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的本日,一提到战役,我们首先会想到呼啸的战机和轰轰的坦克,以及导弹、无人机、航母、太空战等前辈武器高科技高信息技能含量的战役,彷佛这才是个打仗的样子。

然而令环球军迷们失落望的是,近年来的一些真实的局部战役中,利用最多的,反而不是那些亮瞎狗眼的高科技武器,而是各种各样经由改装的民用车辆。
无论是在烈日炎炎、广袤荒凉的利比亚沙漠,还是在屋宇纵横、人口密集的叙利亚、也门等国的街巷,都有它们的身影,成为这些热点地区沙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sas建筑设计展板 建筑法规

▲在媒体的宣布中,皮卡车以成为利比亚内战的一个象征

实在,真正的战役是非常现实的,存在即合理,以非洲和中东掉队的国防工业,根本就不可能支撑一场高科技的战役,那些并不富余或者没有渠道获取前辈武器的势力和军队,每每有什么用什么,把各种民品也派上了沙场。

加装了各种武器的民用皮卡,就成为最为常见的“武装突击车”,用一个黑蜀黍的话说,它们(武装皮卡)便是没有装甲的坦克,迷你版的喀秋莎火箭炮,“裸奔”的运兵车、油料车、弹药车……,总之,它们便是不发达地区当之无愧的“陆战之王”。

▲在不发达地区,武装皮卡成了战役主力

这里大略说说皮卡的来历——皮卡是英文Pick-Up的音译,最早出身于美国。
1925年,福特公司在T型2座旅行车根本上,经改进,制造出了天下上第一辆皮卡“先驱者”,底盘低,卸货方便,货箱不大,但日常利用完备没问题。
“先驱者”推出后深受农场主青睐,很快就风靡全美,第一年就发卖了34000多辆。
从此,一个伟大的车型出身了。

▲亨利·福特自己都想不到,皮卡会成为美国汽车销量冠军,每41秒钟就能售出一辆

再说了,民车上阵也是常有的事情。
美国南北战役期间,双方都曾将蒸汽火车改造成大略的铁甲列车作战,抵御敌方骑兵对铁路沿线的骚扰。

▲南北战役期间改装的装甲列车

一战的凡尔登战役中,法军利用公共汽车、出租车乃至私家车运输兵员和补给,在一个星期内将20多万法军和2万多吨军火物资运至前哨,但值得把稳的是:出租车运送士兵时是打表的...

▲坐着出租车上沙场,也只有浪漫、奇葩的法国人干的出来

把轻型汽车改装为火力突击工具的思路,最早倒也不是民间创意,而是正儿八经的军人想出来的。
二战期间,英国特殊空勤团(SAS)之父大卫·斯特林少校最早实践了这种想法,他将威利斯吉普的挡风玻璃统统拆除,在右后方加装了射速高达每分钟1200发的双联装维克斯K型轻机枪,把吉普车变成了一只火力强大、迅猛快捷的小怪兽!

▲二战中的英国特殊空勤团SAS特种部队的前身

1942年7月26日的凌晨,L分队乘坐18辆吉普车打击了位于Sidi Haneish的德军机场,德军飞灵活员机轰鸣声和夜幕有效地掩护了他们。
冲进机场后,18辆吉普车队形整洁,向机场上的飞机和举动步伐猖獗开火。
根据德军报告,共有12架JU-87俯冲轰炸机、2架JU-52运输机、6架JU-88夜间战斗机和一架BF-110被击毁。
而英军只丢失3辆吉普,捐躯1人——这一战例充分解释了轻型车辆加装火力后的实战代价。

▲二战期间英军用雪佛兰卡车改装的战斗车辆

当然,吉普虽说是“轻型”,但好歹还是正经的军用车,而纯民用车辆武器化改造的历史中,恐怕没有哪一种车能比得上皮卡。
皮卡车在越野性、经济性、灵巧性、耐用性方面的优点,成为这种车型胜任战役的情由。

▲英国“粉红豹”版军用路虎

经由几十年的实践和发展,皮卡的武器化改造已经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在热点地区,“心灵手巧”的正规军或非正规武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皮卡“繁衍”出了一个叹为不雅观止的战斗车辆家族。

▲山寨版武装皮卡,实在都可以在正规陆战武器中找到对应的类型

按理,民用车辆只要有点载重能力、动力性能凑合,都可以进行改造,卡车、中小型面包车等车型都可以。
但是见得最多的,还是武装皮卡,这是为什么呢?

▲卡车改战车的事,实在中国也干过

首先,皮卡自身的技能特点决定了它是最适宜进行武器化改造的民用车辆。
皮卡介于轿车和微卡之间,多用柴油机,动力强劲。
非承载式悬架,宽大的轮胎,使皮卡既有轿车的舒适性,也有微卡的承载能力和越野性能。
车厢的货斗则是一个空想的“通用空间”,只要扛得起拉得动,就能在上面装上任何东西,装机枪架火箭,拉货载人都不在话下。

从媒体公布的图片中可以看到,从7.62到14.5,从单联装到四联装的各种机枪,从40毫米的RPG到107毫米的火箭炮,乃至武装直升机上火箭发射器都被装上了皮卡,不得不佩服这些武装职员的想象力。

▲当然了,最多的还是“皮卡背机枪”

由于有皮卡负重,以是架个重机枪是没问题的,至于架什么枪要看经济情形。
在普通都不富余的中东战地和非洲,价廉物美的中国产机枪永久是最好的选择。

比如,巷战神器,由国产54式高射机枪(苏联德什卡M36/46式高射机枪的仿制型)发展而来85式重机枪,曾经向马里、象牙海岸、斯里兰卡等多个国家出口过,成为德什卡机枪的替代型号,在外洋发卖一度供不应求。

▲《红海行动》中,伏击车队的胆怯分子用85重机枪打适合局军血肉横飞

85式重机枪口径为12.7毫米,利用弹链或弹箱供弹,配备大略单纯光学瞄准镜,理论射速每分钟650-700发,是一款非常精良的步兵武器,装在皮卡上可进行大范围机动,非常适宜巷战和丘陵作战。

凭借大威力子弹、良好持续射击能力和远射程,85式重机枪可轻松压制住只有轻机枪、AK-47和40毫米火箭筒的对手。
在遭遇战中,一样平常装甲车和汽车也扛不住12.7毫米子弹的密集射击,1分钟下来,即可轻易打乱对手全体车队,随后就可以跑路了。
全体攻击过程非常短暂,也不用近间隔打仗,可以说,质优价廉的中国机枪和皮实耐用的皮卡切实其实是天作之合。

▲85式重机枪重量不大,适用于多种载具

其余,著名的国产游击神器107火箭炮也是皮卡上的常客,中国63式107多管火箭炮价廉物美,重量轻,火力猛,易于操作和掩护,极其实用,在中东和非洲都有大量装备,在中东各次战役冲突中险些都可见其身影。

▲皮卡版喀秋莎

其次,这是由武装皮卡利用方的工业根本决定的。
无论是非洲掉队国家,还是非政府军武装职员,险些都没有工业生产能力。
这决定了他们在进行改造时,只能把现役武器加装到皮卡上,而且这些武器必须是后坐力较小的武器,诸如机枪、射击时后坐力小的火炮、反坦克导弹等。

▲皮卡无法承受大后坐力,只能选择无后坐力武器

末了,武装皮卡利用方的经济根本和职员本色是武装皮卡大行其道的又一个主要缘故原由。
皮卡价格较低,购买一辆坦克的价钱可以购买上百辆皮卡了。
很多武装分子也没什么军事本色,诸如步兵战车之类武器,须要永劫光演习才能发挥效能,实在太过奢侈,他们更喜好操作简便、大家能开,机动灵巧的武装皮卡。

▲把车和火箭发射巢都喷成赤色的逗逼武装分子,毫无沙场伪装意识

日本皮卡一度是非洲黑蜀黍的最爱,这是丰田皮卡凭借赫赫战功赢来的口碑。
1987年,利比亚与乍得因领土问题爆发武装冲突。
当时,利比亚军队在乍得北部驻有8000兵力,拥有300多辆坦克、大量的火炮、米-24武装直升机和60架战斗机,装备之前辈,号称“非洲第一”!

而乍得军只有一万多人,除了吸收了前主子法国人的大量‘米兰’反坦克导弹,以及安装导弹的‘发射车’——400辆丰田皮卡以外,没有重武器。

▲这辆丰田“驴卡”充分解释了丰田在非洲民气中的地位

实战中,乍得军队采取钳形攻势,利用机动灵巧的丰田皮卡,从各个方向发动突袭,大胆穿插,利用法国“米兰”反坦克导弹和大口径机枪,击毁了利军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辆,反而将利军打得人仰马翻。

▲乍得境内的利比亚T55坦克残骸

这场战役中,皮卡战车大放异彩的是麦阿坦·比什拉空军基地之战。
1987年9月5日,趁卡大佐的陆军防守松懈之机,乍得皮卡大军杀入机场,左突右冲如入无人之境,几个小时之内就将大佐的机场完备毁坏,26架苏-22、米格-21、米格-23、幻影被击毁,两架米-14 直升机在试图起飞时被击落——乍得黑蜀黍们凭借皮卡,居然再现了SAS的经典战例。

除此之外,皮卡大军还顺手摧毁了机场外60多辆利比亚T62\T54坦克,利军1700多人阵亡,300多人被俘,大批地空导弹等装备被缴获。
由于缴获太多,乍得军队不得不将许多战利品销毁。
卡大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的很多军事参谋由于这次惨败而掉了脑袋。

▲乍得军缴获的萨姆-6导弹和米24直升机

为了避免更大丢失,卡大佐无奈撤军,但撤军很快演化为崩溃,很多利比亚坦克兵弃车徒步逃跑。
仅1987年的前三个月,就有3000多名利比亚士兵被打去世、俘虏或掉队,而乍得军仅仅丢失了5辆皮卡与不敷百人的兵员。

▲大批车舱盖呈打开状态的利比亚军坦克,成员已经弃车兔脱

利比亚的丢失则是全国1/5的兵力,200辆坦克和装甲车被击毁或缴获,几十架飞机被击毁在地面。
由于丰田皮卡表现抢眼,战果惊人,这次冲突也被戏称为“皮卡战役”。

▲第十五届上海车展上的“利比亚战车”,墙上的展板是这款皮卡的战绩

如果说卡大佐的惨败造诣了丰田,那几年前的利比亚内战就可以说造诣了中国的长城和复兴。
现在已经具备环球视野的中国车企当然不会放过战乱国家这类市场,目前中国皮卡在非洲的脱销已经冲破了日本皮卡在非洲市场数十年的垄断。

为了更好的创造销量,有些国产品牌主动适应客户,为出口到这些国家的皮卡进行了专项改造,在原来的车斗位置增加了机枪支架,车身涂上了阿拉伯文,连名字都干脆叫“利比亚战车”,不得不感叹中国车企的个性化定制能力!

▲出厂就自带机枪架,这做事相称知心了

相对付发达国家的产品,中国的皮卡价钱便宜,皮实抗造,只管细节仍有差距,但是这些优点已经足够打动并不怎么讲究内饰,更看重价格的欠发达地区公民的青睐。
2011年利比亚内战期间,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沙场上,长城和复兴皮卡高调出镜,横冲直撞、气概,为中国皮卡做足了活广告。

▲和丰田皮卡一起出镜的中国皮卡,国产货丝毫不差

除了中国皮卡,中国民品在非洲和中东也频频被改装为武器,小到无人机,中到无缝钢管,大到农用自卸车,让人在感叹中国制造威武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改装这些武器的山寨工程师们的奇思妙想,颇有当年八路土法造兵工的风范。

▲低级利用,中国产某品牌汽车成为叙利亚沙场上的交通工具

▲常规利用,疑似中国某型农用小卡车被改装成武器平台

▲中级利用,不考虑暗藏性的农用大炸B发射车

▲高等利用,暗藏性超强的农用自行火箭炮发射车

▲顶级利用,钢管变弹,把稳上方的蓝色生产厂家

2013年,哈马斯向以色列发射了几千枚低廉甜头火箭弹。
直接造成了44人伤亡,致使以色列大家心惶惶,20万人被迫进行疏散分离。
气急败坏的以色列人在未爆的弹体上,创造了几个中文大字——“山东XX钢管厂”,然后跑到中国发兵问罪。

▲网上流传的莱阳钢管厂关于哈马斯火箭弹事宜的声明

当然,不管是“丰田战役”还是“复兴战役”,皮卡车在北非和中东那种武器科技含量低、兵员本色不强的沙场的浸染很大,而在对抗有高科技武器、兵员本色高的国家时,皮卡战术每每就不灵了,以是不会涌现伊拉克皮卡打败美军,叙利亚皮卡干翻战斗民族的事情。

▲武装皮卡浸染不小,但无防护能力冲击波都能掀翻

不过,皮卡这种装甲为零的纯民品也能上阵,一方面解释“群众的聪慧是无穷的”,另一方面也解释了兵器机动性的主要,这种主要性乃至要排在装甲和火力之前,这也是为什么皮卡驼着一个威力远不如炮的机枪,插上几个RPG,也能在那些“大略单纯战役”中大杀四方的缘故原由。

更多有趣好玩的军事文章、视频、图片、电影、游戏,请关注“军武次位面”微信公众号