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校园书法笔会。
高丹妮 摄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海内外字画展在乌海市开展,图为市民在参不雅观台湾书法家作品展。
郝飚 摄

海北园林古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在空隙时练习书法已是企业职工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高丹妮 摄

书法作品拍卖现场。
石历增 摄

各种书法展常年不断。
郝飚 摄

农区书法笔会。
董巍巍 摄

书法用品市场火热。
张强 摄

昔日的乌海因煤而建,今日的乌海因书法有名。
经由几十年的高下求索,书法不仅深深地根植于这座城市,让乌海市拥有了深厚的文化秘闻,也融入到了人们事情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为一代代乌海人的精神家园,“中国书法城”已经成为乌海市最为金质的城市名片。
随着书法城培植的不断深入,书法文化家当也正在成为乌海市这座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路径。

挥毫之间尽显深厚秘闻

20世纪50年代末,来自全国各地的培植者相应国家号召来到乌海地区开采煤炭。
劳动之余,矿工们就地取材,用煤面儿当墨、拿低廉甜头的羊毫开始练习书法。
朴实的矿区书法文化正是乌海书法城的最初源头。

1994年,在浓厚的群众性书法艺术创作氛围中,乌海市委、市政府因势而谋,作出了创建书法城的决定。
2009年,乌海市出台了《中国书法城乌海五年培植方案》,拿出真金白银用于书法理论研究、书法创作、书法人才培养、书法展览、书法对外交流。
选送培养有出息的中青年书法家到大专院校及书法研究机构学习。

与此同时,在2007年至2016年9年的韶光里,乌海市还连续成功举办了8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和5届国际书法家当展览会。
这一以书法为主题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举办不仅提升了乌海市文化发展的内涵,促进了乌海市文化奇迹繁荣与文化家当发展的有机领悟,也匆匆使该市在海内字画界的影响力持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通过书法文化节这个窗口理解乌海市。

2007年8月9日,在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首届黄河明珠乌海文化节隆重开幕,乌海市的“黄河明珠乌海书法文化节”由此发轫。
2008年9月,在第二届黄河明珠乌海文化节开幕式上,乌海市被中国书法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书法城”,乌海市实验小学被命名为“中国书法兰亭小学”。
2009年9月,中国首届少儿书法艺术节暨第三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上举办的“中国最大规模青少年书法比赛”得到了上海大天下基尼斯之最。
2010年举办的首届国际书法家当展览会暨第四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是我国首次举办以书法家当为主题的国际性书法盛会。
在开幕式上,来自近30个国家、地区的100名书法家书写了130米长卷,创造了“最多国籍书法家书写长卷活动”的上海大天下基尼斯之最。
在2011年第五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暨第二届国际书法家当展览会上,乌海市还被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付与“中国硬笔书法名城”称号。
2014年10月,在第六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暨第三届国际书法家当展览会的开幕式上,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的海内规模最大的书法艺术殿堂——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正式开馆。
而2015年9月和2016年7月两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的系列活动让市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高水平书法艺术熏陶,也一次又一次将乌海市的书法文化和书法家当推向全国乃至全天下。

全民书法构筑精神家园

在教室练习书法,如今早已是乌海市中小学生每周的必修作业。
在乌海市实验小学宽敞通亮的书法教室里,学生们在专业书法西席的辅导下一笔一划负责地临摹字帖。
据理解,2009年,该市就出台了书法教诲方面的方案,在全市各级各种学校全面实行书法教诲,由政府免费供应书法教材。
通过传统书法教诲提升学生教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代价不雅观,现已成为乌海市探索出的特色教诲模式。

在乌海市,不止是校园中的学生在研习书法,从机关到企业,从社区到军营,书法文化可谓家喻户晓,并形成了大家爱好书法、学习书法、研创书法的良好氛围。
据统计,在乌海市55万人口中,常年研习书法的就达5万多人。
随时可以拿出作品参加各级书法展的也有3000多人。
目前,乌海市拥有中书协会员35人,自治区书协会员145人,200余人次得到过包括中国书法最高奖兰亭奖在内的全国性奖项。
每年由内蒙古自治区选送参加全国书展、书赛的作品中,乌海市的书法作品每次都占全部选送作品的40%以上。
“作为一座范例的工业城市,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却在这里如此遍及,群众对书法艺术如此热爱,这其实令人震荡。
”一位来乌海市参展的山东书法家曾这样评价。

得益于“书法五进”(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进军营)等一系列书法遍及活动的开展,乌海市的书法艺术群众化和社会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
据理解,乌海市全市现已建成标准化书法基地54个、书法活动室80个,覆盖了全市80%以上社区、90%的学校、50%规模以上企业和90%的军(警)营。
2013年,乌海市的“书法五进”模式得到了全国公共文化做事体系示范项目创建资格,2014年,“书法五进”创建事情提前完成。
这是自治区乃至全国唯一一个以书法文化活动为主题的公共文化示范项目。

现在的乌海,书法的气息弥漫在城市之中,大规模的书法笔会活动十分普遍,小范围的书法展示更是定期开展,各式书法作品在大街小巷、楼堂馆所、公园绿地随处可见。
“中国书法城”已经成为乌海最具特色、叫的最响的城市名片,“中国书法城·乌海”还荣膺自治区10大宣扬文化品牌之一。

转型发展开释文化活力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彰显著城市的内涵,多年来,书法文化的大发展不仅成为乌海市提升城市内涵和市民文明程度的有力抓手,而且还授予乌海城市与经济转型发展的新灵感与新路径。

近年来,乌海市着力推进“书法靓市”工程,在城市方案培植中融入书法元素,并建成了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滨河书法景不雅观大道、青山文字园、甘德尔山景区摩崖石刻等一大批主要的书法文化举动步伐。
同时,书法元素融入城市建筑之中,在黄河岸边博爱大道两边楼房上、树丛中、路灯上,都可以看到书法家用各种书体写的“爱”字。
以书法为主题的青山文字公园里,仿古阁楼与湖水相映成趣,各种书法碑石散落其间,书法韵味十足。
海北大街和一些道路两旁的路灯都被设计成了羊毫形状,一些建筑被装饰成了汉唐风格,就连个别加油站也在装修中加入了书法元素。
以乌海湖为核心,该市正全力打造蕴含书法文化秘闻的山水园林城市。

不仅如此,乌海市还大力发展以书法为龙头的文化家当。
几年来,乌海市不仅通过举办“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国际书法家当展览会”、纸墨笔砚展销等文化活动来推动文化家当快速发展,同时还设立了文化家当发展专项基金,扶持和帮助各种文化企业做大做强。
该市纸墨笔砚、文博会展、字画奇石等文化家当的兴起,为乌海市实现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构建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央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乌海市的书法文化家当不断发展,一个“展”“会”“赛”“戏”“大型活动”五大系列品牌的发展模式已形成,目前,乌海市字画院、字画廊、奇石、仿古家具店铺有近百家,年业务总收入超亿元。

2016年召开的乌海市第七次党代会上明确指出:“推进文化家当构造调度,加快重大文化项目培植,促进书法文化、蒙元文化、草原文化、赏石文化多元发展,推动文化家当成为城市转型发展新的增长极。
”以此为思路,乌海市今后将连续深入开展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书法万里行”等大型节庆和文化互换活动,积极造就发展文博会展、字画奇石等特色文化家当,重点打造书法文化、甘德尔山蒙元文化、太阳神岩石文化、葡萄酒文化四大文化家当园区。

站在新的历史出发点,书法文化、赏石文化、葡萄酒文化等繁荣发展的多元文化正推动着乌海由工业之城向文化之城大步转型。

连台好戏打造品牌盛宴

大漠湖城再展文字新画卷。
火热的8月,乌海市又将迎来一次书法文化盛宴。
8月25日至27日,全国书法名家佳构展、第九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将在乌海市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举办。

本届书法艺术节期间,“笔歌母亲河、墨舞中华情”百米书法长卷书写活动、全国名家书法佳构展、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馆藏作品展等好戏将轮番上演。
期间还将进行中国书法城·乌海发展走向漫谈会、全国书法名家“来沙漠看海”采风活动等书法互换活动。
乌海市民又将在家门口品味文字飘喷鼻香,体验畅快淋漓的书法文化大餐。
本次书法节的举办也势必将持续提升“中国书法城·乌海”品牌影响力,为乌海市推进以书法城培植为龙头的特色文化培植添砖加瓦。

在此之前,今年4月中旬至8月中旬,乌海市还陆续组织开展了“书法万里行”走进吉林市和葫芦岛市、“家风耀长河”主题书法作品展、“守望相助 亮丽北疆”内蒙古美术名家走进乌海培训写生美术作品展、乌海市女子书协成立15周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海内外字画展和“守望相助 亮丽北疆 风雨兼程铸辉煌”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文献展等一系列群众性字画活动。
(郝飚)

原标题:大漠湖城浓情文字书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