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窟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天下上最大的寺院,同时也是天下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喷鼻香佛舍”。苏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时为供奉毗湿奴而建,三十多年才落成。吴哥窟是吴哥古迹最精华的部分,也是柬埔寨早期建筑风格的代表。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古迹列入天下文化遗产。吴哥窟是吴哥古迹的重中之重,成为了柬埔寨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
吴哥窟的整体布局:一道通亮如镜的长方形护城河,环绕一个长方形的满是郁郁葱葱树木的绿洲,绿洲有一道寺庙围墙环抱。绿洲正中的建筑乃是吴哥窟寺的印度教式的须弥山金字坛。
吴哥窟建筑庄严平均,比例和谐,无论是建筑技巧,还是雕刻艺术,都达到极高水平。吴哥窟的浮雕极其精细,且富有真实感,是全体吴哥艺术的精华,这些浮雕手腕娴熟、场面繁芜、人物姿态生动、形象逼真,当时已采取重叠的层次来显忐示深远的空间,堪伥称天下艺术史中的精品,表现了高棉能工巧匠的卓越艺术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