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云南昆明开幕
媒体的镜头聚焦云南,聚焦阅读
怒江大峡谷云南最北端
一座村落落守护阅读梦想的举动
引来了《新华逐日电讯》的关注
↓↓↓
云南怒江畔高山峡谷里
一间名为“半山花语”的爱心书屋
坐落在半山腰间
“90后”大学生甘文勇毕业后回到村落里
创办了这间书屋
为久居深山的村落民们
搭建起通往表面天下的“精神桥梁”
犹如他的第一本课外书
《小王子》中的小王子守护玫瑰一样
他也在深山峡谷里
默默守护着自己的梦想
书屋创立两个月后
甘文勇背上行囊
来到800公里以外的昆明上学
小小的书屋成了他最大的牵挂
每年寒暑假
他都将自己在大学里网络的书本带回家
带着村落里的小孩一起阅读
手中的书仿佛为孩子们
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经由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
这座书屋目前已有四万多册藏书
从天文、地理到历史、文学
当初只靠自然光照明的小书屋
已经成了村落落里小有规模的图书馆
而和书屋一起终年夜的孩子们
也在书喷鼻香的浸润中走出了大山
400平方米的书屋
也寄托着当地村落民
对美好生活的愿景
现在不少村落民来到书屋
翻阅农业技能的书本
茶余饭后也把“半山花语”书屋
作为首选的休闲地点
除了“半山花语”书屋
云南还有这些“出圈”村落庄书屋
生动文雅的阅读空间
是公民群众汲取文化知识
提升精神素养的“文化充电桩”
全国最大村落庄图书馆
氤氲书喷鼻香记录厚重历史文化
作为滇西极边小镇的和顺,却有一座拥有90余年历史、全国建馆历史最长、藏书最丰富的村落庄图书馆——和顺图书馆。和顺古镇曾是马帮重镇,也是著名的侨乡,还是哲学家艾思奇的家乡。几百年来,多种文化在这一处偏隅之地相互交融,生根、散叶、着花形成了和顺独占的文化“风味”。
和顺图书馆于1928年建成,馆中藏书13万册,尤以诸多古籍最为宝贵。个中包括民国元老、腾冲人李根源保留下来的明、清、民国书法家信画作品,进士寸开泰所著《八十一株梅花馆诗文稿》。穿梭于古籍之间,仿佛穿越了光阴,被这座图书馆厚重而磅礴的文化所震荡。
背篼里的“村落庄图书馆”
“阅读的风”吹进大山深处
在昭通市大关县,山高谷深、道路波折的自然条件,一度造成许多边远村落,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发展滞后,特殊是在不通公路的村落寨,群众对文化知识的需求难以得到有效知足。
2016年,大关县独创“流动的书喷鼻香——背篼图书馆”,发动一批又一批基层事情者和志愿者背起装满图书的背篼,无惧风霜雨雪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为大山深处的各族群众送去宝贵的“精神食粮”。如今背篼升级为“流动图书车”,送去的除了书本还有更多公共文化做事。
云南首家乡愁书院
点亮乡亲们的“耕读”路
在云南省安宁市青龙街道,坐落着云南第一家乡愁书院,它在2017年“天下读书日”那天落成后,已逐步与州里融为一体。街边集市上叫卖声阵阵;书院里,却别有一番天地。书店里,一壁土坯墙、几张老照片,记录村落庄的过往;村落民专注地读书、写字,静享美好光阴。
其紧张特色是表示农耕特色,以文化领悟为根本,培养共同精神为目标,为传统村落、建筑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供应文化寻根的精神家园和场所,让青山绿水与阅读有机领悟,把文化的情怀融入青山绿水间。
云南首家数字田舍信屋
“云上阅读”不打烊
2022年9月8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书喷鼻香文山数字田舍信屋”正式上线,这是全省首家数字田舍信屋,真正让“云上阅读”走进田间地头,成为村落庄振兴的“加油站”。
文山数字田舍信屋配置图书71369册、听书37132集、期刊150种的数字资源,涵盖政治、法律、经济、农业科技、文化教诲、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少儿读物等领域,并开设了田舍信屋重点图书、本版图书、文山州田舍信屋必读、党史学习教诲、农业科技、少儿读物、佳构有声等栏目。
德宏州芒市风平镇中央小学田舍信屋
孩子们的“童话”书屋
风平镇中央小学田舍信屋(喜阅屋)共260平方米,分成演讲、休闲、阅读三个区域。为了吸引孩子们阅读,全体书屋的设计以浅绿色为主,配搭仿真树木花草,可爱的灯具和公仔,逼真的3D图画……全体书屋仿佛一个童话般的天下。
为了便于孩子们可以随手取到可以阅读的书本,学校还在校园里、走廊上设置了漂流书吧,书吧放有一定数量的图书,孩子们随手可以获取图书。每一个流动书吧都有由学生组成的志愿者对书本进行改换整理,对橱窗进行擦拭清洁。由于孩子们阅读的氛围不断浓厚,学校还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图书角,每个图书角放置70本课外书,不同年级书目各不一样。
昭通市威信县高田乡高田村落田舍信屋
“流动书包”让田间充满书喷鼻香
高田村落田舍信屋建于2012年,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共有藏书5000余册。有电子阅览室、图书阅览室、农耕文化展厅、赤色文化展厅各一间。书屋先后荣获“昭通市民族联络进步教诲基地”“昭通市2021年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全国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最美田舍信屋”等名誉称号。
近年来,书屋以党建为引领、抓实活动载体,以“流动书包”为媒,农耕文化和赤色文化为主,将图书“点单式”送到田间地头,不断开启为百姓做事的新天下。
最是书喷鼻香能致远
田舍信屋是惠民工程
是村落庄文化振兴
的积极有效探索
田舍信屋飘荡在金色的野外上
新时期丰硕的文化生活
在野外旁、村落庄里繁荣成长
田舍信屋扎根村落庄,成为精良村落庄文化的集散地
除了供应基本阅读做事,还打造了集阅读做事和传统文化活动于一体的新型村落庄公共文化空间,知足村落庄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村落庄全面振兴供应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苏州的田舍信屋特点突出,大多数具有“阅读空间+非遗教室+展览+研学+旅游”等综合属性,外有田园风光,内有咖啡厅茶吧,是村落民和游客神往的世外桃源。
田舍信屋是村落庄群众实现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神往的主要平台
田舍信屋从村落庄群众的现实需求出发,勾引与做事并举,造就具有时期感和地方特色的村落庄阅读和文化品牌,打造阅读资源丰富、功能完善的村落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它不仅构建了优质高效的村落庄公共文化做事新体系,更知足了村落庄农人群众的多元化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村落庄群众的内天生长动力。
下次到云南村落庄游,
不妨给这些故意义的乡
村落书屋留一段韶光!
来源:新华逐日电讯、新华社、公民日报、中国新闻网、苏州新闻网、云南发布、云南新闻网等
编辑:姜蕾
审核:钟玲
终审:彭德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