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履行见地》,我市将加快生产基地培植,2018年年底,重点扶持造就1至3家装置式建筑家当生产基地。为推广装置式建筑运用,我市以点带面,以中央城区为装置式建筑重点示范推进区域,集中连片发展装置式建筑;2018年,由魏都区、东城区从政府投资或主导项目中各选择1个项目率先采取装置式建筑技能。自2019年起,重点推进区域政府或主导项目、保障性住房项目,以及20万平方米以上新建非政府投资的项目原则上全部采取装置式建筑技能。到2020年年底,全市装置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面积比例达到20%,力争到2025年年底此比例达到40%。
我市将对推广装置式建筑,给予地皮、资金、税收优惠等多方面政策支持——
在用地保障方面,每年培植用地供地面积中,落实一定比例的装置式建筑项目用地,并逐步提高落实比例。2019年,中央城区在培植用地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建筑面积不少于20%的装置式建筑,到2025年落实比例在40%以上。
在财政支持方面,设立装置式建筑发展专项资金,装置率在50%以上的绿色装置式建筑项目,市财政予以适当奖补。
在税费优惠方面,装置式建筑新技能、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生产单位,可按现行税法及干系政策享受税收优惠。装置式建筑预制品部件生产企业优前辈入特色工业园区,同时享受家当集聚区优惠政策。
在行业勾引方面,装置式建筑工程可纳入工程审批绿色通道。对装置式建筑项目,在重污染景象赤色、橙色预警期间,除开挖、回填、场内倒运、掺拌石灰、混凝土剔凿等土石方作业外,可正常进行施工作业。投入开拓培植资金达到工程培植总投资的25%以上,可申请优先办理商品房预售容许证。
我市还鼓励金融机构对培植装置式建筑家当基地等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利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装置式商品住房的,按照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给予支持,等等。
同时,我市将把装置式建筑事情纳入城市方案培植管理、节能减排、经济社会发展考评等监督考察,定期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