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河东区北京路公园及市民文化活动中央项目,是临沂市“十四五方案”的重点民生项目。河东区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哀求,利用城区内的开阔空间方案培植多处口袋公园。项目依此背景培植,总占地113亩,是一所集城市公园、图书馆、工人文化宫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项目差异于常规的建筑单体设计,而是将文化建筑与城市公园结合的一体化设计。在最初的设计中,我们首先对建筑进行了界定,把它作为一个公园的组成部分来进行设计,在建筑和公园之间的交卸处,要更多地考虑到“看”和“被看到”,而建筑则是把公园的水平维度转化为垂直维度。这样,就可以为居民供应更为丰富的城市空间资源。
市民文化活动中央设计挖掘场所基因,领悟地域印象,打造一个开放、绿色、多元的建筑功能形体。设计灵感来源于迂回的沂河、沭河。为传承这种河域印象,表示河东腾飞发展,建筑提取河流的柔性元素,用流动的形态呼应灵动的公园。一方面,曲线形式宛如伸开的双臂,以欢迎之态欢迎市民,拉近建筑与人的间隔;另一方面,两端缓缓上扬的建筑形体犹如舞动的沂河,也象征着腾飞的未来。作为河东区标志性公共建筑,面对城市,我们设计了更加前卫当代、充满活力的建筑形象,面对公园,我们则增加了更多人参与性的空间。
结合公园,我们打造了能够不雅观景的平台、台阶、挑空、楼梯,人们可以轻松地走出建筑,向外远眺,这让建筑与公园有了更多互动的可能。中部30米挑空设计,增加了南北城市界面与公园界面的流动性、延伸感,让空间可视、可达、可勾留。
平面一层及西侧2-4层均设计为行政审批中央,让市民能更加便捷地到达处理事务,且相对独立。东侧2-4层我们设计了更多的活动探索空间。如小戏院、青少年活动室、工人文化宫等,且与西侧行政功能通过中间挑空物理分隔,动静分离。全体5层设计为河东区图书馆,为市民供应各个年事段的活动空间。
建筑立面以曲线为主,增大了建筑对景不雅观的延展面,同时,通过造型的交错,削弱建筑的体量感,柔化与公园的交卸感。考虑到曲面易聚光,我们对玻璃幕墙的利用比较克制,竖向阵列排布的铝板,可以有效降落光污染。
北京路公园是一次公园城市的回归,设计取意“河舞东城”,寓意“三河齐舞,跃动东城”。景不雅观以“舞动的自由曲线”为设计形式,与市民文化活动中央建筑的设计形态产生互动领悟。项目采取“林荫+”设计模式,园地内所有活动空间覆盖高大乔木,隐于公园之中,为当地居民供应室外休闲、娱乐、健身等活动需求,也无限可能地激活公园内的每个空间环境,力求打造一处当代开放、生态活力、绿色共享的城市公共空间。
丨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临沂市河东区市民文化活动中央项目
项目位置:临沂市河东区
业主单位:临沂东城培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第二创作分院
项目规模:地上建筑面积27112㎡,地下建筑面积45547㎡,总建筑面积72659㎡
项目辅导:申作伟
项目主持:张科栋
方案设计:邵明垒、周靖东、范新、苗鹏、曹绪姣
施工图设计:赵开图、玄罡、杨加成、王怀密、王坤、朱晓亮、王加峰、解学娟、朱孔琛、付信飞、王艺洁、杨同鑫
景不雅观设计:施庆、王健、刘晓雪、王晓博
设计韶光:2022年4月
竣工韶光:20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