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世园会(现在在旧址更名为:西安世博园)虽然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在其旧址依旧有很多值得一看的美景!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西安世博园的四大标志性建筑吧!
一、长安塔
长安塔
长安塔位于2011西安世园会园区制高点小终南山上,是2011西安世园会的标志,也是园区的不雅观景塔,游人可登塔俯瞰,全园美景尽收眼底。在设计上保持了隋唐期间方形古塔的神韵,同时增加了当代元素,既表示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内涵,又彰显出时尚当代的都邑风貌,是绿色建筑技能和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是生态建筑的实践和示范,建成后将成为提升西安城市建筑文化内涵的标志性建筑。
设计主题:天人长安,创意自然
概况先容:
(1)文化的标志性
此塔具有“天人长安”文化的标志性,其形象带有“长安”的特色。此塔根据唐长安宝塔的特点设计成方形,塔外不雅观造型具有唐代木构造塔的造型特点。反响历史上长安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荣,此塔具有文化的标志性。
(2)时期的标志性
全塔采取前辈的内钢框架支撑构造,自重轻、施工快,且钢材为可循环材料,节能环保。屋顶及所有挑檐均采取安全玻璃,与墙体的玻璃幕墙共同构成水晶塔的效果。
(3)尺度的标志性
根据履行性详规,长安塔坐落在小终南山上,是景区的制高点建筑,是主、副两条景不雅观轴的交汇点。对全园成景,同时也是俯瞰全园景不雅观最好的景点。
设计亮点:
长安塔形状具有唐代传统木塔的特点:一层挑檐上面有一层凭座,逐层收分,充满韵律。各层挑檐尺寸开阔上扬,表示唐代木构造建筑出檐深远的特色和风采。
檐下与柱头之间用金属构件组合,是传统建筑檐下斗拱系统的抽象和概括。玻璃幕墙退在外槽柱内侧,通过玻璃肋与柱、梁固定。一系列处理使唐风唐韵的建筑充满了当代感。
长安塔大量采取钢构造和干系构件,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便于工业化生产等上风,而且节能省地、可循环利用,建造和拆除时对环境污染较少,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
二、广运门
广运门
广运门是2011西安世园会主入口,位于园区东北部,横跨60米宽的世博大道,高峰期每小时可通畅2万多人。由踏步、水景、方块式园艺花卉造型组成的坡道把高下之间联系起来,与长安花谷十全十美,以其恢宏的气势形成强烈的震荡效果。
设计主题:
步辇儿大桥横跨世园大道,其设计观点紧扣西安园艺展览会的主题,总平面布局始于吸纳源自停车场人流的动线,进出人流各自分开。
概况先容:
大门作为全体景不雅观园区的出发点,利用植栽,水景等反响绿色园艺色彩的设计元素贯穿个中,桥上设植物廊架,有绿色植物攀爬其上,垂直绿化并供应遮阳。根据建筑的利用哀求,也充分考虑了残疾人的通畅需求
设计亮点:
建筑构造为钢筋混凝土构造,但是材料选择上以自然的木材及地域性的花岗岩为点缀,中国元素亦奥妙的穿插个中。
三、自然馆
自然馆
自然馆是2011西安世园会的植物温室,位于锦绣湖畔,紧张展示地球上不同地域、不同景象带的珍稀植物及生态景不雅观。
设计主题:建筑位置处于许多特色景不雅观的交汇点,用以展示多种类植物及其生态景不雅观,以及不同景象带下的范例植物景不雅观。
概况先容:
自然馆包含热带雨林植物展区、极冷植物展区和特有植物展区,同时包含一部分公共空间,具有科研办公、接待功能。
设计亮点:
建筑半埋地下立面材料选用玻璃、木材与少量混凝土结合,倚山而建,层层叠叠,与地形完美结合,即从高度上、视觉上弱化了建筑的体量,担保在建筑室内可以从不同标高领略湖面和对面花园的美景。
四、创意馆
创意馆
创意馆位于2011西安世园会主轴线上,全体展馆结合码头和周边园地进行设计,建筑布局呈“王”字型,由三翼不规则几何体组成,青铜金属、石材及花园式栽种屋面平分歧饰面的无规则衔接处理,形成了错落有致、内涵丰富的艺术效果。将展览展示园林园艺、植物花卉的新成果、新产品以及环保节能新技能、新材料等。
设计主题:
作为东道主展馆,力求表示西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辉煌的历史,更主要的是通过富有创意的设计展现西安光明的未来。
概况先容:
总平面布局以西安天下园艺展览会观点性方案和建筑性详细方案为依据,密切结合周边道路条件,并充分考虑其在全园内的位置及其与方案的长安塔和自然馆之间的关系。建筑自然分割成三个相对独立、并向水面延展的展览展示区域,横向通道将其贯穿连接。游客可以经由一系列的室内展示坡道上达屋顶不雅观景平台。构造主体采取钢筋混凝土结合钢构造的形式,屋顶利用了混凝土褶皱板构造,以知足建筑对大跨度空间的需求,幽美的构造形式表示了功能与形式相结合的建筑艺术最高境界。
设计亮点:
建筑的外立面采取青铜与玻璃,建筑体型独特,犹如一件镶嵌钻石的青铜艺术品矗立在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