复审 | 冯朝晖

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笔墨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办法利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