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起,中关村落论坛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每年以不同议题广邀国内外科学家、企业家、新锐创业者等互换分享,纵论创新。历经十余年景长,中关村落论坛已成为环球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科技创新高端国际论坛,是面向环球高科技创新互换互助的国家级平台。
中关村落国际创新中央位于海淀区中关村落核心区,毗邻玉泉山、颐和园、圆明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地处北京历史文化遗产高地“三山五园”与中关村落科学城核心区的交汇地带,总用地面积约5.9万平方米。
在限高12米的约束下,总建筑面积约6.5万平方米、拥有约1.7万平方米绿色屋面的建筑,如同一片富有生命力的叶片,轻轻落在大地上。
建筑的形态在大地上由北向南缓缓伸展。从不远处的三山向会址方向远眺,建筑体量完备消隐于城市中,绿色屋面以蕴藉谦善的姿态融入五园三山环境中,成为其在城市内的绿色延伸,也成为都邑中难得的大地景不雅观。
从城市界面近不雅观,紧挨城市交通干道的建筑南起北伏。通透的立面幕墙随着建筑形态起伏,成为城市立面。玻璃幕墙采取竖明橫隐式框架系统,超白半钢化玻璃面板让城市与建筑的连接界面变得更加开阔,增加了室内外视线的互动感。
悬挑的屋面下是宜人的城市灰空间,遮阳避雨的同时,让室内外空间自然过渡。
2769块形状、曲率各不相同的氟碳喷涂双曲蜂窝铝板,以“下搭上”的形式排布于屋顶的异形钢构造之上,形成疏密有致的银白色百叶,也有利于隐蔽布局、网络雨水。
屋面爆炸图
夜晚,隐匿于屋面百叶板缝间的灯光与屋面线条同步伸展,动静合适、相映成趣,既呼应着城市主干道川流不息的车流,也为城市增长了活力与动力。
园地东南角的流水瀑布水景,将繁忙的城市与现场隔绝开,营造了纯粹有机的仪式感。
MAD希望以极简、纯粹的室内氛围去承托创新思想互换所引发的活力及能量。室内大厅配以两处天光穿透的巨型ETEF膜材天窗,让整体空间变得开放、通亮。
照明设计创新性地让可调节色温的室内灯光沿着建筑构造律动。灯光汇聚于中心翱翔器,既为室内营造了不同的科技氛围,也打造了一处极具不雅观赏性的空间装置艺术品。
功能空间以品字形布局,一层的主会场、宴会厅、多功能厅将是举办活动的紧张空间;地下一层设置一系列小会议室、VIP安歇室等,知足不同规模和私密性会议的需求。
多功能厅
在承载会议功能的同时,中关村落国际创新中央的悬挑屋面、室外方案及景不雅观设计也产生了大量与自然相连的城市公共空间,供人们自由通达及利用。
园地东北侧一棵原有的古树被保留下来,设计成以古树为中央的下沉阶梯庭院;建筑东北侧的檐下走廊成为闹中取静的不雅观景空间;东南与西南角则分别是连通建筑地下一层室内的下沉庭院。
透风系统均藏于吊顶和绿色屋顶的混凝土“叶脉”之下,让建筑外不雅观更加简洁完全。屋面利用轻质土,并栽种低掩护植被,在知足屋面荷载需求、达到景不雅观不雅观感和质量哀求的同时,也降落了景不雅观运营本钱。
此外,中关村落国际创新中央还运用太阳能光伏、地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采取二级能效机电设备等降碳技能,打造零能耗会议室。据测算,建筑碳排放强度比一样平常公共建筑降落50%以上。
中关村落国际创新中央于2020年开始设计,2022年8月破土动工。2024年4月25-29日,第14届中关村落论坛年会在国际创新中央举行。
中共中心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
出席2024中关村落论坛年会开幕式并致辞
MAD设计的中关村落国际创新中央希望从多维度树立其在方案中的点睛浸染:科技层面,以开放、启示想象力的空间氛围展现会址所承载的创新愿景;文化层面,以谦善的姿态与园地独特的历史及自然背景呼应;绿色层面,成为向城市、社区开放,大家乐至的新型城市公共空间。
空间爆炸图
总平面图
中关村落国际创新中央(原称“中关村落论坛永久会址”)
中国北京
2020 – 2024
类型:会议中央
占地面积:59,099平方米
建筑面积:64,998平方米(地上:20,000平方米,地下:44,998平方米)
主持合资人:马岩松、党群、早野洋介
主持副合资人:傅昌瑞、李健
设计团队:周芮、庄凡、胡晋菖、刘一青、薛雅文、杨雪兵、Edgar Navarrete、郑程文、王硕斌、邬巧灵、Alan Rodriguez Carrillo
业主:中街(北京)开拓培植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MAD建筑事务所
工程设计总包: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株式会社 | 第一建筑设计院
幕墙顾问:英海特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MAD建筑事务所、北京建院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景不雅观设计:MAD建筑事务所、广州山水比德设计株式会社
泛光顾问:栋梁国际照明设计(北京)中央有限公司
室内照明顾问:北京太傅光达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标识顾问:北京图石空间创意有限公司
音视频顾问:中广电广播电影电视设计研究院
拍照:存在建筑、CreatAR Images、朱雨蒙、ChillShine丘文三映
资料来源、版权所有:MAD建筑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