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培植 均采取绿色设计和施工工艺
“冬奥场馆培植处处表示着绿色奥运”,市住房和城乡培植委员会副主任丁胜先容,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全部新建场馆均采取高标准的绿色设计和施工工艺,在场馆培植中坚持“建筑节能、建筑节地、建筑节水、建筑节材,保护环境”,所有新建场馆均取得三星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个中,国家速滑馆是环球首个采取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蒸发制冷的冬奥速滑场馆,这一技能是目前天下上最环保的制冰技能,碳排放趋近于零;国家雪车雪橇中央的比赛赛道是天下上首条整体加盖遮阳棚的赛道,遮阳棚可以有效降落景象成分对冰面的影响,从而最大限度降落赛道的能源损耗;国家高山滑雪中央施工中采取表土剥离及回收利用技能,减少赛区内的水土流失落、最大化减少客土引入赛区、保护原生种子库,减少外来物种入侵的几率。
在全市范围内,本市严抓“绿牌”工地创建,不断提高施工现场扬尘管理管理水平,为圆满完成环境整治事情打下坚实根本。截至目前,已开展两次“绿牌”工地评比事情,全市已有123项工程被评为“绿牌”工地。
下一步,全市房屋建筑及市政根本举动步伐工程施工现场将持续开展环境整治提升事情,哀求项目参建各方严格落实《绿色施工管理规程》各项哀求,确保“路面不见土、车辆不带泥、周边不起尘、裸土不外露、黄土披绿装”,勾引主要街道、传统文化街区和市政府规定的特定地区的现有建筑物改造和外部装修采取与周边环境相折衷的硬质围挡,禁止利用施工工地围挡设置户外广告,严禁在各种施工围挡上乱涂、乱画、乱张贴,进一步加强施工工地扬尘管控、施工围挡规范设置和建筑垃圾管理事情,同时合营都城环境办对物业小区、房地产领域造孽小广告持续开展专项整治,为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供应坚实的城市环境保障。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频年攀升稳步向好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建华先容,北京市的生态环境状况在稳步向好,“十三五”期间,北京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频年攀升,由2015年的64.2增长到2020年的70.2,增长9.3%。北京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原则,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与绿色办奥相结合,多措并举打造天蓝、水清、生态美的城市新面貌,惠及市民。
于建华表示,“十三五”以来,北京市聚焦细颗粒物(PM2.5)污染,深化“一微克”行动,以超常规的方法和力度管理大气污染,北京市大气污染管理被纳入联合国环境署“实践案例”。尤其是2021年,北京连续深入推进“一微克”行动,截至10月尾,PM2.5累计浓度32微克/立方米,创下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优和在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中最优的“双优”成绩。在其他3项紧张污染物中,二氧化硫(SO2)浓度已连续多年仅为个位数,远优于国家标准,二氧化氮(NO2)和 可 吸 入 颗 粒 物(PM10)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市民“蓝天”幸福感显著增强。
2020年,北京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为0.41吨,比2015年低落了26%以上,逾额完成国家下达的20.5%的“十三五”任务,为全国各地低碳城市培植贡献了“北京履历”。
水质改进 生态补水吸引一批珍稀水禽留京
市水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进怀先容,通过生态补水至今,全市已新增23条有水河道,增加有水河长418公里,增加水面32平方公里,密云水库蓄水量达33.59亿立方米,打破历史最高记录。北京市地下水位连续六年回升,截至今年11月19日,全市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为16.93米,地下水水位比年初回升4.98米,地下水储量增加25.5亿立方米,实现了“藏水于地”的目标。
通过大范围跨流域生态补水事情不仅使河道内水质明显改进,各种污染物浓度指标大幅低落,还使一些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和水生态功能得到规复,水生动植物种群稳步增加,黑鹳等一批珍稀水禽成为常客留鸟。水生态康健状况持续改进,紧张河湖实现了水清、岸绿、安全、宜人,也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举办营造了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近年来,全市水环境管理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全市污水处理率达95%,劣V类断面全面肃清。连续履行三个三年治污方案,全市再生水利用量达12亿立方米,中央城区和城市副中央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处理举动步伐全覆盖、全网络和全处理。全市142条段黑臭水体全部完成管理并得到长效巩固,累计整治小微水体890条。
与此同时,本市稳步推进河湖岸线空间开放共享,推进城市滨水空间慢行系统培植,结合冬奥,开放天然河湖水域供市民开展滑冰等冬季冰雪运动。大运河北京段实现通航,凉水河、西南二环水系等滨水游憩通道全面打通,“亲水游”已蔚然成风。
(原标题:冬奥场馆全部采取绿色设计)
来源:北京 骆倩雯
流程编辑: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