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在文化礼堂重温入党誓词。
程思摄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推戴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白泥村落鄂南文化展览馆内,新城社区党员干部正在这里重温入党誓词,追寻先辈足迹、感悟革命精神。
馆内一幅幅宝贵照片、一段段历史讲授、一件件泛黄的实物,凝聚着大家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共识。

湖北会堂建筑设计施工 施工工艺

白泥村落鄂南文化展览馆以前叫谭氏宗祠,始建于明洪武八年,距今有600多年。
1930年,这里出身了通山县第一届苏维埃政府;革命先辈领导人彭德怀、何长工、李灿等先后亲临这里领导革命。
近年来,湖北通山县活化利用该文化礼堂的历史文化代价和建筑特色,将其改造成为远近有名的赤色教诲基地,为通山县乃至咸宁市广大党员干部传承赤色基因、爱国主义教诲和革命传统教诲供应了新的场所和载体。

每到节假日,走进湖北通山县闯王镇坳坪村落,文化礼堂大堂里书声琅琅。
湖北通山县税务局干部陈明耀在村落里开设公益教室,当起了无偿“兼职”,专门教村落里孩子们读书、练字,宣讲安全知识等。

文化礼堂里书声琅琅。
程思摄

“我是从坳坪村落走出来的,家乡哺育了我,现在尽自己最大能力回报家乡,每到放假我都会回来开设公益教室,教孩子们读书、练字,希望从小在他们心里播下爱长进修,爱上中国精良传统文化。
”陈明耀愉快说道。

此外,文化礼堂内设置了图书阅览室,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本,知足了不同年事段村落民的阅读需求。
现如今,这里已成为村落民们学习、互换和娱乐的好去处。

“以前没事就聚在一起打牌娱乐,现在可不了,不忙的时候我都会带小孩来这里看书,以身作则,让孩子养成爱学习、爱阅读的好习气。
”村落民陈定根如实说道。

近年来,湖北通山县文化礼堂的“多功能”转身,引发社会正能量,受到老百姓欢迎。
下一步,通山将加强村落庄文化根本举动步伐培植,深入挖掘文化礼堂历史内涵和文化代价,在活化利用文化资源高下功夫,不断融入基层党建、文明实践、村落庄管理等内涵,授予新时期文化礼堂浸染和义务,实现村落庄的全面振兴。
(图/文 王贤波、龙积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