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单位 浙江华策方案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 浙江杭州
建成韶光 2021年10月
建筑修缮总面积 1244.7平方米
建筑改造总面积 661.5平方米
本文笔墨由设计单位供应。
文化交汇
思澄堂,保留在老杭州人影象里的建筑,其建成于1927年,为纪念教堂第一任牧师张澄斋而得名,作为杭州屈指可数的近当代基督教堂,记录了上世纪初基督教本土化的历史痕迹,默默矗立守望城市近百年的光阴。
△ 建筑外不雅观 ©空谷山剑
沿着解放路远不雅观思澄堂,教堂高耸的赤色十字架若隐若现;近不雅观,青砖黑瓦、飞出的屋檐翘角,以及中式风格的窗门,可感想熏染到那份古典文雅。中西领悟,也构成了人们对思澄堂的第一印象。
思澄堂间隔上一个修复周期过去了十几年,随着长期高负荷运转、自然日晒老化等成分,建筑已经存在较多肉眼可见的安全隐患,部分配套存在不同程度的利用损伤。为此,2020年我们参与到思澄堂的修缮事情,一段新的影象就此开始。
△ 建筑入口 ©空谷山剑
以复原影象为命题
《修理故宫景山万寿亭操持》一文中,梁思成师长西席就曾指出“修理古物之原则……均宜仍旧,不事更新。”
△ 建筑原貌 ©设计单位
在文物保护建筑的条例框架下,历史建筑的修缮实在不太须要设计中的“再创造”,对我们来说,本次修缮更大的寻衅则是“再现”——如何基于原有建筑现状进行修复,尽可能最大地呈现历史真实性,才是须要紧张考虑的问题。
我们遵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坚持最小干预,保持原形制、原构造、原材料和原工艺。在修缮过程中,针对各处缺损程度差异,我们采纳针灸式点状还原的策略,一点点还原建筑的原貌。
△ 入口处坡屋顶修缮 ©空谷山剑
△ 西侧辅房屋顶修缮后,呈现为坡屋顶 ©空谷山剑
几十年间,思澄堂经历多次修缮,立面与体量不断发生着变革。为还原历史上思澄堂的建筑风采,我们将关注点放在了老照片上,从1930年黑白照片中找到线索。规复了屋檐翘角的思澄堂更加轻盈灵动,使得中西领悟风格也更加极致。
针对保护范围内非文物建筑部分,我们进行了整体的立面优化改造,将东西两侧辅房屋顶平改坡,呼应主体教堂飞檐翘角的中式风格。我们还根据遗留的门头和钟楼照片,在西侧、东侧辅房山墙面分别复刻微缩版立体版画,以生动的艺术形式,为民众重现思澄堂的历史影象。
△ 山墙面微缩立体版画,重现教堂的历史风采 ©空谷山剑
老建筑的修旧焕新
不同情形的墙面,我们采纳了不同的修补方法。轻度破损的采取同色胶凝砖粉修补,缺损深度大于20毫米的严重墙面,我们采取同规格青砖进行摘砌,并增加防风化设计。
我们对内墙抹灰层开裂处进行局部修补,别的只做表面清洁处理;对付木柱、梁枋、桁条等产生的干缩裂痕,采取腻子修补,找来相同赤色的油漆进行表面粉刷;构造维修时只管即便保存原构件,若原构件无法利用,就会去探求相同材质的构件复原,力求做到自然。
△ 原始状态细部 ©设计单位
除了复原历史的真实性,我们所面临的另一个寻衅则是建筑的安全性。思澄堂因部分构造老化、墙体倾斜、屋面渗水等成分,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经由几个月的勘察与设计,层层梳理安全问题,我们用去除后加墙体荷载(比如外挂空调外机、随意拉结的钢丝),改换被白蚁吃空的主梁,用碳钎维加固微变形主梁,梳理改换错乱的电线电缆,并加金属套管等办法,对空间完成物理升级,形成一套安全保障体系。
△ 中式窗棂 ©空谷山剑
空间载体的当代更迭
历史建筑总蒙着一层分外的色彩。在室内装修风格上,我们延续了思澄堂的原有基调,只是在材质色系选型、规整光源设备、现有摆件上做了减法处理,在统一折衷整体风格的根本上,陪衬教堂纯净的特质和肃穆的氛围。
△ 会堂 ©空谷山剑
首层为一大开间独立会堂,北面设置讲台,讲台下设有洗礼池。我们保留原有水泥地板,将原来繁杂的灯具全部换成轻型筒灯,简化中央讲台并进行灯光强化,突出主体层次,令整体空间规复干净简洁。
△ 内部全景 ©空谷山剑
△ 一层空间 ©空谷山剑
△ 二层空间 ©空谷山剑
二层为教堂主会场,北面设置讲台,其他三面支配座位。中心区域两层通高,三层采取中式回廊式格局,U型围合空间。我们保留原有木地板,仅对缺损处进行修补。对讲坛处进行精神氛围的强化,通过中央对称处设置简洁十字讲台、增加三角壁龛式的构造感、利用富有节奏感的梁枋勾引视线等做法来聚焦讲坛。
△ 内部全景 ©空谷山剑
东西两侧辅房分别为内宾室和外宾室,用来接待教友与来宾在此互换、开会。我们将其设计成温馨舒适的空间,延续中式沉稳的木质调。屋顶被饰以韵律感的线状木条,又通过简约演绎中式梁枋构造,同时改换为当代家具来适应当下的利用需求。
△ 内部翻新 ©空谷山剑
交互重置
教堂也是公共生活的一部分,院落空间也同样进行梳理,教友们在这里集会、做星期、欢迎新人的婚礼等。我们希望修缮后的空间既可以保留历史传统,又能够应对现在与未来的变革,为社会供应更多做事的可能。
△ 内望教堂空间 ©空谷山剑
为纪念本次百年修缮工程,教会将因安全隐患改换下来的二楼东侧主支撑梁,加工制作成十字架挂饰赠予教友。思澄堂作为一座历史建筑,汲取着中西方历史元素,沉淀百年文化脉络,更是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个范例样本。我们试着以谦逊和低调的态度向历史致敬,以延续厚重的文化秘闻来相应该下的时空,在历史与当下之间实现影象的延续。
△ 庭院 ©空谷山剑
百年思澄堂在这次消隐式的更新复原中重新鲜活起来,链接着历史传承与当代新生,记录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建筑印记,并不断发生着新的交互。修缮结束,这座昔日略带神秘色彩的宗教建筑正在逐渐打开,正是在寻访、还原、新生的过程中,它再次被人们所记住。
△ 思澄堂全貌 ©空谷山剑
设计图纸 ▽
△ 一层平面图 ©设计单位
△ 二层平面图 ©设计单位
△ 屋顶平面图 ©设计单位
△ 立面图 ©设计单位
完全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思澄堂修缮与利用工程
项目地点: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解放路132号
项目类型:建筑、景不雅观
设计韶光:2020年9月
建成韶光:2021年10月
项目规模
总占地面积:1518.45平方米
建筑修缮总面积:1244.7平方米
建筑改造总面积:661.5平方米
景不雅观设计面积:205平方米
设计单位:浙江华策方案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项目总卖力人:张野平
项目主创:张勋、姚奇特、莫文烈、任周冯、何利栋、童彦榕、王春一、钟敏
完全团队成员
建筑:张勋、何利栋、龚荣、许秉磊、吕绍民、童彦榕、何超
其他参与者
室内设计:任周冯、钟敏、汪海明、卢佳佳
景不雅观设计:姚奇特、莫文烈、王春一、朱捷、童添
业主:杭州市基督教会思澄堂
建筑材料:小青瓦、青砖、不锈钢、木材、石材、涂料、真石漆、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