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阶梯排布的裙楼在一至三层形成错落有致的室外平台,大面积地将主楼串联,供应通畅的流线和充足的公共空间

万通中央是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集零售、办公、SOHO公寓于一体的社区型商业综合体,在功能上同时知足人们在此事情、休闲、社交等多线程交汇的当代生活办法。

柯路建筑设计德律风 建筑设计

项目位于余杭未来科技城。
五年前,我们来到位于杭州市以西的余杭区,进行了第一次现场勘察。
如今高楼林立的“科技城”,当时还保持着一片片农田的原始样貌。
然而,整片区域的潜力蓄势待发,近年来更在阿里巴巴西溪园区落成影响力的带动下,迅速发展为高新企业的孵化基地,天涯线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

呈阶梯排布的裙楼在一至三层形成错落有致的室外平台,大面积地将主楼串联,供应通畅的流线和充足的公共空间

三座主楼在高层处保持着宽敞的楼间距,视野无遮挡,遥望地块东南方向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我们当时的设计寻衅之一,正是那日月牙异的大环境。
如何设计出呼应区域发展与变革的作品,在商业地产、住宅楼林立的天涯线中,依然有着显著的一席之地?

在高层建筑密集的区域,高楼与高楼之间的一些间隔地带,就像一个个未定义的“隔离区”,高耸的建筑体量与狭窄的开放空间形成巨大的反差。
我们的设计目的则是减少建筑之间的隔离地带,定义公共空间,打造出和谐、具有整体性的建筑群落,缓解人们在高密度区域中可能产生的压迫感与伶仃感。

主楼的外立面由白色花岗石纵横排布出“格栅式”的纹理

项目由一座21层的办公塔楼、两座100米等高的SOHO公寓楼,以及三层商业裙楼共同组成。
两座东西朝向的SOHO楼坐落于地块的边界,分别与地块一侧的道路相邻;办公楼经由45度角旋转,主立面朝向与地块毗邻的主路交叉口,楼前自然形成一个开放的转角广场,与延伸的市政绿化带十全十美。

三座主楼在高层处保持着宽敞的楼间距,视野相互无遮挡,遥望地块东南方向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呈阶梯排布的裙楼则在一至三层形成错落有致的室外平台,大面积地将主楼串联,供应通畅的流线和充足的公共空间,并在中央处环抱出一个内向的广场,将地块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项目由一座办公塔楼、两座SOHO公寓楼,以及三层商业裙楼共同组成

主楼的外立面由白色花岗石纵横排布出“格栅式”的纹理。
显眼的白色线条让建筑具有相称的标志性,在远间隔即可辨认;同时,小尺度的矩形与建筑自身的大体量形成对照,增强了比例感。
此外,办公楼立面的一部分小矩形向外突出,形成立体飘窗,仿佛为外立面增长了一个具有动感与意见意义的新维度。
而两座SOHO塔楼则保持自下至上光滑的表皮,平衡了建筑群落视觉效果的秩序性。

办公楼立面的一部分小矩形向外突出,形成立体飘窗

如今,余杭未来科技城已经颇具规模,在一片网格排布、横平竖直的高层建筑中,互成角度、纹理分明的万通中央楼群颇具特色。
建成的两座平行的SOHO楼和一座经由旋转的办公楼朝向各自的焦点向上“成长”。
阶梯形态的商业裙楼串联着塔楼,扎稳地面、向下延展,从平面看蜿蜒弯曲,形成向内勾引的条条路径,从纵向看层次分明,错落出足量的商业、公共空间。
整体建筑为附近较为同质化的建筑氛围带来一些友好的“视觉变量”。

建筑设计:柯路(CLOU)建筑事务所

建筑面积:80000.0 m2

拍照: 吴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