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建筑非常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平衡契合,常以幽美的造型为山水风光增长意趣。传为"北宋三大家"之一范宽所画的《雪山楼阁图》,将殿宇、草堂等建筑置于雪山寒林之中,与雄浑苍郁的山水融为一体。
此图现藏于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入编《宋画全集》,画作采取了北宋山水画常见的全景式"高远"构图。主峰巍然耸立,披素戴雪,周遭群峰拱卫,寒林萧色,峰下流泉汇聚,寒潭寂寥,雪天山间,万籁俱寂的景致跃然纸上。
图中共有四处建筑,山下是一座构造大略的木桥,不设栏杆,便于山间荷物或挑担的行人通过。桥上有两位冒雪赶路之人,他们头戴风帽,身背行李,手拄拐杖,小心翼翼地走过积雪湿滑的木桥。桥头小径蜿蜒伸向一处草庐,庐身半现半隐蔽于山石林木之间,庐顶已积起落雪,与皑皑山景浑然一色。
庐内一位文士在童子陪伴下凭栏赏雪,循着文士的目光望去,可见一组规模弘大的殿宇,屋顶鳞次栉比,一派莹白,成为全画最光亮夺目的地方。个中位于最深处的正殿采取重檐庑殿顶,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屋顶,常用于宫中正殿或宫门正楼,也可用于天子敕建的寺不雅观等建筑。
图中楼阁门窗紧闭,尤显肃穆威严。与殿宇隔山相对的另一侧山坳中藏有一座关隘,底层可以通人,上层能够瞭望远方。此时大雪封山,隘口阒无人迹。画面下部一艘渔船停泊在溪畔,渔夫一家在船上捕鱼吹爨休憩,构成了一个流动而温馨的生活空间。
纵览全图画家以磅礴奇伟的笔墨描述雪景峰峦,又用几惩罚歧等级和功能的建筑奥妙点景,绘就了一幅气势撼人的雪景山水图,展现了传统营造与自然山水相融互摄的风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