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镇一起向西北,
乘流而行,遇径即止。
是一片清凉所在,名曰径山,
山色浓密,雾气氤氲,
山行道路极为险要,
一起盘桓而上,
两边风景迅退却撤退复又重现。
逐渐到高处后,山色一片明朗,
可以眺见径山寺凌霄阁的屋脊。
径山寺仿宋建制,
山墙一改惯常的红黄相间,
而是七朱八白,举折平缓,
既不同于唐样木构,
也差异于日本的和样建筑,
浓郁的宋风听说是从当年的
渡宋日僧的一项主要遗物
——《五山十刹图》中虔诚的复原。
这样独特的径山寺,
如伏藏般隐匿在山谷之间,
等待来人的发掘。
径山寺的总门设在山下,
覆盖黑瓦,凛凛如武士肩甲。
刻有“天下径山,清凉法界 ”八个字。
字体朴素,
显露出莫能与之争的气概。
宋宁宗时嘉定年间(1208-1224),
有大臣请奏设立江南禅寺的等级,
标定禅院的五山十刹。
五山位于所有禅院之上,
十刹次于五山。
径山寺曾被奉为“五山十刹”之首。
宋孝宗时天子书“兴盛万寿禅寺”,
又赐以《圆觉经解》,
因此径山寺敢冠以“天下”之名。
公元1259年,
日僧彻通义介受永平寺怀奘叮嘱消磨,
入宋巡拜五山十刹,
三年后返国撰《中国五山十刹》一书,
不仅根据中国五山禅规
制订了永平寺的禅规,
更主要的是,
作为南宋禅院建筑实录的
《五山十刹图》,
从伽蓝整体配置至殿堂寮舍形制、
家具法器、
乃至极为细微之处,
莫不详细图记。
尤以建筑的部分最为详尽,
约占全卷之大半。
以是可以这么说,
《五山十刹图》是整体、
深入地认识与把握宋元禅寺
全貌及其详细内容的唯一史料。
此书之后,
日本寺庙建筑无不受其影响,
比如日本建长寺,
便是模拟径山寺的样子造的。
这次径山寺复建,
其设计方案正是充分接管
建长寺的宋代建筑元素,
同时重点参考《五山十刹图》
按照宋代的原样进行重修。
这使得正在重修的径山寺,
具有了极其浓郁的宋风,
优雅、极简,
在海内尤为罕见。
穿过总门,上得山来,
走过一段弯曲的回廊之后,
是恢弘的径山寺禅宗样山门。
这五凤山门,
是全木构造重阁模样形状,
一层为天王殿,
二层依宋代禅院规制供奉五百应真。
三开间,对应佛家的“信心、聪慧、慈悲”,
伸展的两叠屋面下,
风雅的斗拱展现光影闪动。
背负梁凛,
十二根原木巨柱扎根在石基上,
承托起这个发轫于
南宋时期《营造法度模范》的庞然大物。
山门正面当头是破风抱厦,
高悬的牌匾黑漆金字,
上书“ 径山万寿禅寺 ”六个大字,
唐朝往后,
中原建筑随着国运一起衰迈,
斗拱等构件由唐时的
壮硕一起转而细碎,
至明清时已经沦为装饰。
径山寺新修的山门
受宋代建筑影响颇深,
兼具刁悍与纤致,
不雅观之如品稼轩词。
其后的建筑:
过了五凤山门,
中轴线上依次是释迦宝殿、
藏经楼、不雅观音殿,
一起指往高处的半山腰排去。
最高处是凌霄阁,
两面还有禅堂、
药师殿、大慧院等。
优雅、极简,这些宋代禅院的美学特色
在径山寺得到了充分表示。
连寺庙中的柏树,
听说都是七百年前由
首创者种下的宋代的品种。
仰不雅观、细品,“唐样”、
“大佛样”这些来源于
南宋期间今江浙地区
的禅宗佛寺建筑样式应接不暇,
相继而来,跃入眼帘,
令人惊喜连连。
外不雅观上,
枓栱制作细腻且排列周详,
补间铺作最多达两朵,
形制与柱头铺作同等,
采取重栱计心造,
这是中国木构建筑在
宋朝新涌现的突出特色。
内部构造上,
“串”的利用,梁、
铺作穿插连接、
咬合一体的有机构成形式,
表示和反响了
江南厅堂作法的一些特色。
现存日本镰仓的
东大寺南大门
正是镰仓重修时
中国南宋的遗构,
最为突出特色是“插栱”的利用,
即插在柱头卯口内
连续偷心的丁头栱,
自柱头上层层伸出托住屋檐,
极有特色。
禅院,则是宋式“枯山水”的代表。
“于无池无遣水处立石,名曰枯山水”
佛教、禅宗的自律苦行精神
结合北宋的山水画意境
融入到了庭院景不雅观当中
宋人创造了这种无水的枯山水风格。
后于12世纪传入日本。
说到禅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其深度和广度皆超乎人们的想象。
日本的庭院文化也不例外,
被视为庭院文化代表的枯山水,
与禅宗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作为枯山水的代表
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
京都龙安寺的石庭,
实在是宋代径山寺禅寺庭院禅的仿作
庭院中没有水元素
同时也没有着花的植物
仅仅用石头、白沙,以及少量苔藓
就展现出禅意的大千天下
这种自然不雅观和山水思想和
禅宗思想密不可分。
(未完待续)
交通路线: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径山山顶
目前,每天发4班车。发车韶光为:径山寺7:20、12:20、13:20、17:30(至余杭);六公园8:40、9:40、14:40(至余杭)、15:40。
同时还有两趟“区间定时班”:余杭至径山寺6:00,余杭至六公园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