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省六市100家企业的调查
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色,便是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不仅须要把握宏不雅观,也须要激活微不雅观。企业作为最基本、最主要的市场主体,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微不雅观根本,企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中国经济能否从“有没有”真正转向“好不好”。
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如何?企业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路上还面临哪些抵牾问题?应该若何打破这些瓶颈?本报分赴广东广州和深圳、山东青岛和潍坊、湖南长沙和株洲等三省六市,详细调查了100家企业,从本日起推出“把脉企业高质量发展”系列宣布,力求深入反响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干系情形,供有关方面和广大读者参考。
——编 者
工业强基迈大步
占领关键技能、节制高新材料、拥有核心部件,工业企业转向高质量发展
“看,就为了这么个小盒子,我们干了快十年!
”
走进山东重工潍柴集团动力二号工厂,自动化生产线上一只只机器臂在空中辗转腾挪,一台台自动导引运输车将刚下线的柴油机送去考验。若非厂长王健在旁指示,还真难从一台冰柜般大小的13升柴油机上看出门道——里面一个一尺见方的黑匣子,便是数控中心掌握器(ECU),柴油发动机的“大脑”。
“经由多年自主研发,累计投入150多亿元,如今潍柴生产的13升柴油机ECU用上了咱们的‘自家货’,可靠性、节油性、动力性、安全性更强!
”王健满脸自满。关键技能的打破让潍柴发展提速:2017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2.7%。
“柢固则成长,根深则视久”。在对广东广州和深圳、山东青岛和潍坊、湖南长沙和株洲等三省六市100家企业进行调查时创造,从核心零部件到关键根本材料,再到前辈根本工艺,我国工业强基已迈出大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而精”,在工业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中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浸染。
——瞄准终端,推陈出新,占领关键技能为工业企业高质量供给奠定基石。
山东豪迈集团靠着1997年创立的一项天下专利——用于制造轮胎上精密花纹的电火花机床技能,在市场上“独领风骚”20年,拿企业卖力人的话说:“现在产品已经更新到了第九代,还能靠它用饭。”
“你手机上用的,很可能便是我们的产品。”深圳汇顶科技株式会社品牌部总监曹晖说,企业已发展为环球触控屏芯片的第一供应商。“别人起步四五十年了,我们创立才10多年,但只要坚持创新,就能在一些细分领域实现追赶乃至超越。”
——打破瓶颈,专注高精,节制高新材料为工业企业迈向中高端供应保障。
湖南晟通科技集团凭借自主研发的新材料,使轻量化全铝车较传统钢车减重30%、节能10%以上。“国际铝价每吨1.5万元时,我们的高精铝箔可以卖到每吨2.5万元。实现铝合金的新型化、高端化,才有了本日的议价权。”公司副总经理李航说。
山东渲和集团联合高校生产新型低耗能环保砂,有望颠覆传统铸造工艺。副总经理赵福刚说:“过去,铸造材料紧张是砂子、陶土和煤粉,污染重、排放大。这款新材料实现了‘去煤化’,铸造时无烟无尘,彻底办理了粉尘污染问题。”
——填补短板,攻坚克难,拥有核心部件为工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赢得话语权。
取出银行卡,指着上面的芯片,深圳国民技能公司副总经理朱永民说:“这个安全芯片便是我们设计的。”据他先容,20年前公司在国际上还“说不上话”,但现在已很有竞争力了。“海内安全芯片企业的发展使一颗芯片的价格从3—4美元降落到4元公民币以下。”
在无人机行业,大疆科技已发展为环球最大的消费类无人机生产商。首席科学家吴迪说,我国在无人机核心芯片领域与环球领先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光学精密制造器件已达到国际一流。
调查中企业表示,去年国家在工业强基工程方面支持了331个重点项目,高速动车齿轮传动系统、核发电系统所用的泵用密封件等重点领域“卡脖子”问题得到了初步办理。
根本能力还不强
工业产品的品质、寿命、同等性、稳定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要实现从‘有’到‘好’的转变,在高端产品上打破,还须要韶光。”调查中企业坦言,我国部分核心技能、关键产品和重大装备仍存瓶颈制约,一些工业产品在同等性、稳定性和利用寿命方面与国外前辈水平差距较大,工业根本须进一步夯实。
——一些高端装备的核心部件和关键技能有待自主研发。
“在我国汽车家傍边,自动变速器的实力较弱,关键就在于许多核心部件仍无法生产。”盛瑞传动财务总监李昌安说,为此企业只好亲自上阵,在潍坊建发迹当园,吸引零部件厂商入驻,从零做起一道研发,耗费了大量资金和韶光。
“冷链运输过程中,机器一旦发生故障,货损率很高。尤其在海运领域,对大功率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哀求非常高。一台冷机的价格约占全体冷藏集装箱价格的50%。”青岛中集冷藏箱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粘君来说,为了能摘取海运冷机这一“明珠”产品,企业已潜心研发了8年,但仍未占领关键技能。“国家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对我们来说是个契机,希望能尽早打破。”
——一些根本材料、根本零部件和元器件的可靠性、稳定性有待增强。
“面粉弗成,馒头就好吃不了。钢铁是工业的粮食,我国中端以上的钢材品质仍不理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端制造业发展。”主营重型卡车车桥产品的青岛青特集团总裁助理张曰宗表示,当前不少下贱汽车企业的工艺水平并不弱,但钢材等原材料供应却存短板。“同样型号的齿轮钢、轴承钢,就算海内顶尖厂商生产的,品质与国外比也有一定差距,不同批次间的质量差异较大。”
钢材料不过关,也让湖南泰嘉新材料科技株式会社总经理李辉头疼。其所属的双金属带锯条行业80%以上原材料靠入口。“这是由于国产原材料质量可靠性欠佳,性价比没有上风。”李辉说,现在下贱行业越来越细分,细分行业可能利润可不雅观,但用钢量不大,致使上游大型钢企很难下决心搞研发,而小钢企又缺少研发能力。
调查中创造,我国企业在高端钛合金材料、医疗领域体外诊断试剂、亲水涂层材料、电缆所需高端材料等领域,均需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
——一些高精尖产品的根本工艺有待进一步提升。
“就像咱们面前这个茶杯,如果铸造工艺足够成熟,一次锻造就能大致成型,材料用得少、后续加工也少。但我国不少铸造企业的工艺还比较粗,不仅费材料,加工费也高。”中船重工柴油机公司副总经理杨小强见告,只管目前我国企业可以通过入口锻件材料和加工设备铸造出曲轴这个船舶柴油机的核心部件,但质量与价格依然比不上一些制造业前辈国家。
理解到,金属材料热处理、精密及超精密加工等工艺目前也存在一些欠缺。飞亚达集团董事长黄勇峰反响,受精密加工工艺能力制约,国产机芯的质量和稳定性不理想,无奈之下,飞亚达只好到外洋设立制造基地、将业务向上游延伸,自己做起机芯,但由此也推高了本钱。
打根本须解“绳结”
破解“创新以及支持创新的风险由谁来担”这个核心问题
根本如此主要,为何难跨这道关?调查中不少企业认为,创新以及支持创新的风险由谁来担,是核心问题。
“部分关键部件在成套设备代价中所占比例不高,但对整套设备的运行至关主要,为了后期稳定运行,终端用户每每方向于采购外洋成熟产品。”来自中国铁建重工集团的王堃表示,一两亿元的工程项目中,关键零部件可能就几十万、上百万元,而它们一旦涌现问题,乃至会导致全体工程停摆。
调查中谈及创新风险时,高下游企业都有“苦水”。下贱企业表示,出于对质量、风险、效率、本钱的综合考量,不敢也不愿做新产品的“试验田”。上游企业也委曲:新产品在推向市场之初难以得到证明自己的机会,而机会越少,就越难以通过试错完善、提升高端产品。
如何解开这一“绳结”?调查中企业建议,应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多方力量,推动家当链高下游之间、整机企业与根本企业之间加强对接,形成协力,久久为功,使从技能攻关到产品运用的家当链条更加顺畅。
——加强家当链协同,高下游联动攻关。
“一些领域一贯没打破,关键在于企业同行之间、高下游之间单打独斗,不能形成协力。”李航建议,为进一步夯实工业根本,应该从宏不雅观层面统筹折衷、整合伙源、加大力度,勾引家当链高下游之间、产学研用之间形成联动,共同开展技能攻关,集中力量打破一批关键瓶颈。
“‘背靠大树好乘凉’。海内的变速器厂商与整车厂商不妨借鉴国际履历,组成家当计策同盟。”李昌安建议,应鼓励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建立领悟研发、制造、发卖和成本的汽车家当平台,实现协同发展。
——借力工业互联网,融入环球创新链。
广州博创智能装备公司实行总裁杜呈表认为,一些行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相对而言根本较差、技能力量较弱、创新能力不强,系统整体办理方案供给能力不敷。“可以依托工业互联网,将分散的技能集成共享,使浩瀚中小企业更好融入环球家当链和创新链。”
——大河流水小河满,大企业资源应共享。
“船用柴油机零部件可靠性不高,主要缘故原由是上游企业做出产品后没地方试验,专门做试验台架的用度又太高。”杨小强建议,可以利用中国船柴的闲置台架建立我国船用柴油机零配件的可靠性试验中央,为上游企业供应研发便利。
——多些耐心少些焦虑,给根本创新更宽容的环境。
“公司成立4年多,前几年都在‘交学费’,到去年才研发出3种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在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君友看来,新材料研发周期常日较长。“‘打地基’这事急不得!
”
调查中,企业普遍有这样的想法——工业强基是一项具有长期性、计策性、繁芜性的系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推进。
(本报田俊荣、刘志强、陆娅楠、王政、赵展慧、李心萍、丁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