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二九年(中华民国十八年 己巳) 四十五岁

十一月,教诲部政务次长职被免,由常任次长刘大白接替。
按教诲部长蒋梦麟任杭州第三中山大学校永劫,刘为秘书长。

广州雍信建筑设计公司 施工技术

年内返杭州,以长生路十八号为通讯处。
参与余绍宋、孙智敏发起的“东皋雅集”,谈艺论文,切磋字画。
该集每月一两会,多聚于城东皋园,直至日寇侵华才停滞活动。

仲春十七日,托高鱼占与余绍宋互助《溪楼延月图》。

春晖堂日记十仲春十七号(十一月十七日):“夷初属余与鱼占作《溪楼延月图》,鱼占画左幅送来,余因补右幅远山渔舟,亦尚清秀。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二三八至二三九页)

一九三〇年(中华民国十九年 庚午) 四十六岁

一月旬日,与东皋雅集同人纪念苏轼诞辰。

春晖堂日记民国十九年一月旬日(十仲春十一日):“夷初来谈。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二五〇页)

仲春一日,访晤余绍宋。

春晖堂日记仲春一号(正月初三日):“高欣木、袁潜修、马夷初、王鲲徙陆续来谈,铁斋来。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二六二页)

仲春二日,《准园寿苏记》揭橥于《东南日报》金石字画副刊。

仲春三日,余绍宋回访未值。

春晖堂日记仲春三号(正月初五日):“答访余鼎三、项兰生、袁潜修、程仰坡、马夷初,俱不值。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二六二页)

仲春十九日,访晤余绍宋。
余绍宋为马作画,并回访。

春晖堂日记仲春十九号(正月二十一日):“又为夷初绘松竹两幅。
吴剑华来,夷初来,阮性山来,袁巽初来。
校《字画书录解题》论述类毕,答访夷初。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二七七页;标点本第三册,八六九页)

仲春廿五日,访晤余绍宋。

春晖堂日记仲春廿五号(正月二十七日):“夷初来,翰屏来,筠彦来。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二七六页)

仲春廿八日,为余绍宋代向南京图书馆借方辅《隶八分辨》。

春晖堂日记仲春二十八号(仲春月朔日):“读方辅《隶八分辨》,其书甚精而传者极鲜。
此本乃丁氏八千卷楼故物,现藏南京图书馆,夷初特为我借到者也。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二七七页)

三月一日,余绍宋来访不值。

春晖堂日记三月一日(庚午仲春初二日):“访夷初不遇,访砺深。
”(《余绍宋日记》标点本第三册,八七一页)

三月二日,东皋社友雅集。

春晖堂日记三月二日(仲春初三日):“崔煦东来,今日传为文昌诞日,鱼占手足昆季因约赴狮子峰游览,宴于其别馆,到者三十馀人,东皋社友咸集焉。
夷初、心庵、孚川先期约同往,九时许齐集寒斋,乘舆行,十时抵上天竺,山颇峻,历一小时许始达,宴毕繁芜谈至三时一刻始归。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二七九至二八〇页)

三月三日,宴请陈叔通,约余绍宋作陪。

春晖堂日记三月三日(仲春初四日):“夜夷初招饮,陪陈叔通。
”(《余绍宋日记》,八七一页)

三月旬日,访晤余绍宋。
余绍宋应邀为其绘《嚼梅咀雪庵图》。

春晖堂日记三月旬日(仲春十一日):“高鱼占、俞彦文、马夷初陆续来谈。
为夷初绘《嚼梅咀雪庵图》。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二八六页)

三月十八日,两访余绍宋。

春晖堂日记三月十八号(仲春十九日):“夷初两次来谈,项兰孙、郑遗孙来谈。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二九一页)

三月廿二日,余绍宋写竹为马母邹太夫人祝寿。

春晖堂日记三月廿二日(仲春十三日):“写竹五张,其一为夷初母邹太夫人寿,其一为殷公武母寿。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二九二页)

三月廿六日,为母亲做寿,余绍宋、高鱼占、高欣木等来。

春晖堂日记三月二十六号(仲春廿七日):“鱼占、欣木手足先后来谈,同欣木赴夷初处祝其母寿。
(中略)薄暮鱼占、欣木复来,约同赴夷初家宴饮,饮稍逾量。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二九五页)

三月,北大集会吊唁教授单不庵。

五月十四日,余绍宋来访未遇。

春晖堂日记五月十四号(四月十六日):“访夷初、星一俱不值。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三二八页)

五月十五日,回访余绍宋未值。

春晖堂日记五月十五日(四月十七日):“夷初、星一来不值。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三二八页)

五月十七日,访晤余绍宋。

春晖堂日记五月十七日(四月十九日):“夷初来谈。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三二九页)

六月旬日,黄晦闻与余绍宋书,谈蔡元培曾托马约其到北大任教事。

春晖堂日记六月旬日(五月十四日):“晦闻来书,言北大当局曾托夷初告蔡元培约余任教课事。
夷初屡相见,绝未提及此事,亦可异也。
作书复之。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三四八页)

六月十一日,访晤余绍宋。

春晖堂日记六月十一日(五月望):“夷初来,巽初来,厚斋来留夜饮。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三四八页)

六月十八日,余绍宋为马画扇。

春晖堂日记六月十八日(五月二十二日):“为夷初、冷舟画扇。
竹。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三五三页)

六月,吴县唐塑修整竣工,书蔡元培撰《甪直保圣寺古物馆记》,题名:中华民国十九年六月,蔡元培撰,马叙伦书。
碑左下角注“古吴黄慰萱刻”,立于甪直保圣寺古物馆内。
(保圣寺现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八月一日,访晤余绍宋。

春晖堂日记十九年八月一日(庚午闰六月初七日):“马夷初来。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三七一页)

八月九日,虎跑泉水一车送与余绍宋。

春晖堂日记十九年八月九日(闰六月十五日):“晴。
饮水既罄,天无沛然之望,湖水又不堪饮。
因闻马夷初向用虎跑泉,为省政府所供给,特为书求之,遂得一车十二石,犒银一元,车夫、挑夫俱欢欣而去,势利之徒之不可忽如此。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三七八至三七九页)按,时浙江省政府主席为鲁涤平(润庵)。

八月十七日,余绍宋为马改画。

春晖堂日记八月十七日(星期,廿三日):“为马夷初改画,初学画而笔致不恶,到底能书人易学也。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三八四页)

八月廿五日,余绍宋来函。

春晖堂日记八月二十五日(七月二日):“近日尚未敢出门,有琐事欲与裴子、夷初、德华、欣木、俶仁接洽者,逐一作书言之。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三八九页)

玄月一日,余绍宋为马之姑母作画贺其八十大寿。

春晖堂日记玄月一日(七月九日):“为夷初之姑母写八十寿画,起画稿三纸,便觉疲困。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三九五页)

玄月八日,访晤余绍宋。

春晖堂日记玄月八日(七月十六日):“下午马夷初来谈。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四〇二页)

玄月十三日,致函余绍宋。

春晖堂日记玄月十三日(七月二十一日):“作书与博生,甫发而夷初、裴子书至,谓博生事已成,因更补书告之。
”(《余绍宋日记》标点本第三册,九〇〇页)

十月二日,余绍宋来访,坐谈半时许。

春晖堂日记十月二日(八月十一日):“出门谢步,凡访夷初、兰生、醉石、绥之、仰坡、小蕃、曙岑、裴子、遗孙、辅之、巽初十一家,仅晤夷、兰、蕃、辅四人,各坐谈半时许,醉病,馀俱外出,巽初旋来。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四二三至四二四页)

十月三日,《庄子义证》持赠余绍宋。

春晖堂日记十月三日(八月十二日):“夷初赠其所著《庄子义证》。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四二五页)

同日,函复吴士鉴,并回赠《庄子义证》一部。

十月七日,接吴士鉴信札,即复。
(浙江图书馆编《浙江图书馆馆藏名人书信选》,浙江公民出版社二〇〇〇年十月版,一五四页)

十月十四日,余绍宋发请柬。

春晖堂日记十月十四日(八月二十三日):“发酒约,请邈达、星一、志薑、郁堂、孚川、逊初、鱼占、欣木、夷初、渭泉明晚来饮。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四三六页)

十月十五日,辞余绍宋之约。

春晖堂日记十月十五日(八月二十四日):(午后)“饮毕返寓,知夷初、巽初、兰生不能来,补约绥之、延华,五时许客陆续至,十一时始散尽。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四三七页)

十月十九日,博生聘书转交余绍宋。

春晖堂日记十月十九日(星期,八月二十八日):“夷初来,带来博生聘书。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四四二页)博生,疑姓陈。

十月廿一日,第二次送虎跑泉水与余绍宋。

春晖堂日记十月二十一日(八月三旬日):“马夷初送虎跑泉十石。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四四五页)

十月廿三日,余绍宋赠《竹》一幅。

春晖堂日记十月二十三日(玄月二日):“写竹两幅如定课,以一幅赠夷初。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四四七页)

十月,与蔡元培、马衡、沈士远、邵裴子、胡适联名致函浙江教诲厅,哀求妥善保存萧山单不庵遗留藏书。

钱玄同日记十月二十一日(星期二):“晚访叔平,他是十九日到的。
谈次,知不庵遗书现已由叔平、士远、夷初、裴子、孑民、适之诸人函请浙江教诲厅保护,以单氏为本乡当代学者,其遗书多手批校本,于学术文化颇有关,不可任其散失落,应有公家保存,如斯。
此可略慰者。
”(《钱玄同日记》,七六七页)按,此前六月旬日,蔡元培致函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杨以明,闻单不庵遗书,贵馆允给代价一千五百元,单夫人希望加至二千以外,特为转达。
(《蔡元培全集》第十二卷,三四八页)

十一月旬日,余绍宋、博生来访未值

春晖堂日记十一月十号(玄月二旬日):“为夷初写松。
与博生访夷初不遇。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四六四至四六五页)

十一月十三日,余绍宋为马作山水小中堂。

春晖堂日记十一月十三号(玄月二十三日):“为夷初写山水小中堂。
题云:‘章法不宜求奇,此语深可味,所谓平淡始见天真也。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四六六页)

十一月十五日,夜访余绍宋。

春晖堂日记十一月十五号(玄月二十五日):“夜夷初来谈。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四六八页)

十一月十六日,余绍宋再次为马改画。

春晖堂日记十一月十六号(星期,玄月廿六日):“为砺深、夷初改画各一幅。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四六八页)

十一月十八日,余绍宋又一次为马画扇。

春晖堂日记十一月十八号(玄月二十八日):“为夷初画扇。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四六九页)

约十一月,藏书两万余册转让北平辅仁大学。

夏承焘日记一九三〇年十仲春一日:“接赵叔雍信。
告予《白石词板本》尚有武唐俞氏刻《白石词钞》,螺川陈元龙少章编《白石词选》一卷二种,俞刻马氏天马山房旧藏,今归北京辅仁大学。
四川官书局本《白石词》及同治十年广州镕经铸史斋《白石道人四种》,同为马藏,今归辅仁大学。
陈选为紫芝钞本、宋元名家词集之一。
经汲古校过者,凡卅八页,藏北平北海图书馆,并嘱予钞江宾谷论词诗及郑大鹤姜词校语。

夏承焘日记十仲春十三日:“晴冷。
十时访潭秋,留午饭,谈马夷初,闻藏《白石集》五种。

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谈及马卖书辅仁事:“数年前,君以所藏,全归辅仁大学,凡两万馀册。
近代人词集多至数百册。
君不善词,而好收词集。
数年前谭篆青家设选会,多资之。
”(《正风》半月刊,一九三五年,《伦明全集》第一册,一三三页)

十仲春一日,余绍宋又为马改画。

春晖堂日记十仲春一号(十月十二日):“又为夷初改画。
”(《余绍宋日记》标点本第三册,九一九至九二〇页)

十仲春九日,蔡元培致马叙伦、沈士远、胡适、马衡函,称据浙江教诲厅长陈布雷复函,单不庵遗书五十三箱已由省立图书馆点收。

蔡元培函:“夷初、士远、适之、叔平师长西席大鉴:顷接浙江教诲厅长陈布雷来函,略谓:‘前承函嘱保存单不庵遗书。
查是项书本,共五十三箱,于本年五月间存入省立图书馆,并附书目一本。
经点收保管,由该馆长缮就收据,交原代理人潘尊行君收执。
相应函复’等语。
特此转达,即希察照。
专颂时祉。
蔡元培敬启。
十仲春九日。
”(《蔡元培全集》第十二卷,二五七页)按,《浙江图书馆志》第八编“人物传略·单丕”条称,单丕遗有藏书八千余册,一九三一年由浙江省立图书馆购藏(三八三页)。

十仲春,移居。
余绍宋作画致贺。

春晖堂日记民国十九年十仲春廿六日(十一月初七日):“画乔柯竹石一幅,颇自惬意,即送与夷初,贺其移居。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五二三页)

十仲春卅一日,余绍宋来访。

春晖堂日记民国十九年十仲春三十一日(十一月十二日):“下午访夷初谈一时许。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五三二页)

本年,作五律两章《寄汤尔和辽宁》,内有句云:“念予如骨肉,喜子亦安然。
地气分南北,交情洽肺肝。
”(《马叙伦诗词选》,八页)汤尔和时任东北边防军司令主座公署参议。

本年,前同事姜丹书作《丹枫红叶图卷》为定情纪念。
应邀为之题诗:“自图美谈抵催妆,赤石图画本擅场。
从此艺林添故事,小红一例属姜郎。
”(姜丹书著《丹枫红叶楼诗词集》,姜书凯整理,浙江文艺出版社二〇〇七年十一月版,卷二,附录《丹枫红叶图卷》名人题咏,五五页)按此绝《马叙伦诗词选》未收。

本年,分开国民党。

《国民的任务该当说话》:“我未到‘弱冠之年’已有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思想,过了二十,便加入同盟会外围的南社,也曾做过国民党北京特殊党部(引者按:作者影象略有偏差,当为北京实行部)的宣扬部长,也曾踏过血迹而尝过小小流血的味道,也曾在国民党党治下努力过政治事情,虽然从十九年起不让我再占国民党党籍了,但我未曾再加入任何党籍。
”(《民主》周刊第八期,一九四五年十仲春一日)按“不让我再占党籍”,十有八九被党部革职,并非主动退党。
背景如何,此文隐约其辞,《我在六十岁以前》亦避而不谈。
然而马不再是国民党党员,在其政治、学术生涯中无疑是个迁移转变点,标志着他与国民党主流派的破碎,真正具备“一锤定音”的意味。

一九三一年(中华民国二十年 辛未) 四十七岁

一月二日,宴请余绍宋。

春晖堂日记民国二十年一月二日(十一月十四日):“夜夷初招饮。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五三六页)

一月廿一日,陪日本客人游龙井。

春晖堂日记一月二十一日(十仲春初三日):“未明又起送爽弟登程,复入寝补睡两小时,稍减疲困。
马夷初招往龙井陪日人游山,遂不能鼓兴,作书辞之。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五五一页)按,日宾疑为正木直彦、渡边晨亩两人,正木为东京美术学校校长,渡边为画家,“这次盖来征元明清名画展览会出品”。
(一月二旬日,见《余绍宋日记》标点本第三册,九三五页)

一月廿二日,应约赴新新旅社招待日本客人。

春晖堂日记一月二十二日(十仲春初四日):“鱼占、欣木、绎求来约同赴新新旅社招待日宾,由余与张暄初、袁巽初、王芗泉、高欣木、武劼斋六人作主人,来宾除日宾外,请米内山领事、堤帮办、陈屺怀、马夷初、高鱼占、高绎求、余雪扬夫妇并汪亚尘为陪客。
芗泉出文徵明《六君子图》、八大隐士两鸟、蓝田叔仿张僧繇、王右丞双幅(?)王九龙恽南田山水六幅,又盛茂烨山水长卷,高氏手足昆季出王元章沈石田两梅花卷、陈白阳梅花竹石、周服卿白梅、王翀《八仙》、曾波臣《送梅图》、李上达山水五幅,武劼斋出钱玉鱼花卉轴、边寿民芦雁册,均精审之品,并余所出四种一并展览,诸日人均极惊叹。
一时始入席,三时宴毕,繁芜谈少焉始别去,归已四季半矣。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五三二页)按,余绍宋所出四种,即昨日日记“拟带王绂、谢时臣、张弘、黄道周四件,投日人之所好也”。

一月三十一日,即将北上执教,与余绍宋话别。

春晖堂日记一月卅一日(十仲春十三日):“中午马夷初招饮食素菜,盖留别也,因约东皋社人明午即在其家为之祖饯,三时半归寓。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五六四页)

仲春一日,东皋社友在马家雅集。
赴余绍宋处作别。

春晖堂日记仲春一日(十仲春十四日):“以《北山小集》还叶左文,托夷初带去。
中午在夷初家雅集,三时始归。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五六五页)

仲春二日,余绍宋来送别。

春晖堂日记仲春二日(十仲春望):“与夷初话别,因其昨来辞行,嫡又不愿送车,故一往耳。
”(《余绍宋日记》第六册,五六七页)

仲春三日,动身赴北平任教。

二〇二〇年六月八日,于瓯江之畔

卢礼阳,温州图书馆研究馆员,民进浙江省委会会史研究会副主任。
著有《马叙伦》《此心安处》,主编《温州市图书馆藏日记稿钞本丛刊》,新出《梅冷生师友书函》。
《马叙伦年谱》将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征文内容代表作者不雅观点,供有识之士一起磋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