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的嵩山南麓,也矗立着一座中国古建宝贝,它称谓浩瀚——中国现存最早的塔、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中国现存最早的密檐塔、中国唯一的十二边形塔、南北朝唯一现存古塔……

它,如升起于密林高山间的明月,与白云共舒卷,与光阴同变幻——它见证了北魏宣武帝在此礼佛,武则天在此休憩,它了望着白居易挥毫“双刹夹虚空”的佳句,它目送过王维衣袂飘飘的仙影。

河南古建寺庙建筑设计 新型材料

它,便是嵩岳寺塔,以其独树一帜的建筑构造、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被誉为“中原第一塔”。

这是一座承前启后的塔中之王

初秋时节,登封,峻山顶极峰下。

眺望高塔,丰硕饱满的曲线,与峻峭突兀的峰峦交相照映,清新灵动;仰望高塔,厚重敦实的塔体,与苍翠挺立的松柏相互凝望,气势恢宏。

嵩岳寺,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原为宣武帝的离宫,后改建为寺院。
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改名闲居寺,并广为增建,建造了嵩岳寺塔及千余间佛殿,隋文帝仁寿二年,闲居寺改名嵩岳寺,嵩岳寺塔由此得名并闪耀历史。

顶峰期间,嵩岳寺内殿宇千余间,僧众七百余人,楼与阁纵横相接,亭与殿错落有致。
杜甫的忘年交李邕在《嵩岳寺碑记》中如此记述“济济僧徒,弥七百众,落落堂宇逾一千间”。

嵩岳寺塔位居寺庙中央,外为十二边形密檐式塔,内为八边形阁楼式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也是天下上最早的筒体构造建筑

20世纪30年代,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在《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条记》记叙道:“后来的唐代方塔,如小雁塔、喷鼻香积寺塔等均脱胎于此……”

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在《全国主要建筑文物简目》中将文物建筑分为4级,以圆圈作标志,用圈数多少表示其主要性,这座塔赫然被标识为最高的四个圈,被称为“中国最古之塔”。

“嵩岳寺塔具有承前启后的里程碑意义,是现存最早的大型木构造建筑朝砖构造转变的实例,也是筒体构造建筑的实例。
”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报告天下遗产申遗文本紧张撰稿人、登封市文物局副局长宫嵩涛说,“前承接木塔的风雅灵动,后首创砖塔的敦实厚重,嵩岳寺塔展现了中国古代工匠丰富的想象和无限的创造力,也为后世留存下仰望学习的标本。

这是一座文明互鉴的艺术宝贝

跟随登封市文物局“金牌导游”李志强的脚步和讲述,嵩岳寺塔独具一格的造型垂垂铺展在大家面前——

嵩岳寺塔由塔基、塔身、塔檐、塔刹四个部分组成。

下部塔身大气简洁,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一条进入塔室所用的拱道,外部没有任何装饰。

上部塔身仿木构建造,装饰丰富,各壁面之间,十二根倚柱相互守望,火焰宝珠和覆莲装饰的柱头和突出平台的覆盆状柱础竞放异彩。
十二个壁面中,四个壁面是火焰和山字形莲花式的券面与拱道组成的完全塔门,剩余八个壁面为单檐方塔式壁龛,以浮雕形式砌造而成,也由塔基、塔身、塔檐、塔刹四个部位构成,被称为“塔中塔”——塔基上用砖砌成的十六只狮子, 或立或蹲或卧,形态互异;塔身上尖拱状的券门通向供奉佛像龛室;塔刹砌筑出山花蕉叶、须弥座、覆钵等装饰。

“我国早期佛塔深受西域佛塔的影响,嵩岳寺塔正是古代佛教建筑中西领悟的实物见证。
”李志强说,嵩岳寺塔位于寺庙中央,实证了中国早期佛教寺院的建筑布局——寺庙以塔为中央,四周建僧舍,故称塔寺。
宋代往后,塔逐渐位于后院、旁院或寺院墙外。

“嵩岳寺塔从建筑布局到整体造型,再到细部雕饰,是佛教文化传播与演化在建筑上的主要表示。
”李志强进一步阐明道,“也是中国建筑艺术与西域文明互换互鉴的产物。

这是一座大国工匠的精神之塔

塔身之上是塔檐,飞出塔身约一米,共十五层,层层叠叠直上青云,既有“塔势如涌出”的雄壮,又有翘角飞檐抚青云的轻盈。

塔檐采取叠涩技艺建造——一种砖石构造建筑的砌法,建造者砖、石或者是木材,层层相叠,或向外挑出,或向内收束,幽美的曲线不仅展现出建筑丰富的空间层次,也以其坚固的构造担保了建筑的稳定性。

层层递减的塔檐,使得塔身犹如一道幽美的抛物线,惊艳了历史的天空,也造诣了嵩岳寺塔中国密檐式塔“鼻祖”的隽誉。

“嵩岳寺塔不仅以其幽美的轮廓著称于世,还以其独特的型制有名天下。
”宫嵩涛说。

于塔内仰望,全体塔室高下贯通,呈圆筒状,直立于天地之间。

嵩岳寺塔被誉为天下上最早的筒体构造建筑——这种构造具有超强的稳固性,直到19世纪西方当代建筑领域才涌现,对后世建筑影响深远,至今仍为高层建筑优先选择的构造办法之一。

上海金茂大厦、郑州千玺广场的“玉米楼”都闪现着嵩岳寺塔的影子。

“嵩岳寺塔展现的是古代工匠超凡的聪慧,更是精益求精的匠心。
”宫嵩涛阐明道,塔以糯米汁拌黄土作浆,青砖垒砌而成——“经测试,小青砖的抗压能力乃至高于当代的水泥。

这统统,造诣了嵩岳寺塔历经风雨侵袭、地震战火,依然身姿挺立巍然矗立的传奇。

千年之后,透过巍峨的高塔,眺望历史深处,那些大国工匠的身影赫然而立,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建起一个个时期的奇迹,而他们身上“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汇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塔,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作为中国建筑史上的稀世珍宝,每年都有一批又一批来自海内外的建筑爱好者、历史爱好者来此瞻仰学习。
”登封市文物局天下文化遗产管理科科长吴四磊说,也期待涌现越来越多像《黑神话:悟空》这样的超级IP,用年轻的措辞和展现办法,让古老的历史建筑抖擞新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