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美的村落环境。徐报融媒 孙井贤 摄
◎徐报融媒 颜子舒
走进邳州市高新区四王村落,一股文艺气息迎面而来,古风古韵的牌坊、民俗馆、村落史馆逐一映入眼帘。健身广场上,村落民三三两两,或溜达,或磨炼,或闲聊家常,好不惬意。
而最近,村落民们在一起谈论的最多的事,便是即将搬进的新居。“没想到那么大年纪了,还能搬进二层洋房里,你看这屋子多宽敞通亮,周边环境也好,真希望能赶紧入住!
”村落民姬富申高兴地见告。
四王村落是远近有名的“糖球村落”,享有“一把红伞走天下”的美誉。姬富申所说的新居是四王新型屯子社区,村落民们亲切地称其为“红伞社区”,寓意生活红红火火。随着农房改进的不断推进,300余户村落民本月中旬就将入住新居。一幅宜居、宜业、文明、富强的村落庄画卷正在四王村落缓缓铺开。
建新居 人居环境大改进
房屋设计彰显楚韵汉风,表示了徐州和邳州的文化内涵。走进四王新型屯子社区项目工地,一排排楼房已颇具规模,扫尾事情正风起云涌、有序推进。
“四王新型屯子社区从履行前期就开展民意调查,按照村落民意愿设计户型方案,把农房改进好事办好,让群众满意。”据四王村落党总支布告王海松先容,该项目占地80.35亩,可改进344户村落民居住条件。
在81岁高龄搬出破旧瓦房住进二层洋房里,姬富申坦言,这在以前真不敢想。姬是四王村落的大姓,姬富申在村落里由于冰糖葫芦制作的韶光长、手艺好而颇受大家尊敬。“便是靠制作糖球的手艺,我养大了4个孩子,如今已是四世同堂。”姬富申颇为自满地说。
2016年迈伴去世让姬富申遭受沉重打击。本来4个孩子都在外事情打拼,不常回家,老伴去世后,让姬富申更加感到寂寞。“现在好了,政府给我们以旧换新,屋子宽敞通亮,孩子们都乐意轮流回来陪我住,真幸福。”
一座座崭新的民房拔地而起汇聚的是民气和民心。培植中,四王新型屯子社区项目合理方案“1公里做事圈”,涵盖养老院、幼儿园、村落民活动中央、卫生室、金融做事网点及商业区,还配套培植1万平方米的游园广场、一座标准篮球场、一条健身步道供村落民们休闲健身。
“村落落楼房一排排,别墅小楼一幢幢。楼前屋后绿化美,看了叫民气惬意。大道小路都硬化,两边路灯像站岗。村落落夜晚灯光闪烁,不是天国胜似天国。”这首如今在四王村落广为传唱的顺口溜代表着当地人对农房改进、公共空间管理、人居环境整治等惠民工程的满意和认可。正应了那句话——民谣所唱即是民心所向。
稳就业 农人致富有出路
安居还需乐业,农房改进不仅要为农人建造好屋子,也要为其增收致富谋到好路子。在家当发展、就业保障等方面,四王村落做好谋划,真正让百姓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作为远近有名的“糖球村落”,冰糖葫芦是这里的绝对主角,从冰糖葫芦博物馆到山楂交易市场,从村落前广场上叫卖冰糖葫芦的青铜雕像到墙壁上的宣扬画,冰糖葫芦文化符号俯拾皆是。在山楂交易市场,拉货和进货的大型车辆相继而来。村落民王中发在山楂交易市场有固定的摊位,他每天都有两辆货车、近20吨的山楂到货,再批发给做冰糖葫芦买卖的散户。“每年能赚20多万元,四王村落有1000多人在外地卖冰糖葫芦,自己紧张卖力给他们备足质料。”王中发说。
在市场浸染的调节下,当地冰糖葫芦的干系配套家当随之跟进,有人专门做起了竹签制作与批发生意,有人投资建起糯米纸加工厂,还有人开起包装印刷企业乃至礼盒工艺品企业等。四王村落逐渐形成了一条完全的冰糖葫芦家当链条。凭借冰糖葫芦家当,全村落年收入达到7000万元,人均收入两万多元,走在高新区各村落(居)前列。
“现在村落里90%的庄家在从事和冰糖葫芦干系的家当,每年有1400余人生动在全国各大城市制售冰糖葫芦。”据王海松先容,像姬富申那样的老一代匠人的技艺还在,新一代又给这个传统家当增长了内涵:现在有了电商,生鲜山楂通过物流从全国各地发货,经纪人再发给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冰糖葫芦制作者,省去了批发商环节。小小的四王村落,不仅串起了冰糖葫芦,也串起了与之干系的完百口当链。
除冰糖葫芦特色家当外,四王村落还有山桃园700亩、葡萄园500亩、蔬菜园300亩等高下游高效家当,形成生态栽种特色家当,带动村落里及周边1500余人就业。此外,新建成的四王新型屯子社区间隔邳州高新技能家当园仅2.8公里,园内企业216家,涵盖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主导家当。目前,四王村落已有60余人在园区就业,120个就业岗位正在招聘,每人每年约增收4.5万余元。
“卖糖球,住洋房——逐步熬”,这句歇后语,既道出冰糖葫芦的工艺制作过程,也是四王村落人“熬”制幸福生活的履历之谈。放在如今即将入住新居的韶光节点,真是十分应景。
树新风 精神文明永外扬
从村落落分散居住到小区集中居住,生活习气和思想不雅观念自然也要随之改变,做好迁居的“后半篇文章”至关主要。四王村落提前谋划,在住得好的同时,在提升村落民精神文明上早下功夫。
“如何搭上互联网,把冰糖葫芦家当再做大做强?各位协商员有什么好点子、好办法?”一场议事会议,日前在四王村落文化广场的议事廊顺利开展。依托糖葫芦家当,四王村落百姓腰包越来越鼓,而与之对应的,四王村落的精神文明培植也越来越好,村落落内很多百姓的家门口都挂着“文明户”“党员示范家庭”等标识标牌,和谐文明的乡风和幽美整洁的村落貌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四王村落一年举办6次道德文化讲述的活动,内容全是村落民自己编排的,内容包括宪法法律的宣扬、文明城市创建等,从而不断提高老百姓的文明本色,现在老百姓都知道崇真向善。”王海松如是说。
溜达四王村落,房屋建筑统一方案、统一风格,村落规民约以农人画的形式在墙上表示,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村落民的文明素养。村落民张光玲说:“每天早上、晚上吃过饭出来闲步,看到墙上的文明标语,时候在提醒我们要做文明村落民。现在生活比以前好了,邻里之间相处融洽,哪家有事,大家都去帮忙。垃圾也不伏手乱扔了,大人小孩都一步一步往文明方向努力。”村落民于俊启以为环境到处都整理得干干净净,看着心里很痛快酣畅,表示出文明的气息,在四王村落生活感到很幸福。
除此之外,该村落特殊看重文化传承,培植明清民间仿古建筑——四王民俗馆,布展面积1200平方米,实物展品涵盖婚礼、生礼、寿礼、手艺、曲艺、民居、生产、生活等八个领域,展示当地生活习俗变迁,以及生产商贸、民间技艺等民俗事象。方案举办冰糖葫芦节,约请市民来村落免费品尝冰糖葫芦,不雅观看舞狮子、跑旱船、踩高跷等民俗演出。
“四王村落将坚持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全力提升村落整体实力,将山楂家当连续做强做大,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富余程度,同时让他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宜居。”王海松表示。
“糖葫芦好看它竹签儿穿,象征幸福和团圆”,这句随处颂扬的歌词,如今正成为四王村落人的生活写照。近年来,四王村落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落、全国俏丽宜居村落庄、江苏省最美村落庄……一个个响亮的名誉和头衔,不断唱响四王村落庄振兴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