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源县金色的大地 黄兴能 摄
全州累计完成
屯子劳动力转移就业90.23万人次
个中建档立卡穷苦劳动力16.11万人次
农大家均纯收入大幅提升
2019年达到12665元 年均增长9.81%
“党的政策‘阿克几’(非常好),‘阿克几’,‘阿克几’!
”84岁的傈僳族群众乔中美,竖起大拇指连声夸奖。她住在云龙县苗尾乡阿兴地村落,过去从竹篱房搬进垛木房,如今又从垛木房搬进砖混楼房,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老人的生活变迁,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精准施策推进脱贫攻坚的生动写照。
5月17日,云南省公民政府发布关照,正式批准弥渡、云龙、剑川等31个县(市、区)退出穷苦县。至此,大理州11个穷苦县全部退出穷苦县序列。
写好精准文章 实干巧干闯新路
习近平总布告始终关注大理、心系大理。2015年1月,习近平总布告在大理稽核时提出“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在这里提出“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在这里提出“大家的日子一定会更好”。5年来,习近平总布告多次作出主要指示指挥,为大理的发展指明了提高方向、授予了重大义务、供应了根本遵照。
大理是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国土面积2.95万平方公里,风花雪月,旖旎秀美。多少年来,生活在这块地皮上的白族、汉族、彝族、回族等13个世居民族,奋力与穷苦抗争,全力培植俏丽幸福家园。然而,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滇西边疆片区的主沙场之一,大理州的12个县(市)中有11个穷苦县、34个建档立卡穷苦州里、541个穷苦村落,建档立卡穷苦人口109702户420858人,脱贫任务任重而道远。
在党中心、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倔强领导下,大理州负责贯彻落实党中心、国务院的决策支配,负责贯彻落演习近平总布告对云南事情的主要指示精神,坚持以脱贫攻坚和洱海保护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任务制和五级布告抓扶贫”哀求,领导带头遍访穷苦州里、穷苦村落、穷苦户,一线检讨、一线督战、一线问效,全州高下强化任务落实、政策落实、事情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向穷苦展开历史性大决斗。
“脱贫前哨党旗红、我是干部我先上、我是党员跟我干。”云龙县党员干部积极投身“顶在前面、干在难处”专项行动,抓支部培植,支部高举“一壁旗”领着干;抓干部作风,干部拧成“一股绳”带着干;抓党员示范,党员怀揣“一颗心”带头干。把困难当“铺路石”、一线当“磨刀石”、干事当“试金石”,啃“硬骨”、拔“穷根”、破“困局”,不断占领深度穷苦堡垒,用自己的“辛劳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祥云县树立“领导干部当里手、扶贫干部做专家”的理念,强化理论武装,肃清本领惶恐;强化示范引领,立足务实担当;强化精准施策,巩固脱贫攻坚。各级领导干部和驻村落扶贫队员把“作战图”挂在心上,把“指挥部”建在脱贫攻坚沙场上,提升攻坚能力,促进全县实现高质量脱贫。
南涧彝族自治县捉住清华大学定点帮扶的机遇,积极对接争取,以开办清华附中“创新实验班”、强化干部本色培训、夯实根本教诲为载体,从教诲智力领域进行精准帮扶,增强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走出了一条从根源上摆脱“本色型穷苦”的发展新路。
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剑川县在省扶贫办的全力辅导支持下,精准订定“一库两图”脱贫攻坚履行方案,即科学体例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州里脱贫攻坚路线图、村落级脱贫攻坚施工图,形成县村落庄户脱贫攻坚“一盘棋、一本账”。
“人在崖上走,水在崖下流。”千百年来,鹤庆县六合乡等地饮水难是群众心中之痛。鹤庆县力克困难、方案培植“六合燕子崖提水、羊龙潭集中供水、黄坪下片集中供水、舍茶寺提水供水及草海镇西山片区集中供水”等5大片区安全饮水保障工程,彻底结束了穷苦边远山区时令性缺水的历史难题,奠定了全县准期脱贫的坚实根本。
写好生态文章 家当茂盛展新姿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生态扶贫将生态文明培植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是生态保护区开展扶贫开拓事情的主要举措,也是大理州脱贫攻坚中的一道亮色。
大理州着力把“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七个强化”踏实落地落细,确保大家有脱贫增收道路。各地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全面实行“党支部+龙头企业+穷苦户”家当扶贫模式,鼓励种养大户、农人互助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与穷苦户建立稳定的带贫机制,让穷苦群众通过发展生产和就近就业,在家门口端上“金饭碗”。同时,大理州以“外输、内拓”办法促进群众就业,全州累计完成屯子劳动力转移就业90.23万人次,个中建档立卡穷苦劳动力16.11万人次;全州共建立扶贫车间169个、吸纳穷苦劳动力3005人,开拓村落庄公共做事岗位、就业17354人,确保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洱海之源的洱源县,树牢“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洱源净、洱海清、大理兴”意识,统筹生态生存,折衷增绿增收,在一个沙场打响脱贫攻坚、生态管理两场攻坚战。生态工程绘底色,生态管理涵养清洁水源,污染管理培植俏丽田园,易地迁居筑就幸福家园,人居环境越来越美;绿色发展增亮色,着力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康健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生态家当越来越优;生态收入添成色,通过群众投身公益性岗位、发展生态家当、履行生态补偿等路子,群众生活越来越好。
金沙江畔的宾川县创新模式,因时制宜构建扶贫“大家当”;领悟升级,确保家当扶贫长效发力。全县成功探索和发展了“党组织+龙头企业+穷苦户”的家当扶贫模式,共绘一幅“坝区葡萄园、坡地橘果园、山区核桃园、江边咖啡园”的家当蓝图,以葡萄、柑橘为主体的高原特色当代农业,让穷苦地区群众过上了好日子,呈现“村落庄靓、家当兴、百姓富”的大好局势。
民歌《小河淌水》的故乡弥渡县,立足传统生猪养殖大县实际及家当发展现状,探索创新“党组织+龙头企业+金融机构+互助社+穷苦户”的家当扶贫模式,通过招大商、引大商,引入正大集团履行50万头正大生猪百口当链扶贫项目,构建集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产品发卖为一体的百口当链,实现穷苦群众稳定脱贫、村落级集体经济持续增收,促进一二三家当领悟发展。
千年白族古渔村落大理市双廊镇,积极探索“山下”旅游带动“山上”家当发展,“山上”扶贫拓展“山下”旅游经济,促进以旅养农、以农匆匆旅,折衷发展、绿色发展,打造天下一流的双廊艺术小镇,实现屯子资源“活”起来,屯子要素“动”起来,穷苦群众富起来。
写好乡愁文章 戴德奋进谱新篇
“习近平总布告和大理白族群众在一起”的彩色画,正直直正贴在正屋,门口有一幅红彤彤的对联:“脱贫致富须靠自强,同奔小康当念党恩。”横批为“铭记党恩。”漾濞彝族自治县龙潭乡己路河村落民李碧育的新居干净清爽,一家4口的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2199元增长到现在的13655元。
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实践中,大理州交出了决斗决胜脱贫攻坚的“大理答卷”。农大家均纯收入大幅提升,2019年达到12665元,年均增长9.81%。公共做事和根本举动步伐明显改进,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11个穷苦县脱贫摘帽,541个穷苦村落脱贫出列,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在祥云、宾川、巍山、洱源、鹤庆5县首批脱贫摘帽后,大理州及时推进“防思想松懈,防返贫致贫,抓巩固提升”各项事情,切实提升脱贫攻坚成色质量。同时,全州坚持志智双扶,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戴德”主题活动,履行了“政策宣扬、特色宣讲、主题演讲、文艺演出、村落庄文化氛围营造、屯子精神文明创建、移风易俗客事从简、前辈范例选树、群众满意度提升”九大行动,增强穷苦群众脱贫的决心和斗志。
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并重。永平县龙街镇古富村落以“寨子清洁·我家干净”为纲,以“十星评比”为目,以室内卫生清洁、屋外卫生清洁、个人卫生清洁、家中庭院绿化美化、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摆放规范的“三洁一绿一规范”为网。创建一套机制,勉励群众“我要干”;抓实屯子党员、致富好手、田秀才、土专家群体,抓实穷苦户和边缘户等普通村落民群体,扶着群众“要去干”;开展“党建+人居环境”行动、村落容村落貌提升行动、“十星评比”创先争优行动,促进群众“要干好”;突出强化任务落实、机制履行、保洁管理、垃圾处置,引领群众“撸起干”。如今,村落容颜值越来越高,村落民气质越来越好,乡风乡愁越来越浓。
漾濞县探索出苍山西镇光明村落为代表的“五五模式”:家当上旅游入村落、地皮入股、核桃入社、产品入网、院子入景,户户奔小康;人才上在传授教化中育、群众中培、企业中带、项目中练、社会中引,家家有技能;文化上打好历史、核桃、民族、农耕、饮食文化牌,处处有乡愁;生态上护山有队、管水有制、种田有标、植绿有责、保洁有约,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组织上抓好思想联员、班子联责、发展联户、管理联动、做事联心,个个争先锋。全县开展“客事从简助推脱贫攻坚”,脱贫攻坚与村落庄振兴有效衔接,崇尚勤恳节俭美德,养成康健生活办法,传承文明乡风家风。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探索建立“群众会议制度”,谁来开?领导干部带头召开群众会;怎么开?到村落民小组田间地头开;开什么?加强政策宣扬办理实际问题;开得有效?让群众一听就懂一学就能干。群众会议制度打通了干部群众的生理界线,统一了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增强了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提升了群众脱贫攻坚满意度,凝聚起奋力攻坚的磅礴力量。
摘帽不摘任务、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大理州扶贫办卖力人说,“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出发点,要让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历史和公民考验,奋力推动大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庄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