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外,专属于北京城的新旧参半的气息,已经呼之欲出:远眺,有中心戏剧学院、中国美术馆这样颇为恢弘、设计感十足的当代建筑群;近看,亮果厂胡同、小取灯胡同纵横交错,低矮的砖墙灰瓦和年代感十足的老北京民居,将“77文创园”围在其间。
作为最近刚被列入首批北京市文化创意家当园区名单的代表性园区之一,“77文创园”也像它独特的地理位置一样,变成了新与旧的分边界,雅与俗的粘合剂。
“你说77文创?我去过我去过!
里面高等得很!
”在亮果厂胡同住了一辈子的钱大爷,笑着对《城市导报》比划道,“这里原来是北京胶印厂,我就在阁下玩大的。后来为了环保,胶印厂搬到了其他地方,这里的旧址就被保留了下来。”
走进“77文创园”的正门,属于上世纪的工业气息险些迎面而来:几层高的红砖小楼,墙漆有着光鲜的剥落痕迹,之前胶印厂遗留下来的钢管已经锈迹斑斑,纵横叠加,给全体园区增长了几分朋克之美。
高处,蜿蜒弯曲的游廊上是厚重的铁制楼梯,将园区内孤零零矗立的楼房连成一体。站在楼梯顶上向下望,一些新奇的雕塑、涂鸦和美术作品,点缀在铁锈红的砖楼之间。一个1991年生产的德国造烫金模切机,被特意摆在园区的角落,彰显了一段胶印厂人的影象。
“这里很有设计感,很俊秀。”家住附近的程序员杜师长西席,是一名拍照爱好者。趁着周末,他拐到了“77文创”拍了许多照片,“这里乃至比有名的798艺术区还要好,由于很小,反而可以参不雅观得很彻底。”
适逢周日,类似杜师长西席这样的游客也有不少,三三两两地穿行于楼层之中。楼宇之间镶嵌着一些当代化的咖啡馆、便利店和小型阅览室。
“这里从2012年开始改造胶印厂,2014年文创园落成,周围的老街坊有时会来这里逛一逛。”钱大爷说道,“不远处便是中国美术馆和中心戏剧学院,也能看到不少年轻学生和外国人来这里参不雅观。”
继承着老胶印厂的影象,年轻的“77文创”成了一个小小的纽带,联结起老一辈和年轻一代共同的文化追求。
“艺术和商业,不一定相互抵牾”“77文创园”的2号楼,如今已经住满了事情室——一扇扇的磨砂玻璃门隔开了一个又一个房间,不少拍照、时尚或媒体团队驻扎于此——这险些是北京城每个文创园都拥有的营利模式:供应给一些团队相对开放的办公空间和良好的事情氛围,将其变成办公区。
但在2号楼的前面,一间偌大的展厅吸引了的把稳:作为园区内唯一一个正在进行中的美术展,以西北民俗风情为主题、由“无用公司”主理的“无用美术展”,吸引了不少游客的把稳。
展厅内光芒阴暗,悠扬的西北民谣萦绕于耳际,带着陕北地区粗犷气息的夹袄、背心,专门垦植于黄土高原之上的农具等等,带着光鲜的民俗标签,让不少不雅观展的游人赞不绝口。
“这种美术展每半年一次,参不雅观是完备免费的。”“无用美术展”的卖力人赵小姐见告《城市导报》,“我们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花费了大量的金钱物力,对西北地区进行调研,才有了如今的展览。”
作为一家主打有机食品产销的公司,“无用”将没有参不雅观门槛美术展蜕变为了无形的品牌推广——在展馆的隔壁,便是“无用”有机产品的发卖门店,不少游人看完展览,拐进了门店进行消费。
“我们希望借助艺术和文化的力量,将公司的影响力扩大化。”赵小姐说道。
将带着胡同味的艺术,领悟进了商业运营之中,这在“77文创园”并不少见——在“无用”的对面,一家咖啡馆墙外张贴的海报,便是关于一位中国独立记录片导演的艺术展览信息。
“我们会承办这些艺术展,”咖啡馆经理Tehau见告,“艺术和消费,左右开弓。”
“小而美之花”比较于北京其他建筑拔群、配备一流商业举动步伐的文创园,“77文创”十分接地气——楼群低矮、空间狭小,阁下胡同的入口处,还能听到孩子们的玩闹声,大爷大妈坐在墙根下的石凳上晒太阳,自行车“叮铃铃”地穿梭于人流之中。
“我们和798艺术区这种文创园的创办理念不同,我们是只管即便低调,也承担了一定的社会任务。”卖力运营“77文创”的北京东方道朴文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道朴”)常务副总经理李明见告,“在改建胶印厂的时候,我们只管即便保持原貌,也没有做什么大力的推广,顺其自然。”
而在2号办公楼对面“北京剧目排练中央”的存在,彷佛也呼应了李明所说的“社会任务”——这栋建筑面积逾3000平方米的排练中央,坐拥19间专业排练厅,租金却只有周边租赁市场的1/3,每间排练厅每天的租金只有300元。
这种间接为戏剧行业供应补贴的办法,是东方道朴CEO王雷的得意之作——“77文创”被周围浩瀚美术馆和剧院环抱,变成了戏院舞台之下的一块艺术桃源。演员、剧组来到这片价格低廉、环境优胜的排练场所进行戏剧排练,十分便利。
排练中央楼下,张贴着数十张戏剧海报——这些剧目在北京的各大剧院上演,乃至巡演全国,但作品的雏形,全都是在这栋三层小楼里生根萌芽,有了艺术初初的样子容貌。
离开“77文创”的时候已近薄暮,这片园区仍像几个小时之前一样宁谧,躲在街边川流不息的人流、和韵味十足的老北京胡同之中,悄悄绽放属于它的“小而美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