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邵可强文图

本报讯用修建单位命名的道路有很多,但是用“消防”命名的街道,你听说过吗?在我省兰考县陇海路附近,一条长约1500米的街道被附近居民亲切地称为“消防胡同”,在这背后,是当地消防队和群众的鱼水情深。

兰考消防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

身处焦裕禄精神发源地,该中队在做好抢险接济本职事情的条件下,努力践行着焦裕禄精神。
在兰考县陇海路附近,有一条道路叫“消防胡同”。
日前,大河报·大河客户端在现场看到这条路长约1500米,用混凝土铺设,排水管、垃圾箱等举动步伐完好,而在之前这里因阵势低洼成为困扰居民出行的“水泥路”。

提及这条路的故事,还要追溯到1997年。
在一次出警途中,兰考中队的消防指战员经由一片棚户区,创造有条路坑坑洼洼。
这条长达1500米的道路,因常年无人维修令附近居民苦不堪言,路面上的坑洼越来越大,每逢下雨天积水淹没的坑洼就成了一个又一个“陷阱”。
时任该中队辅导员的聂文斌归队后立即向大队党委申报请示了情形,大家决定利用安歇韶光为百姓责任修路。
就这样,在业余韶光,消防队员们捡废弃的砖头,用沙土将地面垫平,经由一个多月的劳动,这条困扰了居民已久的道路被整修一新。
路修睦后,附近的群众为了感谢消防队,特意将这条路命名为“消防胡同”。

开封市消防接济支队兰考中队,可以说是我省消防军队中的“明星军队”。
建队35年来,该中队先后得到“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前辈基层单位”“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前辈基层党组织”“河南功绩青年突击队”“河南省青年文明号”等多项名誉,特殊是在2014年10月,被公安部付与“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称号。
这些名誉都是消防接济指战员用汗水和行动换来的。

据该中队政治辅导员王伟先容,35年来,中队成功处置10700多次失火事件和抢险接济,圆满完成了3500多次社会救助,营救遇险群众3900余人,保护国家和公民财产代价13亿多元,出色完成了2003年“9·19”黄河兰考段抗洪抢险、2008年“5·12”汶川抗震救灾、2016年“6·15”液化气罐车侧翻滑、2018年“4·6”井下接济等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