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影赞颂(拍照作品)
《红旗下》李淑梅 摄
《欢快进了田舍院》周凤军 摄
《健身》毕卫国 摄
《健身彩带舞起来》韩茂民 摄
《栗熟》 王爱军 摄
《锣鼓喧天》王瑞娟 摄
《晒得大地一片红》 周凤军 摄
《山里各庄的复兴号》孟淑安 摄
《文化惠民演出》姜明婷 摄
《我如此热爱唐山》隋军 摄
《校园里的欢声笑语》花桂兰 摄
《月映港城》 刘国坤 摄
以画显意(绘画作品)
陈乾 油画 《家乡的风景》
陈望相 油画《欲晓》
陈晓远 中国画《 紫气东来永春秋》
高波 中国画 《清风》
高品龙 中国画《 过雨荷花满庭喷鼻香》
谷妍 中国画 《红梅赞》
顾晓雪 中国画《铜墙铁壁》
刘文远 中国画《漁舟唱晚》
孟凡刚 中国画 《故宅馨风》
王庆涛 中国画《争先恐后》
赵国峰 中国画《喜逢盛世》
以诗言志(诗歌作品)
春到轩辕阁
作者:燕山阿紫
走向轩辕黄帝的浮雕
刺目耀眼的晨曦
照在他岩石耸立的身上
云朵在他的天空开成白莲
喜鹊们在面前飞舞
我站在他的身旁仰望
蔚蓝如海
他手中的斧头闪着光芒
我习气以他为圆心
打开春天的扉页
松柏更新影象 垂柳
成为湖畔含羞的新娘
嫩绿在枯草间若隐若现
白玉兰紫玉兰开满枝头
寻芳的游人越来越多
燕雀和花草 各有各的乐土
它们心里有数
通向轩辕阁的路任你选择
从东南西北 任何方向起步
旋转的画都会扑入你的视野
我喜好从东门进入
沿着波澜不惊的湖畔溜达
走度日力盎然的山坡
榆叶梅捧出红艳的浪漫
树上的杏花梨花樱花
与地上的野花怀抱锦绣
蜜蜂和蝴蝶结随同行
它们在花的海洋畅游
走过舒缓适度的188个台阶
它们在脚下沉默 听心跳如歌
擦去微凉的汗水 飞檐凌空的
轩辕阁打开迷人的面纱
眺望凝望俯视 我该如何
把春的诗篇读懂 登高望远
我的目光抵达蜿蜒起伏的龙山
钢城大桥宛如雨后的彩虹
是连接城市和村落庄的幸福之路
鸥鹭们在黄台湖莲花岛上飞行
辽阔如此生动 呼吸如此温暖
春的在耳畔婉转
沉睡的泥土舒活筋骨
金黄的连翘嫣然一笑
梦中的鼓点选定了节拍
丁喷鼻香和桃花在山林中盛开
湖中的芦苇
打开青葱的日历
轩辕阁被姹紫嫣红簇拥
与中国梦同行的水城迁安
手捧诗情和画意
恭候五湖四海的朋友来悦读
《哦,唐山》
作者:孙虹
单位:唐山市艺术研究所
哦,唐山
你是矿井里吱呀传动的回响
百年来奏着工业文明的赞歌
你是钢炉中激进迸发的火焰
昼夜里闪耀昂扬炽热的光芒
你是七六年轰然倒塌的噩梦
也是废墟里浴火重生的凤凰
哦,唐山
你是伯夷叔齐采薇明志的风骨
你是太宗曹妃戎马征途中的一缕柔光
你是曹雪芹红楼一梦的哀叹
是燕赵绅士们年夜方的吟唱
但你更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是无产阶级先驱李大钊的故乡
我看到,你的心里
有昂首阔步的气概和精益求精的执着
我看到,你的身上
熟年轻的激情亲切,也有历史的沧桑
封建的皇朝
在遵化的清东陵里埋葬
历史的风尘
却在滦州的古城里飘扬
来唐山
你能在景忠山看山顶的落日
也能在乐亭的滩边看海上的朝阳
去南湖大剧院看一场动听肺腑的演出
再去唐山宴把冀东的美食品尝
你听
戏院里倏忽传来的曲调
是评剧宛转悠扬的唱腔
你看
那幕布上活灵巧现的影象
是皮影大师们世代磨砺的传承
去吧
让多玛乐园里装满孩童的笑声
再把灵魂流放到乐亭三岛的净土上
行到水穷,是自然的风景
坐看云起,有人文的光芒
哦,唐山
你是一座文化沉淀的古城
也是一座灾后重修的新城
你的肩上挑着祖国当代化的重担
中华文明的河流在你血液里流淌
哦,唐山
公民记住你
不止由于四十多年前的灾害
更由于你发达向上的朝气
如今,二十大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
我们众志成城,雕琢奋进
我们凯歌高奏,再铸辉煌
在党中心的精确领导下
唐山这座英雄城市
和他倔强不屈的精神
将与祖国共同欢迎嫡的朝阳
清风一缕
刘敬君
我曾突发奇想:几百年后,这天下会是什么样子?斟酌再三,答案是,没答案。或者换个说法:统统皆有可能。回顾身后几十年变革,尚且感到不可思议,不要说几百年了。比如大山深处的小陵村落,现在这个样子,他们二百多年前的先人,想象得到吗?
这是个谜一样的村落落。
小陵村落,当地人并不这么叫,而是去掉“村落”,再加个儿话音:“小陵儿”。本地方言特点是二声上不去,以是起初听起来觉得怪怪的。我家在大山王庄,问起这个村落,人们往东北方向一指:就那儿!
仿佛近在面前,直线间隔也确实不远,过了三里地的桃花峪村落便是。闲来无事,我出于好奇,骑上摩托车去看。走近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便是没路。此后听老人说,“陵”是陵寝,村落里曾有一座小格格陵墓。听说,一位天子率王公大臣出巡,途经玉田县境,一个二三岁小格格在彩亭桥病逝,便在当地下葬,派人守陵。守陵人都是满族人,世代繁衍,便有了这个满族村落。
这次我边走边打听,还开了导航。导航一度把我指引到一条小路:狭窄、颠簸、波折,坡高、草盛、树密。全体人被神秘埋起来,彷佛行走在墓穴中,绕几个弯,一片果树园前没了路。我关掉导航,退回去重走,期间几次走错,有一次偏离了大方向,绕到和何心庄附近,但一起打听,终极还是来到小陵村落。
一进村落,路面依然很低,但宽多了,且修了柏油路,起伏、波折、安静。正值晚秋,清风垂垂,路两旁一人多高的山坡上,长满了荆棘、茅草、拉拉蔓、喇叭花,粉色、黄色、白色的野菊花,还有柿子树、花椒树、枣树、榆树棵子等,还时时有一片片各种形状的玉米地。这些植物褐色、枯黄、金黄、嫩绿、紫红、半黄半绿、半红半黄,直的弯的、高的矮的,聚的散的、软的硬的、粗的细的、正的歪的、长的短的……杂糅在一起,就像二百多年历史,聚散、荣辱、成败,苦辣酸甜,一齐涌上心头。
植物在鼓噪,偶尔有一群鸟叽叽喳喳,或者扑啦啦飞起,人和车辆倒显得奇异,村落里村落外都是如此,即便看到干活的人也是专注地干活,走路的人一门心思走路,门口歇息的人一脸沉着,仿佛那些植物和小鸟才是这里的主人。这里路口实在太多,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就像一棵树的枝杈,主干分出好多分支,分支再有更多分支。终极你可能被带到绝境,也可能是山脚,水沟,也可能回到出发地,或者无法预知的哪个地方。由于村落里村落外主路都是柏油路,我才不至于迷路。
“清”风劈面扑来,路两边画的是清代衣饰,生活场景,各种风尚,还有关于清代各种制度的先容。左转右转,上高下下,终于爬上一个相对平坦的最高处。路依旧波折、安静,路面整洁,家家户户门口也都很利落,分歧凡响时的是,门口险些都有柿子树,红红的圆圆的柿子满树都是,仿佛吵闹着要跳下来。屯子一样平常比较安静,但总有沿街叫卖的,有摆摊卖货的,有几位老人聚在一起闲聊的,有交往返回办事的。这里却寂静得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小虫在草丛里跳来跳去声,枯黄的树叶在地上的滚动声。音响、招牌、厂房、高楼、拥堵、吵闹,都与这里无缘。置身这片净土,仿佛自己也是一棵草,一棵树,一朵花,一只鸟,一滴水,一条鱼,一阵清风,一块石子。这是一种习气,一种自持,一种清高,一种教化,一种境界,还是其他什么?说不清楚。有一家门口堆了一大片玉米,一部分玉米还挂着薄薄的白色的皮,明显是用了收割机。一位妇女在整顿院子,一个小孩在玉米堆上趴着玩。或许被这环境感化,本想过去聊下村落庄情形,终极没有冲破这份宁静,不忍,不敢,不愿?说不清。在最北面街道上,只有稀稀疏疏几户人家,户与户之间都有空地。空地不空,长着玉米,爬着长长的倭瓜秧,地面、土堆、山坡、墙上、树上,到处都是,大片的叶子有的碧绿,有的发黄,有的干枯,地上躺着几个黄色倭瓜。北面是山,有的高大直挺,有棱有角,似威猛的将军,有的像个礼帽,有的像馒头。
见到一位老人赶路,我上去搭话,问他这里是不是小陵村落,真实目的是想问格格陵寝遗址在哪儿。不料他一句话把我问愣了:“你说老村落还是新村落?”原来还有新旧之说。我只好顺着问下去,哪里是新村落,哪里是老村落?老人往西面一指:“那边是老村落。”又往我来的方向一指,“那边是新小陵儿。”
不用说,格格陵寝遗址在旧村落。
为了抄近路,我下了柏油路,走上一条通往老村落的土路。虽说是土路,还不算很窄,看去觉得也不远,谁知道,是走迷宫的觉得。方向是西方,可并不是一起向西,大方向也不是。它一下子向南,一下子向北,一下子向西,一下子又回来,而且那方向也并不是正南正北,都是斜的、弯的,也不是平的,一下子爬坡,一下子溜下去,路面每每还是一边高一边低,有坚硬的车辙,车轱辘把石子辗轧得乱蹦乱响。有时会看到几十块大些的石头排列比较有序,有时满地是玄色、青色的碎石子,有时是大大小小,或平或尖,或深或浅的各色石头。两旁的荆棘、野草、杂树更多更密更高,我觉得自己是走在三百年前的路上。最亮眼的依旧是柿子树,柿子有的已经红透了,有的半青半黄,有的还比较青。柿子树有的枝繁叶茂,有的光秃秃的,有的正时时飞下一两片叶子。
有时我不想拐弯,可是不得不拐,由于前方没有路。有好几个路口,往哪边拐?看哪条靠近目的地,就一头扎下去,可是很快就发觉错了,由于前面又没有路,又几个路口,几个方向。有一次我来了倔脾气,非要沿着那条路走,谁知七拐八拐,路越来越窄,最窄的地方看不到路,看到前方有路才知道要从那里通过,两边是没过分顶的草和树,路两边的草和树还搭在一起,脚下是齐腰深的茅草。我放慢速率,大气不敢出,终于穿过去,前面又是陡坡,冲下去是玉米地,往远方看,四面都是山,头上看,空旷寂寥的天,近处是看不到尽头的草、树、玉米、羊肠小路。要去的小陵村落就在前面,可便是过不去。幸亏我骑了摩托,假如步辇儿,怕是一天也走不出去。
末了是沿着比较宽的路试探着走,没路了就原路返回,到了主路上,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绕出来的。
抗日战役期间,这个村落相对沉着,鬼子不进村落征粮、派差。缘故原由之一便是日军怕遭遇伏击;其二,听说这里是皇陵禁地,有神护佑,因而有所忌讳;三是这个大山深处的孤零零的村落落实在太小,收成又不好,计策意义不大。
1942年5月扫荡时,日军看村落庄四周阵势繁芜,道路更像个水沟,沟沟坎坎,泥泞不堪,乃至还有积水,里边也就十多户人家,便没有进去,在村落口向村落里开炮,连续三发都打偏了,只是震倒三间年久失落修的屋子。炮兵打完走了,不雅观察员没创造有人出村落,带队少尉命令蹲守部队例行公事搜索一下就撤。韶光不长,蹲守日伪军便被偷袭,日伪军后方大约二十米处草棵子里,八路军机枪手溘然射击,打出五发子弹,命中两个鬼子,一个曹长,一个号兵,还有三个鬼子去向不明。然后八路军50多人端着刺刀冲过去,伪军很快损失战斗意志,七八分钟结束战斗。伪军去世了15个,别的伪军脱掉衣服,放下武器装备,穿着裤头被放走。鬼子炮兵分队长半路也挨了冷枪重伤,末了去世在蓟县。其他韶光来小陵村落的日伪军,基本上半路就被杀掉,连尸体都看不到。日伪军曾创造一个打冷枪的民兵,在山上用炮打不着,用枪瞄准瞄不上。
小陵村落由旧址搬到现在位置,是由于1969年一场大水。那年夏天,连阴天半个月,忽然下了两个小时特大暴雨,导致泥石流从山上猛兽般呼啸而至,瞬间把村落庄淹没,据经历过的老人讲,还没明白过来怎么回事,水从堂地和后窗户就冲进屋子,又从前门和前面窗户流出去。
走近小陵村落旧址,视野开阔,气候雄伟,秀色可餐。这里南北西三面环山,如果站在高处看,东面也是山,那是玉田古八景之一——燕山叠翠。山上植被茂密,山下果树一片连着一片,群山环抱中还有一汪碧水,湖水西北方有山上的泉水昼夜流淌。站在山下,看着远近高低层层叠叠的绿,还有点缀其间的淡黄,紫红,浅粉,呼吸着清爽新鲜的空气,像刚出锅的鸡蛋羹鲜嫩诱人,全体人仿佛变得年轻,身心轻松似水中的鱼,宁静如月光下的湖水。
我在当地人带领下去看格格陵遗址。
西南方向,那座满是高大茂密松柏的山上,便是皇陵遗址所在。山脚下三五米处,穿过半人高的荒草,绕过缭乱的树棵子,踩着落叶与乱石,七拐八拐,磕磕绊绊爬上去。在一片枯黄的草丛里,我看到一个塌陷的坑,坑东北方石缝中有一棵小榆树,枝干又细又长又弯,主干分出两个分支,弱不禁风的样子,树叶还是绿的,阳光直射下的叶子看去是鹅黄色。榆树阁下还有松树,倾斜在坑边,看不到根和主干,松叶有的深绿,有的干枯。南面有小槐树,或者说槐树苗更确切,我平生第一次看到如此纤细、软弱、绵软、多姿的小槐树,叶子嫩嫩的,绿绿的,让人爱怜。西南方向还有一棵花椒树,分了很多枝杈,有的直立向上,有的探向了坑里。东北方向已经坍塌,几大块长满青苔的石头胡乱堆砌,棱角毕现。所谓石头,很可能是被毁坏的三合土块,土块缝隙间长出一抱枯黄的蒿子,发出特有的喷鼻香气。坑里更多的是干枯的树枝,有的已经糟透了,最下面横着一棵小树,根须茂盛。黄色的野菊花最自由,险些到处都有它的身影。登着破旧的石头下去,可以看到里面有光滑的四壁,那是用三合土夯实的四壁,上面长满了深浅不一形状互异的青苔。墓坑长方形,座东北朝西南,宽约一米八,长度三米旁边。高度也在三米旁边。
这里曾经是占地六亩的皇家陵寝,有牌楼、神道、大门、喷鼻香房、水房、享殿、宝顶、地宫等建筑,守陵兵上百,周围有红绿青桩,皇家派头,神圣威严,如今衰败得只剩残坑。
小陵村落人二百多年来历经战乱、饥荒、水患、瘟疫,看惯世间百态,尝纵情面冷暖,如今成了远近有名的满族风情村落,过上富余宁静的生活。
清风习习,心静如水。
我与滦河石的情缘
滦河,是河北省第二大河,全长888公里,在乐亭县南兜网铺注入渤海。滦河流域分布着大小河流近百条,灌溉了万亩良田,无愧于家乡“母亲河”的称号。耸立的群山、纵横的沟壑,为滦河孕育了丰富的奇石资源。既有化石、矿物晶体,又有造型石,更有丰富的图纹石……这些奇石质、形、色、纹、意俱全,在浩瀚的中华奇石中,滦河石独树一帜,向众人充分展示了婀娜多姿的魅力和独诗情画意的文化韵味。
我生活在滦河之滨的一个小村落落里。从小在滦河边终年夜的我,从记事起就与滦河结下了不解之缘。常常和小伙伴们去滦河戏水,放鸭放鹅,拾贝壳,捡小石头……我对滦河的留恋已经渗入到我的血脉里,尤其对滦河石情有独钟。
有时到小伙伴家里去玩,见到人家有方方正正的砚台,有碧绿的翡翠烟袋嘴,有叮当响的玉镯子,有温润透明的玛瑙玉坠,这些小石头是我以前从未见过的,我倾慕极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知道了翡翠、玛瑙都是石头的一种,是经由打磨、加工而成的。我对石头的认识也更近了一步。
一年冬天,我准期到伊逊河(滦河的一个支流)边看石,捡到一方图纹石,高6cm、宽7cm、厚1cm,在平面上展现一个人头像,乳白色的图案在石面的中央位置,明暗比拟度、清晰度、色彩比拟度都恰到好处。那面庞白净端庄,流露出坚毅又略带淡泊的神色,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闪烁着聪慧的光,让你以为他能识破统统,识破未来。当时我就想,这不正是一位目光深邃的智者吗?
还有一次,我去承德嬉戏,创造了一块滦河墨石。它细腻平滑,像一枚乌黑发亮的纽扣镶在一望无垠的沙滩上。我默默俯下身,将其放在掌心,仔细端详,爱不释手。末了小心翼翼的把它放进贴身的口袋,将其带回家,供日后抚玩。
滦河上游丰宁县境内是热河生物群化石主要产地之一,也是省级资源保护区,这里有一亿五千万年的古植物、古鱼类、古哺乳、爬行两栖类、古鸟类和古昆虫类等化石。我有幸拾得一块生归天石,上面均匀地镶嵌着两条小鱼,两个海螺和一个贝壳。我把它送给儿子,孩子对它爱不释手:“这不正是最生动的自然读物?”我希望孩子能够好好收藏,感悟滦河石的博大精湛。化石是一本不朽的书,它记录了沧海桑田的变迁,“珍石有语”,在与它的对话中也能悟出生活的哲理。
我与滦河石有着数十年深厚的感情,并且这种感情经久弥坚。我收藏滦河石也已经十余年了,它朴实、厚重,没有雨花石的华美动人,没有筋脉石的铮铮傲骨,没有灵璧石的丰富韵律……以是不被人们所青睐。但滦河石也是一种古老、天然的艺术品,展现着它的独特魅力,它是大自然的孩子,是地球上顽强可爱的精灵,享受着日月的照耀和风雨的洗礼。滦河石图案精彩,它是质、形、色、纹奥妙变革和完美组合,有鬼斧神工之妙,其图纹之美,能包罗万象,每每使人浮想联翩。我希望它可以作为后起之秀,把它天然的韵味展示给众人,并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想。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和欣赏,授予滦河石更加丰富的内涵。
滦河石虽然很平凡,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但是它又是俏丽的,神奇的。奇石与我的生活息息相关,无处不在,由于它能表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寓意康健高雅,还可以提高审美情趣。而与奇石的灵魂互换使我得到了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体会到了奇石那种保持不懈、不屈不挠的品质,这不正是中华民族的宏伟魂魄?无怪乎古今中外名人学者都对石头寄予了无限遐思,关于石头的动人故事也流传至今,它表示自然景致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2018年,凭着我对奇石的热爱与崇敬,我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博古架,它规模虽小,也没有多少名石,但个个充满灵性,富有神韵、意境悠远。我常常悄悄地坐在博古架前,取一块滦河石放在掌间,在把玩和对话中把温情通报。我会连续收藏和关注滦河石,把这份宝贵的情缘延续下去。
寻“美”山叶口
李晓玲
曾登临泰山,在山巅体会“登泰山而小天下”雄阔;曾泛舟杭州西湖,感想熏染“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的诗意;曾赏过喷鼻香山红叶层林尽染,体会秋之静美;也曾在广阔草原上策马奔驰,在大海上乘风破浪……美的地方、美的风景、美的风情有很多,山叶口是最特殊的那一个。
一
山叶口村落是河北省迁安市西部大五里镇的一个小山村落,紧邻西部森林生态绿道。到山叶口村落去交通便捷,自驾或乘公交车,从迁安市区出发,沿祺光路一贯向西,行驶22公里即可抵达。
一起向西,间隔连绵起伏的群山越来越近,绿意也渐浓起来,山叶口村落就隐蔽在那绿意最厚最重最浓的地方。
这个147户,517口人的小山村落源于明末清初,曹姓人家给贯头山谢家看山,因村落庄坐落的地方远远看去好似一片树叶的形状,且“叶尖”是庄的出口,故取村落名山叶口。
村落落三面环山,群山环抱、绿树掩映之中,一条小河从村落中蜿蜒流过,河水潺潺,清澈见底,滋润津润着两岸的地皮。青砖青瓦的田舍院,红顶灰墙的新民居错落有致,石碾子、石磨、石头墙,让你回顾起老光阴。村落内核桃、栗子、杏树、樱桃、槐树、李子等品种繁多,绿树依依,枝叶随风轻摇;榕花树开满粉赤色的榕花,栗花正在怒放中,核桃结满青涩的果实,晚熟的杏沉甸甸压弯枝头。沿街墙上大幅的立体墙画,碧绿的荷叶,托举起朵朵粉嫩的荷花;还有两只大大的五彩蝴蝶,在墙上小憩。
村落中的老槐树下,老人们在乘凉,孩子们在玩耍,游客们也会在这里歇歇脚,坐在小板凳上,看看四周,远眺看看山,近处看看水,和退休后返村落、摘了自家菱枣来卖的大爷聊聊家常。他的枣,你买不买的,都可以先尝尝,不甜不要钱。
满目青山绿意浓,空气中有暗香浮动,沁人心脾,分不清是花喷鼻香、果喷鼻香还是青草喷鼻香。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村落庄田园风光画卷!
村落西有一棵神奇的“六股神松”,树龄已逾千年,一根生六股、十四杈、二十八枝,虬枝苍劲,四季葱郁。风吹过,枝叶沙沙响,侧着耳朵,悄悄地听一听,那是它在给你讲述古老的故事。
千百年来,光阴在这里积淀,神松如忠实的卫士,日昼夜夜守护着这方山水,护佑着百姓安康,与山叶口人一起共享日丽风和,共同抵击雨雪风霜,它也是一位见证人,见证着山叶口的春去秋来、岁月更迭、历史变迁。
伸手去摸摸神松的枝干,悄悄地在心里问候一声:神松,你还好吗?围着神松转一转,祝福着吉祥安然。
二
沿村落内主街一贯向里走,在村落庄最南边,便是山叶口景区。景区与村落落相连,村落在景中,景在村落中,村落落成了景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山叶口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总面积1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9%以上。
这里有幽美的峡谷溪流、山石林地、山顶湖泊等自然景不雅观,尤其是形成于38亿年前的海底地貌,奇特的砾石风光,各处可见的五彩石颜色绚丽,是景区奇特的地质景不雅观和自然景不雅观,被地质学家誉为“全息邃古时期海底地质档案馆”。山叶口村落也被誉为“中国远古海底天下奇不雅观第一村落”。
在山叶口景区去不雅观赏石奇、水秀、松美,开启一场寻美之旅,开始一场奇妙的穿越之旅,去探寻中国远古海底天下奇不雅观背后隐蔽的秘密,开展一场亿年前与现今超越时空的对话。
炎酷暑季里,溜达徜徉在劲松长廊之中,风凉的气息迎面而来,这里是天然的氧吧,能呼吸到最清新的空气,深深地吸一口气,把胸腔的浊气吐出去,让你的身心一下子轻松、通透起来了。
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头砌成的山路,缓缓拾级而上,不必配备遮阳伞,不必戴遮阳帽,不必涂什么防晒霜,郁郁葱葱的森林,繁茂的枝叶,是天然的伞盖,遮住了烈日骄阳,只余下丝丝缕缕的光芒,照射进来,在花草上,在溪水中,投下晶莹的光彩和细碎的光斑。
溪水一起叮叮咚咚拍打着河岸,逗弄着小花小草,对远来的客人殷勤陪伴随行,路转水绕,人向山上走,水向山下流,让人不由好奇,想去探寻一下水的源头来自哪里。
五光十色、各处的五彩石散落山中,比目鱼石形象生动逼真,独存一眼、断尾而立,其他的五彩石头,就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吧,看看这块五彩石像什么,那块是什么形状,给每一块石头起一个贴切的名字。
摸一摸五彩石,面对着来自亿年前的神奇,感想熏染着来自亿年前的温度,听它无声地讲述自然界地质变迁。
经地质专家考证,五彩石是38.5亿年前远古海底的鹅卵石、泥沙在高温高压下,又经由地壳运动形成,有“海底五彩琥珀”的美称。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你领略到的是亿年前海底的风景,让你亲自体会一下什么叫沧海桑田,什么是斗转星移。
除了五彩石,景区里还有玻璃栈道、休闲漂流、网红桥、网红墙、叫嚣泉等娱乐举动步伐和活动项目,让你玩得乐不思蜀。
三
从山顶回转,重新来到村落中。开办田舍餐的田舍院里,阵阵喷鼻香味飘散开来,让你不觉吞了下口水。赏完美景,还要享受美食。
街边的樱桃红了,主人激情亲切呼唤你尝个鲜儿;田舍小院里,嫩绿的黄瓜挂满架,随手摘一个,咬一口,一股鲜嫩暗香瞬间溢满唇齿间,这是在大超市、大阛阓的菜场里所感想熏染不到的。
在山叶口用饭,丰简由人,荤素自搭,可挑选性、可选择性很大。
山叶笑迎四海客,栗乡诚待八方人。玄大妈栗子宴开在宁静的背街小巷子。酒喷鼻香不怕巷子深。曾经闲置的老屋子,经大略装饰,保留了屋子原生风貌,开办起了田舍餐,主营栗子宴。
栗子宴因此板栗为紧张辅料的特色村落庄大餐,有选用散养柴鸡的秘制栗子鸡,有五花三层、喷鼻香而不腻、用屯子大锅土灶、小火慢炖而成的栗子红烧肉,有浓郁鲜喷鼻香的栗子酱猪手,有味道甘甜、营养代价高的栗子养生四宝羹,还有本地绿色、康健的应季山野菜和有机蔬菜烹饪的多种美味佳肴。古朴的小院,常常客满,非常受游客欢迎。
布谷北往春耕声声明,鸿雁南归秋收粒粒喷鼻香。布谷餐厅是村落里人俗称的“大食堂”里,建筑面积103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0人就餐,就餐韶光,用饭的人们热热闹闹。
山叶小酒馆装饰古朴,来这里坐一坐,品品小酒,聊谈天,岂烦懑哉?
四
酒足饭饱,即将踏上征途的你,是不是还想带点纪念品啊,这些东西啊,山叶口都给你准备好了。
在栗乡源土特产店里,有栗子面栗子馅、南瓜面栗子馅、紫薯面栗子馅、艾叶面栗子馅、栗子面大枣核桃芝麻馅等多种口味的板栗饽饽供游客选择,准能让你挑花了眼。店主刘海霞激情亲切、好客,你可以先听听她的先容,再免费品尝一下,再确定买什么。
“玄大妈”板栗饽饽可是迁安的网红食品,被评为“迁安十大特色小吃”,入选“迁安礼物”,并受邀参加央视大型直播“中国丰收万里行”活动,登上了国家级媒体平台。
在唐山市泓方缘食品有限公司里,主打产品有“蔡记糕点、蔡记熏记”,注册了“蔡记手信、山叶臻品”等牌号。
纯手工制作,口味独特的蔡记糕点,利用山叶口村落出产的板栗、核桃、红小豆、花生为质料制作而成,分酥皮类和混糖类两大类,有核桃酥、花生千层酥、板栗桂花冰糕、御黄酥等40多个品种。
你尝一块牛舌饼,酥脆的口感,馅料里有那么一点椒盐的味道,越品越喷鼻香;再吃一块核桃酥,入口酥脆,甜喷鼻香不腻人;再品一块板栗桂花冰糕,浓浓的栗喷鼻香和桂花喷鼻香混和在一起,口感层次丰富。
蔡记熏鸡精选山叶口山地散养的柴鸡秘制而成,喷鼻香味浓郁、酥喷鼻香软烂。
在山叶口,美景赏过了、玩过了,乐呵了,吃好了、喝足了、待够了,要走了,转头想想,山叶口的“美”你寻到了吗?
以技彰怀(文创作品)
惠志爽 剪纸《花蝶舞》
惠志爽 剪纸《鸟与花》
惠志爽 剪纸作品
李秀春 剪纸 《福泽满满》
裴晓晓 衍纸作品《绽放》
裴晓晓 衍纸作品《欣欣向荣》
裴晓晓 衍纸作品《迎春》
目前市委宣扬部正在征集二十大精神主题的短视频、歌曲、舞蹈、曲艺、字画、拍照、诗歌、散文、小戏等文艺作品和各种非遗手事情品,诚邀广大网友踊跃投稿。
投稿邮箱:
wyc2802925@163.com
编审:宋威
- END -
唐山发布(tangshanpress)
综合整理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以上图片版权均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