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友下海

桂秋自幼酷爱皮黄,曾以京剧票友身份在北平浙慈会馆堂会上票了一出《女起解》,引来里手瞩目。
1924年,18岁的黄桂秋从北京汇文中学毕业,先是在北京电话局担当话务员,后又在哈尔滨铁路局短期任科员。

王琴生建筑设计 常见问题

经三姐夫赵汉卿引荐,黄桂秋1926年拜陈德霖为师,成为其关门弟子。
陈德霖是清末民初著名京剧青衣演员,被誉为“青衣泰斗”,学生浩瀚。
陈德霖欣赏黄桂秋做人规矩、学戏负责,为了提携他,乃至让半子余叔岩与其同台互助,上演《四郎探母·坐宫》《王宝钏》等经典剧目。

1927年,黄桂秋应邀加入马连良挂头牌的春福社,首场演出《宝莲灯》反响极佳。
一炮打响让黄桂秋肃清了顾虑,由此正式“下海”。
此后,京城名家杨小楼、高庆奎、言菊朋都约请黄桂秋与他们同台互助。
1928年,他随马连良首次赴沪,同台献演于“丹桂第一台”,深得上海不雅观众好评。
1930年,陈德霖、黄桂秋师徒到天津春和大戏院演出,打炮戏贴演《银空山》《大登殿》,黄桂秋的演出同样轰动津门。

自成一派

图说:群贤别墅 新民 金晶 摄

1941年,黄桂秋决定南下上海闯荡。
挑班演出时,戏班中有俞振飞、纪玉良、李盛斌等名角,黄桂秋与俞振飞同挂头牌。
来到上海后,他还拜访了周信芳、盖叫天两位大师,周信芳很欣赏黄桂秋的演唱与演出风格,常常约请他互助演出。

当时,京剧名伶到上海献艺,就像是参与戏班比武。
面对高手如林、竞争激烈的场面,黄桂秋心想自己若无绝技,若无独到的演唱,很难立足。
恩师陈德霖曾经对他说过“像我者去世”,黄桂秋便沉下心来研究唱腔,力求形本钱身独特的演唱风格。
黄桂秋找来“四大名旦”的唱片,反复播放、仔细研究,接管他们的长处,再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博采各派之长,终于探索出了一条“老腔新唱”的艺术道路,后来被里手们誉为“黄派”。
黄桂秋的演唱吐字清晰,归韵有味,多用湖广韵,显得古朴方正,很有明显特色。

1949年后,黄桂秋组建秋声京剧团,陈大濩、关正明、张文涓、王琴生、迟世恭等名角加盟,全国各地的演出邀约不断。
1958年,黄桂秋加入上海新民京剧团,后并入上海京剧院。
自1963年起,黄桂秋在上海京剧院学馆任教,培养了一批精良演员,著名演员李玉茹、童芷苓、顾正秋等都曾跟他学习。

黄桂秋1942年曾寓居于瑞金二路225弄群贤别墅36号。
群贤别墅建于1912年—1936年,新式里弄建筑,有砖混构造三层楼房44幢,占地面积5.76亩,建筑面积6528平方米,弄内通田子坊。
底层为红砖外墙,二、三层为水刷石外墙,机制红瓦屋顶。
一楼有外廊,铺拼花地砖,二楼有百叶窗,窗檐下有方形装饰,三楼有晒台,立宝瓶式栏杆。
2016年7月7日,群贤别墅被黄浦区文化局公布为文物保护点。

新民 沈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